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文一诗 💪🏼
译文: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个人主页 🔥🔥
目录
引用的概念
引用是给某一变量起别名,即他是某一个变量的另一个变量,使用引用和使用原变量名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
引用的语法
数据类型 &别名 = 变量名
例如
int a = 10;
int &b = a;
#include<iostream>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a = 100;
int &b =a;
// std::string &b = a;//错误,别名必须和原变量名保持相同的数据类型。
// int &c;//错误,引用必须赋初始值
std::cout<<a<<std::endl;
std::cout<<b<<std::endl;
return 0;
}
🧐注意:
- “&”运算符不是取地址,而是表示对一个变量的引用。
- 别名必须和原变量名保持相同的数据类型。
- 引用必须初始化,不初始化会报错。
- 已经初始化的引用不可修改。
引用的应用
作函数参数
作用:函数传参时,可以利用引用的技术让形参修饰实参
优点:可以简化指针修改实参(指针通过地址传递改变实参)
#include<iostream>
//引用传递
void func1(int &a,int &b)
{
a = 50;
b = 80;
std::cout<<"函数中"<<a<<" "<<b<<std::endl;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m = 100;
int n = 40;
std::cout<<"改变前"<<m<<" "<<n<<std::endl;
func1(m,n);
std::cout<<"改变后"<<m<<" "<<n<<std::endl;
return 0;
}
输出
作函数返回值
格式:
数据类型& 函数
#include<iostream>
int h = 32;//全局变量
int& func1()
{
h+=2;
return 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temp = func1();
std::cout<<"temp: "<<temp<<std::endl;
temp = 23;
std::cout<<"h: "<<h<<std::endl;
return 0;
}
输出:
🧐函数解析:
- h为全局变量
- 函数func1返回了变量h的引用,h=h+2
- main函数中用一个引用temp变量来接收函数func1的返回值(此时全局变量h已经有了一个别名)
- 此时再访问temp变量就相当于访问全局变量h。
- 由于temp变量就是全局变量h,所以对temp赋值就相当于对全局变量赋值。
不能返回局部变量的引用
#include<iostream>
int& func1()
{
int h=2;
h+=2;
return 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temp = func1();
std::cout<<"temp: "<<temp<<std::endl;
return 0;
}
编译报错(局部变量被返回)
输出:
🧐解释:
因为函数内定义的变量是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的引用不能被返回,因为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和函数一样,当函数执行完之后,这个局部变量的内存会被系统回收,此时如果使用该返回值的话,程序会崩溃。具体原因可以在下文引用的本质中理解。
函数调用作为左值
如果函数做左值,那么必须返回引用
#include<iostream>
//引用传递
int& func1(int &a,int &b)
{
a = 50;
b = 80;
std::cout<<"函数中a,b "<<a<<" "<<b<<std::endl;
return b;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m = 100;
int n = 40;
std::cout<<"改变前m,n "<<m<<" "<<n<<std::endl;
int& temp = func1(m,n);
std::cout<<"改变后m,n "<<m<<" "<<n<<std::endl;
std::cout<<"返回值temp "<<temp<<" "<<std::endl;
temp = 30;
std::cout<<"n的值 "<<n<<" "<<std::endl;
func1(m,n) = 199;
std::cout<<"n的值 "<<n<<" "<<std::endl;
return 0;
}
输出:
🧐函数解析:
- 首先定义了局部变量m和n
- 然后定义了一个参数和返回值都为引用的函数func1
对于函数func1,参数是int &a,int &b,意为可以通过修改这个参数(形参的值)来间接修改实参的值,在函数中修改了实参的值,并返回了是形参b的引用。
int& temp = func1(m,n)
在函数func1执行完成后,在函数内部已经修改了实参的值,所以m,n应为修改后的值,temp是函数返回的引用b,即在调用函数是传的第二个参数。
- 因为temp是函数返回的引用b,即b的别名,而b又是调用函数是传的第二个参数的别名n
所以对temp修改就是对n修改。所以n的值为30。
func1(m,n) = 199
函数作为左值的并不常见,但作为左值出现必须要返回引用。这段代码的本质意思是将199赋值给n。因为func1返回的是形参b的引用,199其实是赋值给了b,而b又是调用函数是传的第二个参数的别名n,所以本质意思是将199赋值给n。所以n的值为199.
