前言
本文将介绍包络调制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将 m ( t ) m(t) m(t)作为已调信号的复包络的模——即包络。
一、AM的数学表示
根据包络调制的思路,我们有如下数学表达式:
∣ s L ( t ) ∣ = ∣ [ s ( t ) + j s ^ ( t ) ] e − j 2 π f c t ∣ = m ( t ) |s_L(t)|=|\left[s(t)+j\hat{s}(t)\right]e^{-j2\pi f_ct}|=m(t) ∣sL(t)∣=∣[s(t)+js^(t)]e−j2πfct∣=m(t)
这里我们为了简便假设随机相位 ϕ = 0 \phi=0 ϕ=0。很快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去调制,那不是必须要求 m ( t ) m(t) m(t)始终大于零吗?对调制信号施加限制的调制方法显然是不够友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其叠加上一个直流信号,就可以了。因此我们重写上述表达式:
∣ s L ( t ) ∣ = A c + m ( t ) |s_L(t)|=A_c+m(t) ∣sL(t)∣=Ac+m(t)
这个直流信号的幅值 A c A_c Ac只要满足 A c ⩾ ∣ m ( t ) ∣ max A_c\geqslant |m(t)|_{\max} Ac⩾∣m(t)∣max即可。有了这个关系后,在接收端可以对已调信号求复包络再取模,即可获取原信号的信息。然而满足条件的 s L ( t ) s_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