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04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武汉大学雷爱文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第四届Yoshida Prize(吉田奖,2019),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第一完成人),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第一完成人)。当温度升高约300 ℃时,CSNs-250、SS-Pt-CSNs和SS-Pt-CSNs(B)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结果表明,SS-Pt-CSNs具有独特的构型,即孤立的Pt原子与周围的N和O原子配位。
2025-03-10 16:40:51
698
原创 硕士生共一!他,师从郑南峰/黄昱/段镶锋,回国6年获「国家杰青」,已发2篇Science+8篇子刊!
成果简介铂(Pt)是公认的顶级燃料电池催化剂,但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中的CO耐受性差,导致氧还原反应(ORR)缓慢,特别是在使用受CO污染的H2时,面临着显著的挑战。厦门大学黄小青、陈南君,浙江大学曹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夏静等人提出了一种界面金属配位策略,设计了一种双功能铂-钴(PtCo)金属间催化剂,该催化剂与锡-氮-碳(Sn-N-C)载体集成,形成Pt-Sn-N键,大大提高了ORR活性和CO耐受性。PtCo/Sn-N-C制成的燃料电池在含100 ppm CO的H2中达到了2.1
2025-03-10 16:39:49
754
原创 暨南大学张文彪/高庆生,新发Angew!
在本文中,作者构建了具有不对称电子构型的Co-N5位点,以增强双电子氧还原反应(2e⁻ ORR)的性能,相比对称的Co-N4位点,有效克服了H2O2生产中活性与选择性之间的权衡。综上,作者通过构建具有不对称电子结构的单原子Co-N5位点,显著提升了电化学合成过氧化氢(H2O2)的选择性和活性,克服了传统对称Co-N4位点在活性与选择性之间的权衡问题。研究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揭示了Co-N5位点在ORR中对O2的高效活化能力以及对关键*OOH中间体的适度吸附特性,从而实现了高效的H2O2生成和保留。
2025-03-10 16:38:46
489
原创 上海交通大学陈志敏/杭高院薛小松,新发Nature子刊!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解决了手性硒化物合成中的外消旋化问题,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起源,为合成手性有机硒化合物提供了新的策略,丰富了重排反应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这种方法展现出优异的区域选择、化学选择和对映选择性,提供了多种具有芳基硒代乙烯基取代的季碳立体中心的富对映体环戊酮的合成途径。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合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时,能够高效构建手性中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博士生导师,2024年晋升为教授。
2025-03-10 16:37:51
369
原创 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大连理工大学于畅,发表AFM!
直接海水电解是一种可持续的制氢方法,克服了传统水分解技术对高纯度水的依赖,同时有利于全球向脱碳能源系统的过渡。然而,由于海水中存在高浓度的Cl-离子,海水电解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它容易引起竞争性氯氧化反应(ClOR)和电极的腐蚀,从而引发电解性能的快速降解,导致稳定性差。因此,在碱性模拟海水电解系统中,F-NiFe-LDH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具有低过电位(306 mV@500 mA cm-2)、低Tafel斜率(39.1 mV dec-1)和大的质量活性(1472 A gcat-1@η400)。
2025-03-10 16:36:46
351
原创 南大「国家杰青」朱嘉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此外,IRT-PA6纺织品覆盖区域的温度比覆盖棉花的区域低2.6 °C。在实验中,作者选择了无针大规模静电纺丝工艺,因为它具有超高的静电拉伸效应,快速的溶剂蒸发有助于γ-相的形成,显示出更高效的大规模生产的优势。此外,由于PA6的部分结晶增加了应力负荷,IRT-PA6纺织品的伸长率更高,抗拉强度(7.04 MPa)与商品棉(7.48 MPa)相似。作者发现,这一过程促使分子链有序排列,导致链的构象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在IR波长范围内以比原PA6链更低的振动强度排列,从根本上减少了PA6的IR吸收。
2025-03-07 15:28:29
581
原创 重磅!北京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
尽管以往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修饰类固醇的侧链和外围A环或D环,但核心骨架的修饰,尤其是通过单原子编辑,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特别是,将各种C=C双键(包括电子贫乏的烯烃和之前无法通过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催化方法处理的复杂分子中的C=C双键)转化为C=O和C≡N键,并通过C=C双键断裂为萜类、糖基烯醇和类固醇等天然产物和复杂生物活性分子提供了一种创新的重构方法。这种化学方法为构建具有扩展化学空间的化合物库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协议,并显著扩展了合成化学和药物发现的前沿。
2025-03-07 15:20:00
518
原创 中科大孙海定,发表Nat. Commun.!
