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硬盘分区信息
2.了解Linux操作系统中各目录的作用
3.了解Linux的启动级别以及关机和重启命令
小实验
1.在XShell中使用df-h、df-T. du -sh、fdisk-|、 cd、 pwd等命令查看硬盘和文件夹信息
2.使用top、free、 cat /proc/xxx等命令查看系统运行情况,CPU和内存信息等
3.利用各种方式实现Linux的关机与重启操作
一、文件系统解读
在Linux下运行"df-h"命令,可以查看到目前Linux中存在的硬盘分区情况,及每个分区的硬盘使用情况。
[root@192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_192-root 10G 1011M 9.1G 10% /
devtmpfs 476M 0 476M 0% /dev
tmpfs 488M 0 488M 0% /dev/shm
tmpfs 488M 7.7M 480M 2% /run
tmpfs 488M 0 488M 0% /sys/fs/cgroup
/dev/sda1 1014M 130M 885M 13% /boot
/dev/mapper/centos_192-home 7.0G 33M 7.0G 1% /home
tmpfs 98M 0 98M 0% /run/user/0
(1)/dev: dev是设备(device)的英文缩写。/dev这个目录对所有的用户都十分重要。因为在这个目录中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2)/dev/shm: /dev/shm/是linux下一个非常有用的目录, 因为这个目录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因此在linux下, 就不需要大费周折去建ramdisk,直接用/dev/shm/就可达到很好的优化效果。该分区的大小通常是系统内存的一半大小,由于该目录是驻留在内存中,所以对于在系统中需要使用的临时数据,可以将其存储在该目录中,就相当于我们直接在使用内存读写文件,速度相当快。(基本上来说,内存的读写速度可以达到硬盘的100倍左右)。(3) /run: 一些运行过程中跟用户或进程有关的数据,属于内核级文件。(4)/sys/fs/cgroup: 关于运行过程中CPU、内存等数据,属于内核级文件。(5) /: 根目录,用户可以使用的保存操作系统其他文件的目录,用户也可以创建自己的目录。
(6)/boot:操作系统的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的文件。
(7)/home:普通用户使用的根目录,通常也称之为“家目录”,类似于Windows下的C:\Users目录。(8)/run/user/0:编号ID为0的用户(通常是指root)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另外,在Linux中,文件系统通常由以下类型构成,其特点总结如下:
文件系统 | 最大文件名长度 | 最大文件大小 | 最大分区大小 |
ext2 | 255 bytes | 2 TB | 16 TB |
ext3 | 255 bytes | 2 TB | 16 TB |
ext4 | 255 bytes | 16 TB | 1 EB |
XFS | 255 bytes | 8 EB | 8 EB |
1TB=1024GB,1PB=1024TB, 1EB=1024PB, 目前还没有单个存储器达到EB这个容量级别。
二、Liunx根目录说明
命令实例 | 作用 |
/ | 表示根目录, 是绝对路径 |
./ | 表示当前目录, 是相对路径 |
../ | 表示上一级目录, 是相对路径 |
/root | root用户的主目录 |
/home/username | 存放普通用户的个人文件 |
/bin | 存放Linux常用的命令 |
/boot | 存放系统启动时要用到的文件 |
/dev | 存放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 |
/etc | 存放系统管理时用到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usr/sbin | 存放管理员的系统管理程序 |
/lib | 存放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通常后缀名是.so,类似于Windows下的.dII |
/lost+found | 系统运行异常时产生的错误,会将遗失的片断放在这里 |
/mnt | 可临时将别的外部设备挂接在此目录 下 |
/proc | 存在系统内存中的信息 |
/usr |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 |
/tmp | 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 |
/opt | Optional,可选目录,默认是空的,交由用户使用 |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opt和/home目录,这两个目录均是由用户自由处理的,不存在敏感文件,也可以将程序安装在/opt/目录下,默认情况下,程序安装路径会在/usr/bin或/var/目录下。
三、Linux的启动级别
命令实例 | 作用 |
文件/etc/inittab | 设置默认启动级别 |
0 | 代表halt,关机操作,这个0不能设置,否则机器将不能启动 |
1 | 代表单用户模式,采用这个设置,系统只能允许一个用户登 |
2 | 代表多用户模式,但不支持网络工作 |
3 | 代表命令行界面,即文本界面,是企业中服务器通用的启动模式 |
4 | 系统预留,该级别目前还没有使用 |
5 | 代表图形界面,也是Linux系统启动时带GUI的默认启动模式 |
6 | 代表重启模式,这个6也不能设置,否则系统反复重启 |
启动命令级别只可以设置3和5
可以使用 init 3 切换到命令行模式,如果安装了GUI可以使用 init 5
四、Linux的关机与重启
命令实例 | 作用 |
reboot | 重启 |
shutdown -r now | 现在立刻重启 |
shutdown -r 10:30 | 等到10: 30进行重启 |
shutdown -r +1 | 等1分钟后重启 |
halt | 关机 |
shutdown-h now | 现在立刻关闭系统 |
shutdown-h 11:30 | 等到11: 30关闭系统 |
init 0 | 关机 |
init 6 | 重启 |
五、常见的命令使用
1、top命令
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可以查看CPU和内存等使用情况,也可以查看每个进程所消耗CPU和内存,及进程ID等信息。


top命令是全屏输出结果,如果要退出该命令,可以按"Q"键或"Ctrl+C"退出。
2、其他命令
命令 | 作用 |
cd../或cd .. | 切换到上一层目录. |
cd目录名 | 切换到对应目录 |
pwd |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
du -sh | 查看文件或文件夹的大小 |
fdisk -l | 查看磁盘分区列表 |
free |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
cat文件名 | 查看文本文件内容,如cat /etc/passwd可查看用户信息 |
cat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信息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istory | 查看以往输入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