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web自动化测试(简易项目构建,基于Pytest框架与KDT设计模式)
KDT(关键字驱动测试)是一种将测试逻辑与脚本实现解耦的自动化设计模式,通过关键字描述步骤、数据驱动场景、引擎执行操作的三层结构实现"脚本零编码"的测试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Python的KDT项目搭建流程,包括目录结构设计、关键字类编写、夹具配置和两种测试方法(pytest参数化驱动和Excel数据驱动)。项目使用Selenium/Appium等工具实现底层操作,支持通过Excel文件管理测试用例,并集成Allure生成测试报告。
2025-07-17 16:56:54
738
原创 web自动化测试(简易项目构建,基于Pytest框架与POM设计模式,都是干货)
摘要:本文介绍了PageObjectModel(POM)设计模式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创建Python测试项目、配置环境、构建项目目录结构等步骤。关键点包括:1)使用POM模式将页面封装为类;2)配置pytest.ini和requirements.txt;3)创建driver、commons等核心模块;4)编写测试用例并支持数据驱动;5)生成allure测试报告。项目采用分层设计,实现测试逻辑与UI细节分离,提高代码可维护性。通过csv文件实现数据驱动测试,并集成pytest和allure生成测试报告。
2025-07-15 16:59:30
733
原创 (六)零代码封装pytest框架(日志封装)
摘要:文章介绍了使用pytest自带日志模块进行日志封装的三步方法:1)在pytest.ini中配置日志格式、级别和输出路径;2)在代码中创建日志对象;3)在需要记录日志的地方调用日志方法。该方法简单易用,能有效管理测试过程中的日志记录需求,配置项包括日志级别控制、格式定制和文件输出等功能。
2025-07-09 17:16:23
293
原创 图像SAM辅助分割标注工具(可调用SAM模型)
ISAT_with_segment_anything项目提供了基于SAM的智能标注工具。安装步骤包括:1)创建Python≥3.8的conda环境;2)安装isat-sam包;3)运行isat-sam启动工具。使用流程:下载SAM模型→导入数据集→通过点击图像区域自动标注→按E键完成标注并保存。支持自定义标签类别,可管理模型文件,自动保存标注结果,提供图像切换快捷键(A/D)。该工具简化了标注流程,实现六步完成半自动标注:环境搭建→安装→运行→选模→导数据→标注保存。项目地址:https://github.
2025-07-08 09:53:29
519
原创 (五)零代码封装pytest框架(接口关联之热加载替换)
本文介绍了热加载替换技术在接口测试中的应用。针对Template在接口关联中的局限性(如类型变化、无法二次处理),提出了基于httprunner框架的热加载替换方案。通过ExtractUtil类的hotload_replace方法实现正则表达式匹配和函数调用,支持在yaml文件中直接调用Python方法(如${read_yaml(token)})。该方案包含:1)建立正则表达式匹配函数调用格式;2)改造原有Template替换逻辑;3)创建DebugTalk类存储可调用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变量替换
2025-05-20 15:23:45
425
原创 (四)零代码封装pytest框架(标准数据流封装)
介绍如何将接口测试代码重构为标准化数据流。通过在common目录下创建main_util.py文件,定义stand_case_flow函数封装测试流程:1)获取请求四要素并进行变量替换;2)发送请求获取响应;3)处理接口关联变量提取。重构后的test_all_case.py文件调用stand_case_flow函数即可完成测试,代码更加简洁规范。该方案实现了测试逻辑与用例执行的分离,提高了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2025-05-20 14:51:51
249
原创 (三)零代码封装pytest框架(用例执行顺序)
在测试用例执行顺序控制中,有三种主要方法。方法一:使用@pytest.mark.order()装饰器,通过指定order参数来定义测试用例的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方法二:在testcase目录下新建asmoke文件夹,将需要优先运行的YAML测试用例文件放入其中,实现零代码封装。方法三:在test_all_case.py中,通过获取testcase路径下的所有YAML文件列表,进行排序后,利用反射机制动态生成测试用例并加载到TestAllCase类中。这三种方法分别通过装饰器、文件夹结构和代码动态生成
2025-05-16 17:11:21
224
原创 python、pytest、requests、yaml、allure接口自动化测试
接口自动化测试面临九大关键问题:1. 用例顺序管理,确保测试按逻辑执行;2. 接口关联处理,解决接口间的依赖关系;3. 断言机制,验证接口响应是否符合预期;4. 随机数生成,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变量;5. 数据驱动,通过外部数据源动态调整测试数据;6. 标准化流程,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7. 多环境测试,验证接口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8. Allure报告定制,生成详细且易读的测试报告;9. 加密签名接口,处理需要安全验证的接口。解决这些问题能显著提升接口自动化测试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5-05-16 16:56:16
1526
原创 (二)零代码封装pytest框架(接口关联)
接口关联处理主要分为提取变量和使用变量两大步骤。提取变量可通过正则表达式(re.findall)或jsonpath两种方式实现,需设计yaml文件结构存储提取规则。在响应获取后,通过ExtractUtil工具类进行变量提取并存入yaml文件。使用变量时采用jmeter风格的${变量名}格式,在请求发送前通过Template模板进行替换。该方法实现了接口测试中的参数关联,使测试用例能够动态获取并使用前序接口的响应数据。
2025-05-16 16:39:37
1987
原创 (一)零代码封装pytest框架(测试用例封装)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ytest框架下封装测试用例,主要步骤包括:1)创建test_开头的py文件;2)定义Test开头的测试类;3)通过yaml文件动态生成test_开头的测试用例。关键实现是通过Path获取yaml文件路径,使用反射机制(setattr)将每个yaml文件转换为测试方法,其中create_testcase函数利用@pytest.mark.parametrize实现数据驱动,并通过RequestsUtil发送请求。该方法实现了测试用例的自动化封装,使yaml文件能直接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
2025-05-12 16:42:03
336
原创 建立pytest接口自动化框架简要步骤(python、requests、yaml、allure等)
本文介绍了pytest测试框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项目搭建流程。主要内容包括:1)pytest的默认测试用例发现规则和执行流程;2)项目目录结构和所需依赖库(如pytest-html、allure-pytest等);3)配置文件pytest.ini的设置;4)测试用例管理,包括YAML文件编写、统一请求封装和接口关联处理;5)通过conftest.py实现测试前置操作。文章还展示了如何结合requests、yaml和allure实现数据驱动测试,完成从框架搭建到测试执行的完整流程。
2025-05-09 16:56:07
1600
原创 离线安装torch、torchvision、torchaudio(重装)
1、确定好torch、torchvision、torchaudio、python对应版本。2、找到你下载的torch、torchvision、torchaudio所在文件夹。总的步骤(其他torchvision、torchaudio也一样)2、完整删除你的虚拟环境(env_name改成你的虚拟环境名字)cu:有cu的就是GPU版本,也就是对应你下载的cuda版本。例如我放在了D:\Download下,找到下载好的。1、首先查看你的虚拟环境(cmd下输入)1、激活你创建的虚拟环境。会进入你的D盘在输入。
2025-04-23 11:00:37
82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