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7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Java内部类内存泄漏解析:`this$0`引用的隐秘风险
Java的非静态内部类,由于其一种隐蔽的编译期机制,是导致内存泄漏的常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通常难以在开发和测试阶段发现,但在生产环境中可能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甚至内存溢出(OOM)。本文将从底层机制出发,详细解析这一风险的根源,并提供明确的规避原则。
2025-09-14 16:13:55
210
1
原创 UTF-8与UTF-16命名揭秘:数字8和16的真实含义
编码方案名称数字含义编码单元 (Code Unit) 大小字符最终表示形式UTF-888位 (1字节)由1至4个8位单元组成UTF-161616位 (2字节)由1至2个16位单元组成。
2025-09-14 15:00:47
186
原创 实战Prometheus与grafana mcp:构建智能化系统监控可观测体系
说到底,传统的Prometheus+Grafana监控是“基建”,它解决了数据从无到有的问题。而AI+MCP的玩法,则是“效率革命”,它改变了我们和数据交互的方式,从“自己动手”变成了“张嘴就来”。这只是AI在软件工程里提效的一个小例子。以后从写代码、Code Review到智能运维,AI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的“超级辅助”。早点把这些新工具玩起来,绝对不亏。
2025-09-12 16:34:23
477
原创 Docker Engine Stop?大概率是内存不够了,这么排查就行
总而言之,下次再碰到 “Engine Stopped”,别慌。先看内存!先看内存!先看内存!十次里有八次都是内存问题。如果不是,再按顺序试试重启软件、重启电脑、重启WSL。这几招下来,基本都能搞定。
2025-09-12 16:22:10
291
原创 实战ELK与AI MCP:构建高可用的智能化日志可观测体系
通过本文的实践,我们成功构建了一套基于ELK的分布式日志解决方案,实现了日志的集中管理和高效查询。更进一步,我们探索了如何利用AI MCP将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赋予系统可观测性,从传统的“手动检索”升级为“智能分析”,这无疑为我们日后的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助力。随着技术的发展,AI与运维(AIOps)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学习。
2025-09-12 15:42:16
1176
原创 新服务器初始化:Git全局配置与SSH密钥生成
它能实现权限的最小化和隔离:即使服务器的密钥不慎泄露,也只需在代码托管平台禁用此密钥即可,不会影响到您个人的访问权限。在初始化一台新服务器或重装系统后,除了基础的环境配置,为服务器设定清晰的身份标识并建立与代码托管平台的安全通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完成以上步骤后,您的新服务器便拥有了合法的Git提交身份,并建立了与远程代码仓库的安全连接。这是一个标准且必要的初始化流程,为后续的代码拉取、自动化部署和其他开发运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头、以您的邮箱结尾的字符,这就是需要复制的公-钥。替换为您自己的信息。
2025-09-06 18:25:47
616
原创 WSL2环境下因服务器重装引发的SSH连接问题排查记录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Windows和Linux的文件权限系统不同,直接链接后可能导致权限过于开放,SSH会因此拒绝使用这些密钥。近期在重装一台云服务器后,我尝试从本地的WSL2环境通过SSH连接,遇到了连接失败的问题。由于我重装了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端的SSH服务重新生成了一对主机密钥,导致其指纹发生了变化。完成配置后,WSL2中的所有SSH相关命令将默认使用Windows目录下的密钥和配置,实现了两个环境身份的统一,简化了后续操作。该命令会精确地移除指定IP地址的旧记录,而不影响文件中其他主机的条目。
2025-09-06 18:20:57
719
原创 Grafana 导入仪表盘失败:从日志排查到解决 max\_allowed\_packet 问题
在完成基础部署后,我准备导入一个功能相对复杂的官方仪表盘模板,以便快速监控各项指标。然而,当上传仪表盘的 JSON 文件并点击保存时,Grafana 界面却反复提示一个模糊的错误:“Fail to save dashboard”。在重启 MySQL 服务并确认新配置生效后,我回到 Grafana 界面,清理浏览器缓存后重新执行导入仪表盘的操作。刷新日志后,在尝试保存仪表盘的同一时间点,我捕获到了几条关键的。问题看似出在 Grafana,但实际上是其依赖的后端数据库 MySQL 的配置限制所导致的。