并且,由半导体和助催化剂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引起的松散的助催化剂/半导体界面严重限制了PEC过程中光电极的寿命。晶面为Au纳米粒子提供更大的吸附能,提供更强的锚定效应,防止Au纳米粒子在剧烈的PEC HER过程中脱离,同时调节了Au纳米粒子的电子结构,优化氢吸附能,实现丰富的高度活跃的界面区域。综上,该项研究为改善氮化物半导体/助催化剂的界面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氮化物半导体随后广泛应用于各种人工光合作用反应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经济和大规模人工光合作用的发展。
2025-03-07 15:18:45
297
原创 西华-江明航副教授&南大-金钟教授,Chem:综述电化学合成氨中有效的氮气活化策略
因此,未来需要致力于开发更加全面的原位光谱技术和相应的表面信号增强方法,使其能够有效检测到尽可能多的关键活性中间体信号。例如,通过优化等离子体系统的参数,如等离子体放电距离、输入电压、频率、持续时间、气体类型和流量,以及液体类型(即电解质。关于等离子体辅助电化学合成氨,与两步法相比,一步法等离子体辅助电化学合成氨更有利于满足连续工业合成氨的需求。然而,电解质中残留的氧气对。)的形成和稳定性,提高电解质的稳定性,开发经济可持续的质子供体,优化反应器设计,并研究反应体系中关键反应物种的动力学过程。
2025-03-07 15:17:00
861
原创 10,000小时!北京化工大学,最新Nature!
结果表明,氧从CoO迁移至CoPO4的能垒相对较低(0.31 eV),这归因于CoPO4比CoO更稳定,有利于氧在迁移过程中在CoO和CoPO4界面处积累,促进CoPO4的进一步氧化和富集,从而增加钝化层厚度(图5a,b)。计算结果表明,Co与OH−的结合能最低(ΔG = -0.54 eV),其次是P(ΔG = -0.31 eV),最后是Ni(ΔG = -0.06 eV),表明其氧化倾向依次降低。通过模拟频繁启停的海水电解过程,可以观察到阴极处出现了放电和氧化电流,这些现象显著降低了阴极的催化活性。
2025-03-07 15:15:19
482
原创 张铁锐AM: PtO2协同ZnO,加速光催化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
吉林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在这些体系中,烷烃中的C-H键易于活化,在光照下获得了良好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在此,研究人员采用两步湿法煅烧和浸渍工艺,分别用1.30 nm的PtO2团簇和5.83 nm的PtO2纳米颗粒修饰ZnAl氧化物载体(ZnAl-MMO),制备出LD-Ptn和LD-NP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PDH行为。综上,该项研究强调了负载型PtO2团簇和ZnO半导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包括通过光诱导的PtO2/ZnO界面的电荷转移,这些协同作用促进了丙烷的活化,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从烷烃到烯烃的转化。
2025-03-07 09:14:59
365
原创 第一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最新Nature子刊!
