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c //调用计算器(如果要输出小数,则要执行 scale=number,这个number就是小数点后的位数),输入quit退出bc
# chkconfig rlogin on //开启rlogin服务
# chkconfig rsh on //开启远端服务器rsh
# chsh //shell设置
# chsh -l //列出当前所有可用的shell
# chsh -s /bin/bash //改变当前的shell设置为/bin/bash
# /bin/sh //切换shell
# exit //退出shell
# clear //清除终端屏幕
# cp /dev/cdrom mycd.iso & //后台运行制作镜像(加&)
# Ctrl + L //清除终端屏幕
# dos2unix filedos.txt fileunix.txt //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MSDOS转换成UNIX
# unix2dos fileunix.txt filedos.txt //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UNIX转换成MSDOS
# recode ..HTML page.html //将一个文本文件转换成html
# recode -l | more //显示所有允许的转换格式
# badblocks -v /dev/hda1 //检查磁盘hda1上的坏磁块
# 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linux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fsck.ext2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e2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e2fsck -j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fsck.ext3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fsck.vfat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fat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fsck.msdos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dos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 echo $shell //显示当前用户的默认shell
# fg 2178 //将后台进程编号为2178调到前台
# ftp 10.52.19.189 & //让ftp进程在后台执行
# init 0 //关闭系统(停止)
#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 init 1 //单用户模式(root)
# init 2 //多用户文本模式(不能使用NFS)
# init 3 //多用户文本模式(能使用网络共享)
# init 5 //图形登录模式
# init 6 //重新启动系统
#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 shutdown -r now //重启(1)
# reboot //重启(2)
# logout //注销
# jobs 查看后台运行的进程
# kill -9 2178 //强制终止ID为2178的进程(强制法可能导致系统资源无法正常释放,一般不推荐使用,除非其他办法都无效)
# mc //对当前目录文件进行可视化管理
# ntsysv //设置系统开机时启动的各种服务
# system-config-services //图形界面的设置系统开机时启动的各种服务
# pgrep nslookup //显示与指定字符串相关的进程
# pgrep -u root -l //查找由root用户创建的进程
# pgrep -u root -l -v //查找不是由root用户创建的进程
# ps -aux //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静态)
# ps -ef // 查看所有进程
# pstree //查看当前进程树
# pwck /etc/passwd //检测passwd文件的正确性
# pwck /etc/shadow //检测shadow文件的正确性
# rlogin -l ow2003 10.52.19.200 //以用户ow2003登录远端主机
# rmmod 未使用的模块名 //卸载unused模块
# rsh 10.52.19.189 //登录远端主机10.52.19.189
# rsh -l ow2003 10.52.19.189 //以用户ow2003登录远端主机
# runlevel //显示系统当前运行级别
# sleep 2m //让系统休眠2分钟
# ssh 10.52.19.189 //登录远端主机10.52.19.189
# ssh -l ow2003 10.52.19.189 //以用户ow2003登录远端主机
# sudo -L //显示sudo命令可以使用的参数及相关描述信息
# sudo -u ow2003 ls -l /home //以用户ow2003身份执行命令
# suspend //暂停正在使用的shell
# suspend -f //强制暂停正在使用的shell
# symlinks -v / //显示根目录下的所有符号链接
# testparm //测试samba配置,回车后继续
# top //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动态)
# top (Ctrl+Z) // 将当前top进程调到后台并停止
# vlock //锁定虚拟终端
# watch -n 10 --difference=cumulative who //以高亮字符显示累加差异
# watch -n 10 who //每隔10秒执行一次who命令
# whereis //找到指定文件的源、二进制文件和手册等各部分
# xkill //鼠标点死掉的图形即可终止,如果想终止xkill ,按右键取消
bash 快捷键:
常用:
Ctrl+a 开始位置
Ctrl+e 最后位置
Ctrl+k 删除此处至末尾所有内容
Ctrl+u 删除此处至开始所有内容
Ctrl-C 杀死当前任务
Ctrl-L 刷新屏幕
Ctrl-shift-c 复制
Ctrl-shift-v 粘贴
tab 补全
terminal窗口操作:
Alt+1 切换到标签页1
Alt+2 切换到标签页2
Alt+3 切换到标签页3
Ctrl+PageDown 后一标签页
Ctrl+PageUp 前一标签页
Shift+Ctrl+N 新建窗口
Shift+Ctrl+PageDown 标签页右移
Shift+Ctrl+PageUp 标签页左移
Shift+Ctrl+Q 关闭终端
Shift+Ctrl+T 新建标签页
Shift+Ctrl+W 关闭标签页
terminal窗口中的复制/粘贴:
Shift+Ctrl+C 复制
Shift+Ctrl+V 粘贴
改变terminal窗口大小:
!! 执行上一条命令
!?string? 执行含有string字符串的最新命令
!num 执行命令历史列表的第num条命令
↑(Ctrl+p) 显示上一条命令
↓(Ctrl+n) 显示下一条命令
Alt+< 历史列表第一项
Alt+> 历史列表最后一项
Ctrl - 减小
Ctrl+Shift + 放大
Ctrl 0 原始大小
Ctrl+r 然后输入若干字符,开始向上搜索包含该字符的命令,继续按Ctrl+r,搜索上一条匹配的命令
Ctrl+s 与Ctrl+r类似,只是正向检索
F11:全屏
history 显示命令历史列表
ls !$ 执行命令ls,并以上一条命令的参数为其参数
光标移动:
Alt+b 光标向后移动一个单词
Alt+c 把当前词汇变成首字符大写
Alt+d 剪切光标之后的词
Alt+f 光标向前移动一个单词
Alt+l 把当前词转化为小写
Alt+t 交换当前与以前单词的位置
Alt+u 把当前词转化为大写
Ctrl+(x u) 按住Ctrl的同时再先后按x和u,撤销刚才的操作
Ctrl+a 光标移到行首。
Ctrl+b 光标左移一个字母
Ctrl+c 删除整行
Ctrl+d 删除光标所在字母(注意与backspace以及Ctrl+h的区别,这两个是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Ctrl+d 退出当前 Shell(当前行无字符时)
Ctrl+e 光标移到行尾。
Ctrl+f 光标右移。
Ctrl+h 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相当于按 backspace 键。
Ctrl+k 清除光标后至行尾的内容。
Ctrl+l 清屏,相当于clear
Ctrl+q 重新启用挂起的shell
Ctrl+r 搜索以前输入过的命令。将有提示,根据输入的关键字搜索bash的history
Ctrl+s 挂起当前shell
Ctrl+t 交换光标位置前的两个字符。
Ctrl+u 清除光标前至行首间的所有内容。
Ctrl+v 插入特殊字符,如Ctrl+v+Tab加入Tab字符键
Ctrl+w 清除光标所在处之前的一个词(以空格、标点等为分隔符)
Ctrl+y 粘贴或恢复上次的删除。
Ctrl+z 把当前进程转到后台运行,使用 fg 命令恢复。
Esc+b 移动到当前单词的开头
Esc+f 移动到当前单词的结尾
Esc+t 颠倒光标所在处及其相邻单词的位置
Esc+w 删除光标所在处之前的字符至其单词尾(以空格、标点等为分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