2025-09-05 13:06:54
658
原创 动态线程池核心解密:从 Nacos 到 Pub/Sub 架构的实现与对比
动态线程池的设计,完美地诠释了“监控(自下而上)”和“管控(自上而下)”两条链路如何通过一个统一的中心(如 Redis)巧妙结合在一起。注册中心的特性,解决了“我是谁,我怎么样”的可观测性问题。发布/订阅的特性,解决了“如何高效、解耦地向不确定数量的目标下发指令”的动态控制问题。这套“Agent-Broker-Console”的架构范式,不仅适用于动态线程池,在分布式链路追踪 (Skywalking)、服务治理 (Sentinel)、任务调度 (XXL-Job) 等几乎所有平台级中间件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2025-08-25 20:56:11
980
原创 Skywalking、Sentinel、XXL-Job,为啥架构都长得差不多
总的来说,Skywalking、Sentinel 和 XXL-Job 都采用了“执行端-通信层-管控端”这套通用架构。理解这个基础结构,并看清它们在信息流(数据流、配置流、控制流)上的核心差异,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这类分布式工具的设计思路,在技术选型和日常使用时更加得心应手。
2025-08-25 10:35:06
302
原创 大白话微信小程序登录
我们的服务器现在已经知道了用户的微信身份(OpenID),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这个用户在我们自己的系统里创建一个身份。而小程序本身就运行在微信这个“自家”环境里,微信天然就知道当前操作的用户是谁,所以整个过程就不需要那么多兜圈子的操作了。如果这么做,那就太不安全了。所有和用户身份相关的敏感操作,都绝对不能在小程序前端处理,必须交给我们自己的服务器来完成,因为服务器的环境才是安全可控的。这一步,你可以理解为小程序在跟微信的底层系统对话,它说:“微信大佬,我这儿的用户想登录了,请给我一个临时的身份凭证。
2025-08-24 18:46:48
309
原创 用大白话聊透微信扫码登录,这事其实没那么玄乎
你有没有想过,在电脑上点开一个网站的登录页,屏幕上弹出一个二维码,然后你用手机微信那么一扫,再点个确认,电脑“叮”的一声就自动登录进去了。现在,轮到你出场了。网站服务器会拿着自己的“身份证”(也就是提前在微信开放平台申请的AppID和AppSecret),跑去跟微信服务器说:“大佬,我是正经网站,想让我的用户扫码登录,麻烦你给个“临时通行证”呗。作为信物,利用浏览器的反复“询问”(长轮询)和微信服务器的主动“告知”(Webhook),最终让三个原本独立的系统完美地协同工作,完成了一次安全又便捷的登录。
2025-08-24 18:18:11
401
原创 Java有类似JavaScript的async/await吗?从Promise到虚拟线程,一次聊透
意思就是,如果数据库还没查完,代码跑到这儿就会死死地卡住,动弹不得,直到结果回来。的舒服劲儿印象深刻。它能让你用写同步代码的方式,去处理恶心的异步逻辑。本质上还是在用Promise,它就是一套“外套”,让Promise用起来更像同步代码,是目前写异步代码最推荐的方式。还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所以你可以像链条一样把好几个异步操作串起来,解决了早期“回调地狱”的问题。这玩意儿太底层了,跟自己组装电脑一样,灵活是灵活,但一不小心就搞出各种线程安全问题,心累。,功能非常强大,彻底改变了Java的异步写法。
2025-08-20 11:35:07
611
原创 手机浏览器上的“桌面网站”选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简单说,“手机网站”和“桌面网站”的切换,就是浏览器换个“名片”(User-Agent)去访问网站的小把戏。如果这个网站做得比较人性化,它就会给你一个专门给手机看的样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机网站”。当你点了“查看桌面网站”这个选项,你其实就是告诉浏览器:“别说自己是手机了,去告诉网站你是一台电脑”。所以,“查看桌面网站”这功能,就是个备用方案,把选择权给你,让你在需要的时候能看到网站最原始的样子。网站服务器一看到这张“名片”,立马就懂了:“哦,来的是个手机用户”。就这样,网页自己就适应了你的手机屏幕。
2025-08-20 11:15:30
300
原创 Git Push 失败 `Failed to connect to github.com port 443`:一次完整的排查与解决方案**
这一错误提示,明确指向了网络通信链路中的问题。本文将详细记录一次解决该问题的完整过程,提供一套从应用层到网络层的系统化排查思路,帮助开发者高效定位并解决此类网络问题。SSH 协议在网络波动下的表现通常更稳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案。这种方法可以绕过不佳的默认网络路由,但缺点是 IP 地址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配置失效,需要手动更新维护。如果存在一个网络质量更好的代理服务器,可以为 Git 配置代理,使所有网络请求通过该服务器转发。这个排查过程也说明,面对问题时,建立一个结构化的、由表及里的分析思路至关重要。