基于此,湖北师范大学王楷、郑州大学李俊和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等人通过原子级应变工程成功提升了层状硫化铟(In2S3)的光催化性能,实现了在环境空气条件下高效的光驱动CO2还原,为开发高效、稳定的CO2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图1展示了原子级应变工程在层状硫化铟(In2S3)中引入应变的结构表征和实验结果,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如TEM、HAADF-STEM、HR-TEM、XANES、FT-EXAFS和WT-EXAFS)全面展示了应变In2S3的结构特征和原子级应变的存在。
2025-03-07 09:14:03
491
原创 深理工成会明院士/彭晶,最新Angew!
该催化剂在0.69 V的电位下实现了2.5 A cm-2的电流密度,并在60°C的双电极电解槽中以1.12 V的电压下实现了4 A cm-2的电流密度,氢气生产的法拉第效率达到100%。在此,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具有丰富反位缺陷(ASDs)的三元层状氮化物FeWN2电催化剂,显著提高了抗坏血酸(AA)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理论计算表明,反位Fe原子附近的W原子补充了Fe的电子密度,维持了适度的Fe-DHA吸附强度,从而实现了AA到DHA转化的高效催化。该研究为开发具有ASDs的高性能有机氧化催化剂提供了新见解。
2025-03-07 09:13:14
262
原创 CO2串联催化!天津理工大学,Nature子刊!
传统的CH3OH生产方法需要复杂的净化步骤,这通常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和高能耗。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太阳光驱动的串联催化方案,集成了光电驱动的电化学CO2RR和光热驱动的CO加氢,其可以以高纯度CH3OH (体积分数>97%)的形式存储太阳能。更重要的是,装有Ni SAs-Co NPs催化剂的流动池可以由光伏电池板供电,净化后产生的合成气进一步输送到由广谱太阳辐射供电的下游光热反应器中,并转化为高纯度CH3OH (CH3OH产率为0.238 g gcat-1 h-1)。
2025-03-07 09:12:09
369
原创 新催化!他,杭师大本科,洛桑联邦理工教授,新发JACS!
在该文中,作者报道了一种前所未有的Pd(II)催化的氧化多米诺过程,将易于获取的N-保护的2-(2-氨基乙基)-1-甲基烯环丁烷衍生物转化为1-氟-2-氮杂双环[3.2.1]辛烷。综上,作者报道了一种Pd(II)催化的氧化多米诺反应,将易于获取的N-保护的2-(2-氨基乙基)-1-甲基烯环丁烷衍生物转化为1-氟-2-氮杂双环[3.2.1]辛烷。在Pd(II)/Pd(IV)催化循环下,戊-4-烯-1-胺衍生物的环化通常根据N-保护基的不同产生吡咯烷或哌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条件下,环化模式与N保护基无关。
2025-03-07 09:11:00
288
原创 新型催化剂,北科大联合日本东北大学,新发AFM。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该研究不仅揭示了Gd掺杂对NiO基催化剂OER性能的显著提升机制,还为设计高性能、低成本的非贵金属OE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推动了对晶格氧氧化机制的理解。作为水电解和燃料电池中的关键反应,析氧反应(OER)涉及一个缓慢的四电子质子转移过程,理解OER的反应路径和动力学对于设计高效的电催化剂至关重要。能带中心位置,增加了未占据氧态的数量,还促进了氧空位的形成,从而增强了晶格氧氧化机制(LOM)路径,显著降低了理论过电位,提升了OER活性。
2025-03-05 18:14:34
331
原创 周圆圆, Nature Nanotechnology
(2) 研究发现,FA–Cs钙钛矿薄膜在结晶过程中,由于局部溶液环境的异质性,初始晶粒间的成分差异不可避免,而晶界形貌沟槽化进一步阻碍了固态阳离子交换,导致最终FA–Cs分布不均匀。通过BAAc的预掺杂调控,nano-GT的深度减少三倍,使得晶粒间FA–Cs成分趋于均匀,从而优化了薄膜表面电子能量学,并改善了异质界面的载流子动力学。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作为钙钛矿薄膜基本组成单元的单个晶粒,其阳离子组成偏离了理想设定的比例,严重限制了界面光电子特性和钙钛矿层的耐久性。图1. 跨晶界微观结构。
2025-03-05 18:10:59
412
原创 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最新JACS!
