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复习——设备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中的设备管理,包括I/O设备的分类、设备控制器、I/O端口、通道,以及各种I/O控制方式如中断驱动、DMA和通道控制。此外,还探讨了缓冲管理、设备分配策略和设备独立性,以及SPOOLing系统的工作原理。内容涵盖了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层I/O软件的角色,旨在提高CPU利用率和系统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O设备管理概述

I/O设备类型
  1. 按信息组织特征分
    ① 块设备
    ② 字符设备
    ③ 网络设备
  2. 按共享属性分
    ① 独占设备
    ② 共享设备
    ③ 虚拟设备
  3. 按使用特性分
    ① 输入设备
    ② 输出设备
    ③ 存储设备按
  4. 传输速率分
    ① 低速设备
    ② 中速设备
    ③ 高速设备
  5. 按交互对象分
    ① 人机交互设备
    ② 与CPU交互的设备
    ③ 计算机间交互的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备控制器DC(Device Controller)
  1. 定义:能操作端口、总线或设备的电子设备。
  2. CPU与l/O设备间的接口,属于可编址设备,可具有多个设备地址。
  3. 分为字符设备控制器和块设备控制器
  4. 功能
    ① 接收和识别CPU发出的命令;
    ② 完或数据的存储转发;
    ③ 记录连接设备的状态;
    ④ 识别所连接设备的地址。
  5. 组成
    ① 与CPU的接口
    ② 与设备的接口
    ③ I/O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O端口
  1. 定义:可编址设备的另外一种
  2. I/O port
  3. 功能
    ① 完成数据的存储转发;
    ② 记录连接设备的状态;
    ③ 识别所连接设备的地址。
  4. 组成——四个寄存器
    ① data-in寄存器:主机程序获取输入;
    ② Data-out寄存器:主机程序输出数据;
    ③ 状态寄存器
    ④ 控制寄存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道
  1. 目的:为了提高CPU利用率而引入的
  2. 输入输出处理机
  3. 与CPU的区别
    ① 仅能执行与l/O有关指令
    ② 无独立主存,与CPU共享
  4. 类型
    ① 字节多路通道(Byte Multiplexor Channel)
    ② 数组选择通道(Block Selector Channel)
    ③ 数组多路通道(Block Multiplexor Channel)
  5. 由于通道成本较高,并非每一个I/O设备都由自己的独立控制器和通道,会造成系统吞吐量下降,带来I/O的瓶颈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O系统的结构
  1. 微型机I/O系统
    ① 无通道的I/O系统
    ② 以CPU为中心
  2. 主机I/O系统
    ① 有通道的I/O系统
    ② 以主存为中心
    ③ 属于四级结构
I/O系统功能
  1. 目的:为了提高CPU利用率而引入的。
  2. 设备分配:按照—定策略,为申请设备的进程分配设备;
  3. 设备映射——方便用户使用
    ① 隐藏物理设备的细节
    对设备进行抽象,隐藏物理设备的实现细节,向上层提供少量、抽象的读/写命令
    ② 实现设备的无关性
    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抽象的I/O命令,还可以使用抽象的逻辑设备名来使用设备
    ③ 提高处理机和I/O设备的利用率:I/O设备之间、IO设备与处理机之间应该能够并行操作
    ④ 对I/O设备进行控制
    ⑤ 确保对设备的正确共享:独占设备/共享设备
    ⑥ 错误处理
I/O系统软件结构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