2025-08-18 10:49:50
1628
原创 SuperClaude命令参考手册:AI编程革命中的20个核心指令详解
这些标志为所有命令提供了通用的增强能力,覆盖了从思考深度到执行控制的方方面面。: 通用的项目构建器,用于创建新项目、实现新功能或生成组件。: 对现有代码进行以证据为基础的质量、性能或可读性改进。: 启动一个或多个并行的、专门的AI代理来处理复杂任务。: 对代码、架构、性能和依赖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 执行专业的Git工作流操作,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进行AI驱动的、基于证据的全面代码审查。: 生成专业的面向用户或开发者的技术文档。: 对复杂的概念、代码或架构进行解释。
2025-07-12 17:14:49
1299
原创 Claude Code 完全上手指南:从入门到精通的终极备忘录
性能优化技巧频繁清理: 在切换不同任务时,使用/clear命令保持上下文干净,提升响应速度。限制上下文: 对于简单任务,使用限制对话轮次,减少不必要的token消耗。压缩长对话: 当对话变得过长时,使用/compact进行总结,保留核心信息。安全使用技巧禁用危险命令: 始终使用禁用rmsudo等高风险的 shell 命令。避免跳过权限: 除非您完全信任即将执行的操作,否则不要使用。定期更新: 保持 Claude Code 为最新版本,以获得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高效工作流技巧。
2025-07-11 21:40:54
888
原创 状态管理的“终极进化”:从状态模式到表驱动与Spring Statemachine
展现你不仅会“造轮子”,还懂得何时“用轮子”,体现了你作为架构师的决策能力。
2025-07-08 10:17:13
839
原创 策略与工厂的演进:打造工业级Spring路由框架
我们将首先剖析“经典工厂模式”在现代Spring项目中的两大“原罪”,然后展示一种“注册表驱动”的智能工厂是如何完成救赎,最终提炼出一套能在面试中充分展现你设计思想的“黄金回答框架”。一个卓越的设计,往往不是对某个模式的生搬硬套,而是将多种模式的思想融会贯通,并与所使用的技术框架(如Spring)深度结合。实例,都是由Spring容器创建和管理的Bean,所以它们是“全副武装”的。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工业级”的设计是如何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的。的“经典”工厂模式是什么样的。创建的对象,就像一个被扔到。
2025-07-07 12:01:21
1065
原创 ThreadLocal的挑战与未来:在响应式编程与虚拟线程中的演变
然而,现代并发模型,如响应式编程和虚拟线程,恰恰就是要打破这条“铁律”,这使得。当一个虚拟线程从一个OS线程上被“卸下”(unmount),又在另一个OS线程上被“装上”(mount)时,它的。一个请求(盘子)的处理过程是流动的,它可能会依次经过A工人(放沙拉)、B工人(放牛排)、C工人(放蛋糕)。的,而不是与承载它的物理线程绑定。所以,从功能正确性上讲,:业务逻辑看似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虚拟线程上,但这个虚拟线程可能会在不同时间点,被。Java的虚拟线程(Project Loom)是另一个重大的变革,它对。
2025-07-06 15:31:49
558
原创 InheritableThreadLocal深度解析:从父子线程传值到线程池陷阱
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线程隔离,但这种隔离是绝对的,甚至在父子线程之间也无法逾越。在某些业务场景下,我们恰恰希望子线程能够“继承”父线程的某些上下文信息,例如全链路追踪的Trace ID、用户身份信息等。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其设计初衷与现代后端开发的普遍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冲突。的设计初衷,完美适用于那种**“一个主线程,创建和启动若干个用完即弃的、独立的子线程”**的场景。本身的特性:它是完全的线程封闭,子线程无法访问父线程中设置的值。,其核心机制恰恰是**“线程复用”**。
2025-07-06 15:16:00
920
原创 深入理解ThreadLocal:线程封闭、内存模型与高级应用
这种**“空间换时间”**的设计哲学,通过为每一个线程提供独立的变量副本,从根本上避免了多线程间的竞争和同步开销,是并发编程中一种极其优雅的解决方案。因为线程池会复用线程,上一个任务在线程中留下的“继承”数据,会被下一个完全无关的任务错误地“继承”,导致严重的业务逻辑错误。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的**响应式编程(如WebFlux)或虚拟线程(Project Loom)**的上下文中,,它允许子线程在创建时“继承”父线程的本地变量,在需要进行全链路追踪的场景下非常方便。的哈希计算非常独特,它不依赖Key的。
