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卷积神经网络(part2)--图卷积概述

本文详细介绍了图卷积的概念,针对经典卷积的局限,提出图卷积的两种实现思路:谱域图卷积和空域图卷积。重点阐述了图谱卷积的背景知识,包括拉普拉斯矩阵及其谱分解,并讨论了图傅里叶变换在图卷积中的作用。通过对图卷积定理的解析,展示了如何将卷积操作应用到图结构数据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学习笔记,仅供参考,有错必纠



图卷积


图卷积简介


经典卷积的局限:无法处理图结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经典卷积只能处理固定输入维度的数据
  • 经典卷积的局部输入数据必须有序
  • 语音、图像、视频(规则结构)满足以 上两点要求。 但并不适用于图结构数据 (非欧空间数据)

如何将卷积操作扩展到图结构数据中?


图卷积实现思路

谱域图卷积

根据图谱理论和卷积定理,将数据由空域转换到谱域做处理


空域图卷积

不依靠图谱卷积理论,直接在空间上定义卷积操作;具有定义直观,灵活性更强的特点。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详解 #### 方法概述 人体姿态估计是一项重要的计算机视觉任务,其目标是从输入图像或视频帧中识别并定位人体的关键部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这一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姿态估计算法大多基于CNN设计,其中OpenPose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 #### OpenPose模型的核心原理 OpenPose采用自底向上的策略来完成多个人体姿态的检测。该模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中间表示生成阶段**和**解析阶段**[^3]。 - **中间表示生成阶段**:此阶段通过一系列卷积层逐步提取图像特征,并生成两种类型的热力图——关键点热力图和肢体连接热力图。每种热力图对应特定的身体部位或身体部件之间的关系。 - **解析阶段**:在此阶段,算法将上述热力图转化为具体的骨架结构,即将各个关键点关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姿态图形。 以下是实现过程的具体描述: 1. 输入一张RGB图片至预处理模块; 2. 经过多次下采样操作后进入多个级联的卷积层堆叠而成的Pose Estimation Subnetwork; 3. 输出两组结果分别为Part Affinity Fields (PAFs) 和 Confidence Maps;前者用于捕捉相邻关节间的联系而后者则标注各独立关节的位置概率分布情况; 4. 利用非极大值抑制(NMS)等技术筛选出最高可能性对应的坐标作为最终预测值。 #### 数学建模与公式解释 设 \( I \in R^{H\times W\times C} \) 表示一幅大小为\( H\)-高,\(W\)-宽,C通道数的颜色空间下的原始输入影像资料; 设定K类别的骨骼节点集合S={sk|k=0,...,K−1}, 对应地定义标签Y=[yk|x,y∈R²,kϵ{0,…,K}]包含所有可能存在的真实世界里出现过的各类别对象中心坐标的二维数组形式表达方式. 对于每一个类别 k ,我们希望得到一个置信度分数矩阵 P_k ∈ [0,1]^HW 来反映像素属于此类的概率密度函数 p(x,y)=exp(-((x-u)^2+(y-v)^2)/σ^2)/(π*σ^2),这里 u,v 是均值参数 σ 控制方差程度 . 同时还需要构建 PA field F_ij=(u_ij,v_ij): i,j 属于 S 中任意两点组合形成的矢量场方向指示器用来指导后续连通性判断逻辑运算流程.[^3]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Input, Conv2DTranspose, Concatenate def create_openpose_model(input_shape=(None, None, 3), num_joints=18): inputs = Input(shape=input_shape) # Backbone Network (e.g., VGG or MobileNet) backbone_output = ... # Placeholder for actual implementation # Stage-wise architecture with multiple convolution layers and upsampling steps. stage_1_confidence_maps = Conv2D(num_joints, kernel_size=3,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backbone_output) stage_1_pafs = Conv2D(num_joints * 2, kernel_size=3,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backbone_output) combined_features = Concatenate()([stage_1_confidence_maps, stage_1_pafs]) final_stage_confidence_maps = ... final_stage_pafs = ... model = Model(inputs=inputs, outputs=[final_stage_confidence_maps, final_stage_pafs]) return model ``` 以上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简化版的OpenPose架构。实际部署过程中还需考虑更多细节如损失函数的设计、数据增强手段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 使用场景扩展讨论 除了基本的功能外,还可以探索如下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发展路径: - 结合时间序列信息提升动态动作理解精度; - 针对遮挡严重的情况引入注意力机制改善鲁棒性能; - 跨模态融合其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源共同辅助决策制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GUI Research Group

谢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