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泛型
1.什么是泛型
集合容器类在设计阶段/声明阶段不能确定这个容器到底实际存的是什么类型的对象,所以在JDK1.5之前只能把元素类型设计为Object,JDK1.5之后使用泛型来解决。因为这个时候除了元素的类型不确定,其他的部分是确定的,例如关于这个元素如何保存,如何管理等是确定的,因此此时把元素的类型设计成一个参数,这个类型参数叫做泛型。Collection,List,ArrayList 这个就是类型参数,即泛型。
所谓泛型,就是允许在定义类、接口时通过一个标识表示类中某个属性的类型或者是某个方法的返回值及参数类型。这个类型参数将在使用时(例如,继承或实现这个接口,用这个类型声明变量、创建对象时)确定(即传入实际的类型参数,也称为类型实参)。
在实例化集合类时,可以指明具体的泛型类型。指明完以后,在集合类或接口中凡是定义类或接口时,内部结构使用到类的泛型的位置,都指定为实例化的泛型类型
泛型的类型必须是类,不能是基本数据类型。需要用到基本数据类型的位置,拿包装类替换。
如果实例化时,没有指明泛型的类型,默认类型为java.long.Object类型。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未使用泛型
@Test
public void test(){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需求:存放学生成绩
list.add(123);
list.add(123);
list.add(123);
//问题一: 类型不安全
list.add("aa");
for (Object o : list) {
//问题二:强转时出现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int o1 = (int) o;//java.lang.String cannot be cast to java.lang.Integer
System.out.println(o1);
}
}
// 使用泛型
@Test
public void test2(){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23);
list.add(123);
list.add(123);
//编译时,进行类型的检查,保证数据安全
//list.add("aaa")
for (Integer integer : list) {
//避免了强转操作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
}
}
2.自定义泛型类
public class Order<T> {
String ordername;
int orderid;
T orderT;
public Order(){};
public Order(String ordername,int orderid,T orderT){
this.ordername = ordername;
this.orderid = orderid;
this.orderT = orderT;
}
public T getOrderT() {
return orderT;
}
public void setOrderT(T orderT) {
this.orderT = order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Order{" +
"ordername='" + ordername + '\'' +
", orderid=" + orderid +
", orderT=" + orderT +
'}';
}
}
由于子类在继承带泛型的父类时,指明了泛型类型。则实例化子类对象时,不再需要指明泛型
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类的泛型。
异常类不能声明为泛型类
//public class MyException<T> extends Exception{
//
//}
泛型在继承方面的体现
类A是类B的父类,G <A >和 G <B> 二者不具备子父类关系,二者是并列关系。
补充:类A是类B的父类,A
通配符(?)
类A是类B的父类,G<A>和G<B>是没有关系的,二者共同的父类是:G<?>
添加:对于List<?>就不能向其内部添加数据。除了添加null之外。
有限制条件的通配符的使用。
?extends A:
G< ? extends A>可以作为G<A>和G<B>的父类,其中B是A的子类
? super A:
G<?super A>可以作为G<A>和G<B>的父类,其中B是A的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