2025-07-06 15:05:47
945
原创 Java迭代器安全机制:深入解析fail-fast与fail-safe的核心博弈
在Java集合操作中,一个常见却又棘手的问题是在迭代一个集合的同时对其进行修改,这常常导致数据不一致、遍历结果错乱甚至程序崩溃。这就像你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羊圈里数羊,一边数,另一边有人在悄悄地放入或牵走羊,你最后得到的数量几乎肯定是错误的。这个过程好比“复印图纸后施工”:施工队(迭代器)拿到的总是一份固定的复印件(快照),无论设计师如何修改原始蓝图(原始集合),施工过程都不会中断。,更准确地说是指“迭代器的遍历操作”与“集合的修改操作”这两件事在同时发生,破坏了迭代器预期的状态。
2025-07-02 10:33:23
999
原创 深度解析NIO Buffer:从底层原理到面试场景,彻底搞懂clear()与compact()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clear()与compact()并非简单的“清空”与“压缩”,而是NIO设计者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Buffer重用策略。特性核心思想逻辑重置,用完即弃物理拷贝,保留追加数据处理忽略并覆盖所有旧数据保留未读数据,移动到头部指针变化position=0position=未读数据长度,时间复杂度O(1)O(N)典型场景处理完整数据包(如UDP)处理流式数据(如TCP半包)
2025-07-01 11:25:20
674
原创 Java程序员的AI利器:Deepseek全流程高效实践指南
从高层架构设计到微观代码实现,再到深度性能调优和技术学习,善用AI,将使你摆脱重复性劳动,更专注于创造性的思考与设计,最终成为更高效、更具价值的开发者。在AI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如何将强大的AI能力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是每一位开发者都需要思考的课题。通过这样的结构化提问,Deepseek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架构师一样,为你提供一份包含微服务拆分、消息队列解耦、分库分表建议、多级缓存策略乃至分布式事务选型(TCC/Saga)的综合性方案,为你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个极高水平的起点。这是从0到1的关键步骤。
2025-07-01 10:30:48
936
原创 从Java BigDecimal到MySQL DECIMAL:一条保证金融级精度的黄金法则
作为一名后端工程师,你的职责并不仅仅停留在应用层。保证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衡量专业能力的核心标准。本文将深入探讨为何在处理高精度数据(如金额)时,Java中的。
2025-06-21 15:37:02
380
原创 面试指导:如何展示你对SOLID的深刻理解? 当面试官问:“谈谈你对SOLID原则的理解。”
*单一职责原则(SRP)**是这一切的基础,它保证了我们拆分出的类和模块本身是内聚的、健康的。我会像设计‘插头和插座’一样,让我的业务逻辑(高层模块,比如台灯)依赖于一个抽象接口(插座),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现(比如某个特定的发电站)。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你不仅清晰地阐述了每个原则,更重要的是,你展示了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目标,并能结合主流框架来佐证你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五个原则中,开闭原则(OCP)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其他原则,特别是依赖倒置原则(DIP)是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手段。
2025-06-21 14:59:00
235
原创 从JIT到AOT:深度解析Java追求极致性能的编译演进史
从JIT到AOT,我们看到了Java语言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在诞生之初通过JVM和字节码奠定了跨平台的基石,更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JIT技术将性能推向新的高度,如今又通过AOT技术积极拥抱云原生的浪潮。理解这条演进路线和其中的技术权衡,不仅能让你在面试中对答如流,更能帮助你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优秀的技术决策。
2025-06-21 14:48:06
754
原创 高并发下的“致命BUG”:为何 `new Random()` 会引发系统雪崩?