在此,作者系统研究并比较了Zn2+与各种氧配位共溶剂在纯水环境下的相互作用,以及Zn2+与OTf-在含有不同氧配位共溶剂的混合溶剂环境下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还定量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氧配位共溶剂对Zn2+溶剂化结构和离子迁移动力学的影响差异。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共溶剂电解液策略中的动力学补偿机制,可以通过减弱阴离子-阳离子对的相互作用并增加Zn2+的迁移数来补偿引入共溶剂造成的动力学损失。更重要的是,所提出的策略可以应用于具有类似性质的其他共溶剂和其他水系电池系统。
2025-03-05 18:10:28
331
原创 帽子戏法!一天3篇顶刊,复旦大学赵东元/晁栋梁团队,再攀高峰!
进一步结合原位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原位光学图像、原位红外热成像分析、原位电化学数字全息术(EDH)、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HBS⁻诱导形成了一种由SO3-、CH-、OH-、ZnO-和ZnS-基物质组成的均匀、薄且稳定的有机/无机SEI层,该层可使电场和Zn2+通量均匀化,并加速表面电荷转移,从而实现快速无枝晶的锌沉积。首先,利用原位拉曼光谱分析了水分子的传输特性,重点关注了O-H伸缩振动(ν(O-H))的频率变化。
2025-03-05 18:09:25
198
原创 南洋理工大学吴冬霜教授JACS:原子分散Pd稳定多元合金纳米颗粒延长OER寿命100倍
HAXPES 和 XANES 数据共同表明,金属态的 Pd 位点可通过强烈的 d-d/sp 轨道杂化,在整个 MEA 纳米颗粒范围内(相对较长的尺度上)调控 FeCoNiCu 的电子构型,从而有效抑制 OER 过程中纳米颗粒的氧化溶解。借助 ICP-OES 与 HAXPES 的定量分析发现,Pd-FeCoNiCu 中溶解和氧化的程度较对照降低了 50% 以上,令其在高电流密度(100 mA cm⁻²)连续 25 小时运行后,仅产生了极微弱的衰减,其降解速率约为 FeCoNiCu 的 1/350。
2025-03-04 15:54:42
588
原创 他,回国即东北师大教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新发JACS!
研究揭示了Ni和Ru在催化剂中的协同作用,特别是Ru-O-Ni电子耦合效应,显著提高了OER活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析氧反应(OER)时,由于催化剂的氧化和溶解以及电流-电容效应,基于氧化物的电催化剂存在不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它们在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中的应用。这一成果不仅为设计高效、稳定的酸性OE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望推动绿色氢能源的发展。的电流密度,-满足了美国能源部(DOE)设定的2026年目标(1.8V。
2025-03-04 15:51:53
445
原创 约10000小时!王春生,Nature Materials!
总之,该工作通过引入一类还原性亲电试剂实现了界面层设计的突破,这些试剂能够从金属-亲核材料中获得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从而形成固体还原性亲电试剂界面层(SREI)。基于此,经过还原性亲电试剂处理的SSE在负极端展现出高临界容量和锂可逆性,使得Li(1% Mg)/SSE/LiNi0.8Co0.15Al0.05O2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在30°C和2.5 MPa条件下实现了高库仑效率(>99.9%)、长循环寿命(约10000小时)和高负载能力(>7 mAh cm-2)。
2025-03-04 15:50:10
347
原创 8000次,75%!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AEM:生物质废弃物衍生硬碳作为钠电负极!
