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磁盘分区与挂载

一、磁盘分区操作

1. 查看磁盘信息
  • 命令lsblk 或 fdisk -l
    • 显示所有磁盘和分区信息(如 /dev/sda/dev/sdb 等)。
    • 确认目标磁盘未被占用(如 /dev/sdb 无分区)。
2. 选择分区工具
  • fdisk(适用于MBR分区表,支持2TB以下磁盘):
    
    
    sudo fdisk /dev/sdb
    • 交互式操作:
      • 输入 n 创建新分区,选择 p(主分区)或 e(扩展分区)。
      • 输入分区号、起始扇区(默认)和结束扇区(如 +10G 表示10GB)。
      • 输入 w 保存分区表。
  • gdisk(适用于GPT分区表,支持大容量磁盘):
    
    
    sudo gdisk /dev/sdb
    • 操作与 fdisk 类似,但支持更多分区(128个)和GPT特性。
  • parted(图形化或命令行,支持MBR/GPT):
    
    
    sudo parted /dev/sdb
    • 示例:
      
      

      bash

      (parted) mklabel gpt # 创建GPT分区表
      (parted) mkpart primary ext4 1MiB 100% # 创建ext4分区
      (parted) quit # 退出
3. 重新读取分区表
  • 命令sudo partprobe /dev/sdb
    • 通知内核更新分区表(避免重启)。

二、格式化分区

  • 命令mkfs(根据文件系统类型选择子命令):
    • ext4(常用Linux文件系统):
      
      
      sudo mkfs.ext4 /dev/sdb1
    • XFS(高性能,适合大文件):
      
      
      sudo mkfs.xfs /dev/sdb1
    • FAT32(兼容Windows):
      
      
      sudo mkfs.vfat -F32 /dev/sdb1

三、挂载分区

1. 临时挂载(重启后失效)
  • 创建挂载点
    
    
    sudo mkdir /mnt/mydata
  • 挂载分区
    
    
    sudo mount /dev/sdb1 /mnt/mydata
  • 验证挂载
    
    
    df -hT # 查看已挂载的分区和文件系统类型
2. 永久挂载(通过 /etc/fstab
  • 获取分区UUID
    
    
    sudo blkid /dev/sdb1
  • 编辑 /etc/fstab
    
    
    sudo nano /etc/fstab
    • 添加以下行(使用UUID避免设备名变化):
      
      
      		
      UUID=1234-5678 /mnt/mydata ext4 defaults 0 2
    • 字段说明:
      • UUID:分区唯一标识。
      • /mnt/mydata:挂载点。
      • ext4:文件系统类型。
      • defaults:默认挂载选项(如 rw,suid,dev)。
      • 0:是否备份(0为不备份)。
      • 2:文件系统检查顺序(根分区为1,其他为2)。
  • 测试配置
    
    
    sudo mount -a # 检查语法错误

四、卸载分区

  • 命令
    
    
    sudo umount /mnt/mydata
  • 强制卸载(若设备忙)
    
    
    sudo umount -l /mnt/mydata # 延迟卸载

五、注意事项

  1. 数据安全
    • 分区和格式化会清空数据,操作前务必备份。
  2. 文件系统选择
    • ext4:通用性强,适合大多数场景。
    • XFS:适合大文件存储(如数据库、媒体服务器)。
    • FAT32:需与Windows共享时使用(单文件大小限制4GB)。
  3. 分区表类型
    • MBR:支持最多4个主分区或3主分区+1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无限制),单个分区最大2TB。
    • GPT:支持超过2TB磁盘和128个分区,适合现代硬件。
  4. 挂载点权限
    • 挂载后,挂载点的原有权限会被覆盖,需通过 chmod/chown 调整。

六、高级场景

  • 挂载ISO镜像
    
    
    sudo mount -o loop image.iso /mnt/iso
  • 网络文件系统(NFS)
    
    
    sudo mount -t nfs 192.168.1.100:/share /mnt/nfs
### Linux 磁盘分区挂载教程 #### 一、磁盘分区工具 `fdisk` 的基本使用 在 Linux 中,`fdisk` 是一种常用的磁盘分区工具。以下是其主要功能和操作方式: - **启动 fdisk 工具**:可以使用命令 `fdisk /dev/sdX` 启动该工具,其中 `/dev/sdX` 表示目标硬盘设备名称[^1]。 - **常见命令选项**: - 输入 `p` 查看当前磁盘的分区表信息。 - 输入 `n` 创建新分区。 - 输入 `d` 删除现有分区。 - 输入 `w` 将更改写入磁盘并退出。 创建新的分区后,通常需要重新加载系统的硬件配置以识别新分区。这可以通过运行 `partprobe` 或者重启系统来完成。 #### 二、格式化磁盘分区 不同版本的 CentOS 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有所不同。对于 CentOS 6 和 CentOS 7,分别采用 ext4 和 XFS 文件系统作为默认设置[^2]。 - 对于 CentOS 6,执行以下命令将指定分区格式化为 ext4 类型: ```bash mkfs.ext4 -f /dev/sdXN ``` - 而在 CentOS 7 上,则应使用如下命令将其转换成 XFS 格式的存储区域: ```bash mkfs.xfs -f /dev/sdXN ``` 这里 `/dev/sdXN` 应替换为目标分区的具体路径名。 #### 三、挂载磁盘分区至目录 为了使新增加的磁盘空间能够被操作系统正常使用,需先定义好对应的挂载点,并实施实际挂载动作。 - 首先建立一个用于挂载的新目录(如果尚未存在的话),例如: ```bash mkdir /mnt/newdisk ``` - 接着利用 `mount` 命令把之前准备好的分区关联至此处: ```bash mount /dev/sdXN /mnt/newdisk ``` 上述过程完成后即可通过访问 `/mnt/newdisk` 来间接读取或修改对应物理介质上的数据了。 #### 四、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为了让特定磁盘每次引导时都能保持已连接状态而不必手动重复以上步骤,有必要编辑 `/etc/fstab` 文件加入相应条目。 每行记录一般遵循这样的结构模式:“<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具体实例可参见官方文档说明或者已有成功案例。 ```bash /dev/sdXN /mnt/newdisk xfs defaults 0 0 ``` 此行为代表每当计算机启动之后都会尝试按照既定参数把 sdXN 设备映射到 mnt/newdisk 下面去。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