在单线程或低并发环境下工作良好,但在高并发场景下,其依赖系统时间作为种子的机制会产生大量拥有相同随机序列的“克隆”实例,从而引发数据重复等致命BUG。开发者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在并发环境下,始终使用来替代。理解这一差异不仅能帮助我们规避潜在的系统风险,更能加深我们对并发编程中“隔离共享”这一核心设计原则的认识。
2025-06-20 17:29:23
360
原创 接口安全的“时间守卫”:深入理解时间戳如何防御重放攻击与盗刷
一个看似无害的请求,如果被黑客截获并恶意重放,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用户资金被重复扣除、优惠券被无限盗刷、系统资源被瞬间耗尽…因此,它绝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作为安全体系的一部分,与签名、限流等机制协同工作。时间戳通过引入**“时效性”**约束,为 API 安全提供了一道简单而有效的前置防线,是防御重放攻击的核心手段。它如同一位忠诚的“时间守卫”,为每个请求打上时效烙印,使其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被肆意滥用。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攻击者的请求包内容完全正确,也会因为时间戳的“失效”而被服务端无情拒绝。
2025-06-16 15:20:57
804
原创 深度解析信息安全三大基石:一文搞懂防窃听、防篡改与防伪造
而构建这一切的基石,便是信息安全的“三大核心目标”,即大家常说的。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实现方案和典型场景三个维度,带您深度解析这三大安全支柱,并提供 Java 代码实现。,顾名思义,就是确保数据的秘密性。它要求数据在传输或存储时,仅对授权方可见,能有效防止未授权的第三方(如黑客、中间人)窃取和解读敏感信息。用于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没有被未授权地修改、插入或删除。,旨在确认通信实体(如用户、服务器、设备)的身份是真实可信的,防止攻击者伪造或冒充合法身份。虽然三者紧密相关,但它们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2025-06-16 15:16:35
1112
原创 海量数据处理:巧用位图法(BitMap)解决100MB内存下亿级整数快速查询难题
面对这个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如哈希表(Hash Table)或直接排序,都会因巨大的内存开销而被立刻否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足够大的 bit 数组,数组的**每个索引(index)**都直接对应一个整数值。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用一个 bit 的状态(0 或 1)来表示一个整数的存在与否,极大地压缩了存储空间。因此,位图法不仅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优方案,也为我们处理类似的数据密集型场景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设计思路。的内存,远低于题目要求的 100MB 限制,方案可行!面对在严格内存限制下对。
2025-06-16 15:12:24
1059
原创 setting.xml和pom.xml中的repositoires的定义哲学
这个代理配置只在您公司的网络环境下需要,您的项目代码不应该也无法关心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这个表格。),又享受了本地环境带来的。这样一来,既保证了项目的。),各司其职,完美协作。
2025-06-14 14:34:03
874
原创 `Could not find artifact...`等Maven 依赖问题排查终极指南 (SOP)
参数会打印出海量的调试日志,你可以从中详细地看到Maven为每个依赖尝试了哪些仓库地址,以及为什么失败。等爆红烦恼,本文的定位是一站式解决maven爆红问题,出现爆红参考本文即可游刃有余。这个命令可以帮你分析出某个有问题的依赖到底是从哪里(哪个父依赖)传递进来的。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通常出在更全局的。目录下对应的依赖文件夹,然后重新执行。作为最后的手段,可以手动删除本地。,以解决可能存在的依赖包损坏问题。,或者你依赖的是一个频繁更新的。版本,那么必须执行此步骤。这是最常见的出错点,请检查。
2025-06-14 14:15:12
1027
原创 深度解析:如何用 Spring AI + 六边形架构构建一个能自动写博客的 AI 智能代理
想象一下,一个AI智能代理(Agent),它不仅能像真人一样与你对话,还能在接收到一条指令后,自动完成构思、写作、发布技术文章,乃至发送推广通知的全套流程。的强大能力与六边形架构(Ports and Adapters)的优雅设计相结合,从零到一地构建出这样一个能自主创作并发布内容的AI智能代理。项目的深度剖析,我们完整地看到了一个现代AI应用的构建全貌。工具时,它会参照这些中文描述,从上下文中提取信息,并准确地填充到对应的字段中。AI接收到这个剧本后,就会像一个真正的员工一样,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任务。
2025-06-13 11:07:50
1195
原创 解决VSCode中Java顽固编译错误的终极技巧:清理语言服务器工作区
在 VSCode 中遇到与项目配置、依赖相关的顽固 Java 编译错误时,清理 Java 语言服务器工作区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排错手段。它能直击问题根源,通过强制重建项目环境来解决由缓存或索引损坏引发的各类“疑难杂症”。在进行大型重构或切换到依赖差异较大的分支后,主动执行一次清理操作。定期更新 "Language Server for Java™ by Red Hat" 扩展到最新版本,以获取最新的性能优化和 Bug 修复。
2025-06-09 21:28:16
3967
原创 深度解析高并发红包系统:从架构设计到核心实现
分而治之:将复杂的业务流程拆分为独立、清晰的阶段。空间换时间:通过预计算和数据预热,为高并发阶段减负。内存优先:将最核心、压力最大的操作全部放在内存中完成。异步解耦:利用消息队列将核心链路与非核心、耗时的操作分离,保证系统的高可用和最终一致性。
2025-06-08 16:10:57
3895
原创 如何从零到一构建高性能消息通知系统:实战设计与优化
推拉结合:巧妙地平衡了消息的实时性要求和系统的整体性能开销。写扩散模型:通过分离消息内容和用户状态,优化了高并发下的读写性能。异步化与聚合:利用消息队列削峰填谷,并通过消息聚合提升了用户体验。多维度优化:结合缓存、分库分表、幂等性设计等手段,确保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这套设计方案兼顾了性能、成本与用户体验,适用于绝大多数需要复杂消息通知功能的互联网应用场景。
2025-06-08 16:07:24
3748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