研究发现预水热调节的OLHC可以稳定基于微/介孔球形颗粒的形态,具有紧凑的堆积密度(0.72 g mL−1),并引入额外的活性位点,包括缺陷、纳米空位和表面富集的含氧官能团,这些位点显示出不均匀的表面恒流势和较低的Na+吸附活化能,从而产生富含PF6−/NaF的薄层核壳状SEI调节,具有有机-无机组成。基于此,经过水热预处理的OLHC衍生的负极(H-OLHC-1300℃)比通过直接碳化(D-OLHC-1300℃)制备的性能更优,展现出高可逆容量、优越的倍率性能、显著的循环性能以及合理的初始库仑效率。
2025-03-04 15:49:22
444
原创 巩金龙,Nature子刊!
TEM和HRTEM用于展示不同Ag负载量样品的结构(图1a、b),在10Ag/SnO2中,SnO2载体的粒径约为100 nm,EDS映射进一步证实了不同负载量的Ag/SnO2中Ag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图1c)。基于银的催化剂一直被认为是用于有氧环氧化的最活跃的工业催化剂。人们认为,银表面上适度的氧键强度对于高活性至关重要,并且亲电氧促进了环氧乙烷的形成,但C2H4在银上的吸附较弱,这会进一步阻碍电化学环氧化,正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所证明的那样,C2H4在Ag(111)上的结合能仅为0.06 eV。
2025-03-04 15:48:21
437
原创 北京化工大学卫敏/豆义波/谭天伟、西安交通大学费强,新发Angew!
由于独特的界面结构(Znδ⁺-O-Niβ⁺),所制备的Ni-ZnO催化剂优先将CO2还原为CH4,产率达到1539.1 µmol g-1 h-1,选择性达到90%。随后,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甲基微囊藻5GB1C菌株(Methylomicrobium buryatense 5GB1C)利用光催化生成的甲烷作为唯一碳源,生产蔗糖或α-法呢烯,其产量分别为96.3 mg L-1和43.9 mg L-1。首先,通过在过渡金属掺杂的ZnO(M-ZnO)上优化CO2的光催化还原,将其转化为甲烷(CH4)。
2025-03-03 17:36:28
480
原创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温州大学,新发Nature子刊!
上的铜单原子催化剂(SACs),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实验验证,深入探讨了电子金属-载流子相互作用(EMSI)对铜电子结构的调控及其在CO。对于这些催化剂,电子金属-载体相互作用(EMSI)通过Cu位点与载流子之间的电荷转移微妙地调节了Cu的电子结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最高占据轨道。)在4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70.3%的甲烷法拉第效率(FE),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降低了C-C耦合的能垒,从而促进了Al。研究发现,不同载体的EMSI显著改变了铜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CO。
2025-03-03 17:35:33
278
原创 挑战原有结论!福州大学,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准静态的Cu2O通过氧金属环(OMC)途径对环氧乙烷(EO)和乙醛(AcH)具有选择性。在本文中,作者采用实时观测与在线质谱(MS)相结合的实验操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乙烯氧化过程中Cu催化剂的行为。识别出三种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结构和状态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并在理论计算的帮助下阐明了反应途径。这些结果挑战了以往从超高真空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即金属铜将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催化剂,并强调了在实际条件下进行原位研究的必要性。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2025-03-03 17:34:22
416
原创 硕士生一作!250C/50000圈!赵东元院士/晁栋梁教授,重磅Angew!
尽管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2D cMOFs)因其固有的电导率和氧化还原活性在能源应用中具有吸引力,但缓解其长程微孔通道内受限的质量传输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成果简介在此,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晁栋梁研究员和上海大学卜凡兴副研究员等人提出了一种串联组装和刻蚀化学方法,通过双功能调节剂将垂直排列的介孔引入cMOF的微孔中。同步辐射光谱和形貌分析表明,精心设计的氨调节剂首先与Zn2+配位,在cMOF低聚物的初始自组装过程中形成缺陷,随后通过原位刻蚀启动介孔cMOFs的形成。原位光谱和理论模拟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独特的垂
2025-03-03 17:33:16
747
原创 水凝胶大佬!浙大校友龚剑萍,Nature Materials!