😈疑问
有的人可能会问,不是说不能返回局部变量的引用吗,那在函数func1中,明显是在返回局部变量的引用阿?问的好。
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在函数func1中,函数的参数a,b确实是局部变量,但是,你可别忘了,这个参数是引用,而引用是别名,别名的话,就是他还代表别的变量,这里代表的 是m,n,而m,n是在函数main中定义的,还是局部变量啊!确实,但是程序也没报错。其实这里在main函数中的m,n的生命周期和main函数一样,而main函数的生命周期和程序的生命周期通常也是一样的,
所以虽然在func1函数返回b时,func1函数执行完成了,局部变量b应该被回收,但b代表main函数中的n,func1函数执行完成了,但main函数还未完成,即n的生命周期还未完成,当main函数执行完后,程序就执行完了,此时所有的资源已经被释放。
所以没毛病!
引用本质
引用的本质是一个指针常量
即int& a = b;转化为 int* const a = &b;
即指针的指向不能修改,但指针指向的值可以改变。
#include<iostream>
//发现是引用,转换为 int* const ref = &a;
void func(int& ref){
ref = 100; // ref是引用,转换为*ref = 100
}
int main(){
int a = 10;
//自动转换为 int* const ref = &a; 指针常量是指针指向不可改,也说明为什么引用不可更改
int& ref = a;
ref = 20; //内部发现ref是引用,自动帮我们转换为: *ref = 20;
std::cout << "a:" << a << std::endl;
std::cout << "ref:" << ref << std::endl;
func(a);
return 0;
}
输出
常量引用
格式:
const 数据类型& 变量
#include<iostream>
void func1(const int &a,const int &b)
{
// a = 50;
// b = 80;错误,不能通过形参修改实参
std::cout<<"函数中a,b "<<a<<" "<<b<<std::endl;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m = 100;
int n = 40;
func1(m,n);
// int& ref = 10;错误,引用本身是一个指针常量,所以必须给其赋一个地址
const int& ref = 10;//加入const就可以了,编译器优化代码,int temp = 10; const int& ref = temp;
// ref = 100;错误,常量引用不能修改
return 0;
}
🍎函数解析:
- 在引用前面加入const后就不能修改其值。
- 在函数的参数中使用常量引用,可以防止在函数中通过形参修改实参的误操作
- int& ref = 10
这种写法错误,因为引用本身是一个指针常量,所以必须给其赋一个地址,但是const int& ref = 10;这样写就对了。加入const,编译器优化代码,int temp = 10; const int& ref = temp;
函数
函数默认参数
函数在被定义时,可以有默认的参数,即可以给函数的参数赋一个初始值。
作用:可以在调用函数的时候,无需把所有的参数都写上,有默认参数的参数可以不传。
例如
#include<iostream>
int func1(int a ,int b = 5)
{
return a+b;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int m = 100;
int n = 40;
int res1 = func1(m);
std::cout<<"返回值1:"<<res<<std::endl;
int res2 = func1(m,n);
std::cout<<"返回值2:"<<res2<<std::endl;
return 0;
}
输出:
🍎函数解析:
上述以两种方式调用了函数func1。
- func1(m)
函数func1本来有两个参数,但是第二个参数b有初始值5,所以可以在调用函数时只传入一个参数,这个参数默认时函数声明的第一个参数。
- func1(m,n)
这个调用方法就比较常见了,所以不用啰嗦。
🔥注意:
如果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有默认值,那后面的所有参数也必须有默认值
int func1(int a = 5,int b ) { return a+b; }
这个就是错误的,因为如果b补给默认值的话,我们在使用func(m)调用他的时候,这个m会默认只给第一个参数,但是第二个参数是多少呢,显然是不对的。
函数重载
函数重载允许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处理不同类型或数量的参数,从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include <iostream>
int add(int a, int b) {
std::cout<<"int add(int a, int b)"<<std::endl;
return a + b;
}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
std::cout<<"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std::endl;
return a + b;
}
double add(int a, double b) {
std::cout<<"double add(int a, double b) "<<std::endl;
return a + b;
}
double add(double a, int b) {
std::cout<<"double add(int a, double b) "<<std::endl;
return a + b;
}
int add(int a, int b, int c) {
std::cout<<"int add(int a, int b, int c) "<<std::endl;
return a + b + c;
}
int main() {
std::cout << add(1, 2) << std::endl;
std::cout << add(1.5, 2.4) << std::endl;
std::cout << add(1, 2.4) << std::endl;
std::cout << add(1.4, 2) << std::endl;
std::cout << add(1, 2, 3) << std::endl;
return 0;
}
输出
🔥代码解析:
int add(int a, int b):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类型不同,但函数名称相同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类型不同,但函数名称相同
double add(double a, int b):函数参数的顺序不同,但函数名称相同。
int add(int a, int b, int c):函数的参数的数量不同,但函数名称相同。
在函数被调用时,会根据参数的不同来匹配正确的函数,从而实现了一个函数名来做到不同的用法。
🔥🔥个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