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下无贼》里有这样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近十年过去,如果把这个句式套在数字化这个大背景下,那最贵的一定是“数据”。
数据被形容为“21世纪的石油和钻石矿”。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数据量达到59ZB,以数据流通为基底的数字经济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关于数据流通,产业界有一个“三角难题”,即任何单一隐私计算技术无法同时解决“安全、隐私”、“质量、易用性”、“流通性”这三个问题。换句话讲,数据在流转过程中不止是“可用不可见”,还要解决多方协作之间的数据权属和真实性等问题。
老话讲,“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而在数据流通这个场景,不管数据怎么“洗”,都需要看到清晰的授权、确权、鉴权关系,这是确保数据能发挥价值的关键。
近日,IDC发布报告《隐私计算全景研究2022》指出,放眼于数据流通场景,展望5-10年之后的数据要素市场,区块链等相辅相成的技术能力将显得不可或缺。
IDC:“随着隐私计算在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接入跨领域、新场景、更多数量的数据参与方,就注定需要区块链作为信任底座协调参与方间的信任。数据是否造假、数据是否能够自动化进行授权使用都将运用到区块链。此外,从使用闭环的外部监管的角度看,区块链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为解决数据需要开放却不能开放的矛盾,我的同事研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