基于此,北海道大学龚剑萍教授、Michael Rubinstein教授团队提出通过化学键断裂触发的快速网络形成策略,实现了双网络水凝胶的自强化。该研究以“Rapid self-strengthening in double-network hydrogels triggered by bond sciss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
2025-03-03 17:31:47
943
原创 生态环境中心徐光艳/余运波,发表Nature子刊!
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随后留生态中心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0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6年10月赴东京都立大学从事为期两年的JSPS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催化学家Masatake Haruta教授,2015年聘为研究员。同时,Cu的加入提高了PdCu合金上一氧化碳(CO)的脱附能垒,从而抑制了CH2O*的分解反应。研究团队通过引入铜(Cu)来改变传统的Pd/ZnO催化剂的合金组成,形成了PdCu合金,从而优化了反应路径,提高了氢气的选择性和产率。
2025-02-28 15:58:30
529
原创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子刊!
将所制备的Y-NiMo/MoO2-x应用于天然碱性海水(3.0 M KOH+海水)的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中,在1.78 V的超低电池电压下获得1.0 A cm-2的高电流密度,并且该电解槽能够在500 mA cm-2 (25 °C)和1000 mA cm-2 (80 °C)下稳定运行24小时,突出了其工业应用潜力。最后,Y的引入也增加了MoO2-x中氧空位的浓度,不仅提高了HER过程中的有效电子转移,而且促进了*OH的解吸,从而防止活性位点阻塞效应。
2025-02-28 15:53:34
238
原创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子刊!
将所制备的Y-NiMo/MoO2-x应用于天然碱性海水(3.0 M KOH+海水)的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中,在1.78 V的超低电池电压下获得1.0 A cm-2的高电流密度,并且该电解槽能够在500 mA cm-2 (25 °C)和1000 mA cm-2 (80 °C)下稳定运行24小时,突出了其工业应用潜力。最后,Y的引入也增加了MoO2-x中氧空位的浓度,不仅提高了HER过程中的有效电子转移,而且促进了*OH的解吸,从而防止活性位点阻塞效应。
2025-02-28 15:52:43
187
原创 厉害!他,武汉理工副校长/「国家杰青」,联手奥大青年教授,发表第23篇Nature子刊!
在快速热冲击下,基于bi的金属-有机框架(Bi-MOF-TS)表现出减弱的Bi-O键,并生成微小的铋(Bi)簇。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这些簇会形成大量连续的空位,从而在周围广泛的无缺陷Bi位点上诱导出微弱的拉伸应变。利用快速热冲击处理和机械力处理,改变了基于铋的金属-有机框架(Bi-MOF)的结构,从而在广泛的非缺陷Bi位点上引入拉伸应变,显著提升了CO2还原反应(CO2RR)的性能。综上,作者通过引入拉伸应变工程,激活了惰性、无缺陷的铋(Bi)催化位点,用于高效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CO2)生成甲酸。
2025-02-28 15:51:21
488
原创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刘碧录,Science子刊!
通过利用二维TiO2的几何形状比约为1600的优势,该器件在6 × 10³伏每米的电场下精确对准,电响应灵敏度达到1.5 × 10−7 m²/V²,显著降低了传统液晶器件所需的电场强度。总之,本文报道了一种具有高电响应灵敏度的宽带隙二维TiO2液晶(LC),该液晶能够在10−3 V/m量级的超低电场下驱动,并实现可调的透光电致变色效果。基于另外两个优势——丰富的透光干涉色和无固有颜色,研究者开发了概念性的透光器件,如电干涉变色窗户,展示了其在增强隐私保护、节能和色彩美学感知方面的潜力。
2025-02-28 15:49:55
333
原创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子刊!
