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的知识体系中,白盒测试是“代码级测试设计”的核心模块,其考点围绕控制流图分析、判定覆盖逻辑、环路复杂度计算展开。本文结合考纲与核心知识脉络,拆解“控制流结构→判定逻辑→环路复杂度”的技术链路,助力精准备考。
一、白盒测试核心:控制流图的结构与表达式
白盒测试需穿透代码内部逻辑,通过控制流图(Control Flow Graph, CFG) 可视化程序执行路径。控制流图的核心元素涵盖程序结构、跳转语句、条件表达式三类,是理解代码执行逻辑的关键。
(1)程序基本结构的控制流表达
代码执行逻辑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类结构组成,控制流图需精准映射这些逻辑:
- 顺序结构:代码按书写顺序线性执行(如连续赋值语句),无分支/循环;
- 选择结构:依条件分支执行,对应
if-else
(双分支)、switch
(多分支)语句; -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代码段,对应
while
(先判断后执行)、for
(初始化+条件+迭代)、do-while
(先执行后判断)语句。
(2)跳转语句的控制流中断
代码中 break
与return
会改变默认控制流,需重点关注:
break
:仅跳出当前层级循环(如for
/while
内的break
,循环外代码仍执行);return
:直接终止整个方法/函数(无论嵌套多少层循环/分支,立即返回调用方)。
(3)条件表达式的执行逻辑
条件表达式是控制流分支的“开关”,需关注短路特性与for循环的特殊结构:
① 逻辑运算符的“短路”行为
- 逻辑或(
||
):若“条件表达式1”为真,不执行“条件表达式2”(直接判定整体为真);仅“条件表达式1”为假时,才执行“条件表达式2”; - 逻辑与(
&&
):若“条件表达式1”为假,不执行“条件表达式2”(直接判定整体为假);仅“条件表达式1”为真时,才执行“条件表达式2”。
② for循环的结构分解
for循环完整格式为 for (单次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末尾循环体) { 中间循环体 }
,执行顺序严格遵循:
- 执行单次表达式(仅首次循环前执行,如变量初始化);
- 计算条件表达式:为真则执行中间循环体,为假则跳出循环;
- 执行末尾循环体(如迭代变量自增);
- 再次计算条件表达式,重复步骤2-4直到条件为假。
二、判定覆盖的逻辑条件:真值与假值的设计
白盒测试的“判定覆盖”要求每个判定语句的“真值”与“假值”均被覆盖,需区分“简单判定”与“复合判定”的处理逻辑:
- 简单判定:单个条件表达式(如
if (a > 10)
),需设计用例覆盖“条件为真(如a=11
)”和“条件为假(如a=5
)”; - 复合判定:多条件通过
&&
/||
组合(如if (a>10 && b<5)
),需视为一个整体判定,但要覆盖“所有子条件的真/假组合”。
测试用例设计中,假值需显式体现否定逻辑(如判定为a>10
,假值对应!(a>10)
即a≤10
)。
三、环路复杂度V(G):代码复杂度的量化指标
环路复杂度是白盒测试的核心量化工具,用于计算“线性无关的程序路径数”,其计算规则是软考案例分析题的高频考点。
(1)环路复杂度的计算规则
环路复杂度 ( V(G) ) 的经典计算公式为:
[ V(G) = \text{判定结点数目} + 1 ]
其中,判定结点指包含分支逻辑的语句(如if
/while
/for
的条件表达式、switch
的分支判断)。需注意:
- 复合判定(如
a>10 && b<5
)包含两个判定结点(a>10
和b<5
需分别计数); - 循环结构的条件表达式(如
while (i<10)
)也属于判定结点。
(2)环路复杂度的实践意义
( V(G) ) 的值等于“程序中线性无关路径的最小数目”。例如,若某段代码的 ( V(G)=3 ),则至少需要设计3条测试用例才能覆盖所有独立路径,是测试用例充分性的重要参考。
四、线性无关路径:测试用例设计的边界
线性无关路径是指“无法通过其他路径组合推导出来的独立执行路径”。在白盒测试中,测试用例需覆盖所有线性无关路径,而环路复杂度 ( V(G) ) 恰好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数量。
例如,一段包含if-else
(1个判定结点)和while
循环(1个判定结点)的代码,其 ( V(G) = 2 + 1 = 3 ),意味着至少需要3条测试用例覆盖所有独立路径。
五、软考备考策略:从考点到真题
白盒测试在软考中主要以**“控制流图分析”“环路复杂度计算”“测试用例缺陷分析”** 形式考查,备考需把握以下关键:
- 控制流图绘制:结合代码片段(如含
if
/for
/break
的逻辑),练习拆解为顺序、选择、循环结构; - 环路复杂度计算:牢记“判定结点数+1”,特别注意复合判定的“多判定结点”特性;
- 测试用例设计:针对控制流结构(如循环边界、条件短路)设计用例,验证是否覆盖所有判定的真/假分支。
结语
白盒测试的核心是“代码逻辑的可视化(控制流图)+复杂度的量化(环路复杂度)+用例的充分性(线性无关路径)”。掌握这些考点,不仅能应对软考案例分析题的“路径覆盖”“复杂度计算”类题目,更能提升实际项目中代码级测试设计的能力。
如果这篇考点拆解帮你理清了知识脉络,点击右上角「关注」,后续将输出更多软件测试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