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进程——do_fork()函数的实现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中的do_fork函数,它负责实现fork等系统调用。通过分析do_fork,了解如何创建新进程,包括复制父进程资源、分配进程ID、设置进程状态等。重点探讨了copy_process中的dup_task_struct、调度器的设置以及copy_xxx系列函数,特别是写时复制(copy on write)技术在进程创建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用户层的fork(),vfork(),clone()API函数在执行时,会触发系统调用完成从用户态陷入到内核态的过程,而上述函数的系统调用,最终实现都是通过内核函数do_fork()完成,本篇着重分析do_forkI()函数的实现过程。

Linux操作系统中,产生一个新的进程和产生一个新的线程对于内核来说,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资源是否共享。这里的资源包括进程地址空间,文件描述符,信号,命名空间等。由于笔者没有分析过Windows操作系统,故不能说出在上述两种操作系统环境下对于进程和线程的描述。

Linux操作系统中,通过fork系统调用将会创建一个子进程,根据子进程是否存在用户虚拟内存空间,可以将“进程”这个概念分为:

  • 用户进程,子进程完全独立于父进程,是拥有不同的资源的两个实体;
  • 用户线程,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资源,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用户虚拟地址空间;
  • 内核线程,由内核产生,内核线程不属于任意用户,不具有用户虚拟地址空间,负责执行内核指定的“特殊任务”,比如kswapd内核线程用于在内存空间不足时根据页面置换算法换出物理页面到swap分区。

接下来深入分析do_fork内核函数的相关实现:

1、代码树

do_fork()

——copy_process()

————dup_task_struct()

————检查是否超过最大进程数目

————初始新进程task_struct部分变量

————sched_fork()

——————__sched_fork()

——————设置新进程状态为TASK_RUNNING

——————设置新进程动态优先级为父进程普通优先级

——————加入新进程到一个调度器类,并更新调度器时钟

————copy_xxx

————为新进程分配pid

————设置进程组与父子进程关系

——wake_up_new_task()

————activate_task()<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