将所制备的Y-NiMo/MoO2-x应用于天然碱性海水(3.0 M KOH+海水)的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中,在1.78 V的超低电池电压下获得1.0 A cm-2的高电流密度,并且该电解槽能够在500 mA cm-2 (25 °C)和1000 mA cm-2 (80 °C)下稳定运行24小时,突出了其工业应用潜力。最后,Y的引入也增加了MoO2-x中氧空位的浓度,不仅提高了HER过程中的有效电子转移,而且促进了*OH的解吸,从而防止活性位点阻塞效应。
2025-02-27 17:55:07
257
原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余火根/余家国,发表AFM!
得益于上述独特位点,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对称桥联多活性位点的H2协同生产机制,即S(2+δ)-位点富集H,S-Ni-Se的热力学中性桥联位点将H从S(2+δ)-位点转移到Se(2-δ)-位点,最终H2在有利于H解吸的Se(2-δ)-位点释放。系统的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S-Ni-Se中的富电子S(2+δ)-和缺电子Se(2-δ)-实现了S-Hads和Se-Hads的反键轨道占有率和H键强度的自优化,并且S(2+δ)-和Se(2-δ)-位点之间同时产生热中性桥接位点,作为增强氢转移的介质。
2025-02-27 17:54:27
356
原创 河北大学,Nature子刊!
此外,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配备混合MOF膜的光热转换层(碳基气体扩散层,GDL),使用来自太阳光谱的红外光直接将Pd1FeOx/aUiO (H)层加热到75 °C,消除了维持膜温度的所有额外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Pd1FeOx/aUiO (H)膜在210小时内表现出恒定的PTMO选择性,并且由于MOF结构的轻微崩溃,仅在甲醇产量方面表现出轻微的衰减。结果表明,通过最大化光催化H2O2产生(Pd1)和CH4氧化(Fe1)位点的空间亲和力,可以在气固界面上增强PTMO,从而有效地规避H2O2稀释。
2025-02-27 17:53:17
463
原创 上海交大Nature子刊:I单原子具有优化电子结构,高效催化类Fenton反应
由于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内产生高活性氧物种(ROS),以过氧化单硫酸盐(PMS)为基础的高级氧化工艺(PMS-AOPs)具有易于处理、储存和运输氧化剂的特点,已成为水净化的有前途的技术。此外,在天然水体中,I-NC/PMS系统对CIP的去除效率仅受典型阴离子(即NO3-、Cl-和SO42-),阳离子(即K+、Ca2+和Mg2+)和DOM (即HA)的轻微影响,并且该系统在宽pH范围(从3.1到10.9)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CIP去除率超过95%。
2025-02-27 17:51:45
491
原创 支春义,最新Nature子刊!
没有PPGA在50次循环后,产生了衰落容量和CE。在加入PZS后,Zn||Zn对称电池分别在1 mA cm-2、1 mAh cm-2和10 mA cm-2、1 mAh cm-2下工作了362天和350天,而Zn|BZS|Zn电池在120 h内完成。利用Zn表面吸附的PPGA及其与相邻水分子氢键的有益相互作用,在25 ℃左右的ZnSO4水溶液中实现了Zn的稳定对称沉积/电镀,分别在1 mA cm-2、1 mAh cm-2和10 mA cm-2、1 mAh cm-2下运行了362天和350天。
2025-02-27 17:50:56
665
原创 大连化物所李先锋,Angew:多电子转移卤化物正极用于全固态锂电池
凭借其较好的离子导电性,LixFeXx+2系列材料同时充当活性材料和正极电解质,使得基于LixFeXx+2的无正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ASSLBs)能够成功运行,且活性材料含量超过95 wt.%。结果显示,使用95 wt.% LiFeCl3活性材料的无正极电解质ASSLBs具有446 mAh g-1的高比容量和912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超越了大多数氧化物正极材料。此外,在转化过程中形成的非晶态铁具有高活性,能催化LiX向LixFeXx+2的转化,这对于实现可逆的插层-转化反应至关重要。
2025-02-26 17:58:26
39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