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串口通信基础
通信协议:物理层规定通讯系统中具有机械、电子功能部分的特性,确保原始数据在物理媒体的传输;协议层规定通讯逻辑,统一收发双方的数据打包、解包标准。
串口通讯物理层之RS-232
RS-232标准主要规定了信号用途、通讯接口和信号电平标准。如图9-1为常见的设备间串口通讯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每个设备都有一个DB9接口,通过DB9接口连接RS-232标准的串口线进行数据传输。由于通过RS-232标准传输的电平信号到达设备后,不能直接被识别,所以会通过电平转换芯片(例如MAX3232、SP3232芯片等)转换成能识别的TTL电平信号,实现通讯。
相互通讯的两个设备间,一个设备发送数据,一个设备接收数据。一般情况下,发送数据的设备称为DTE,如计算机;接收数据的设备称为DCE,如调制解调器。
串口通讯协议层
协议层规定了数据包的内容,内容包含了波特率、起始位、主体数据、校验位及停止位,双方需要约定一致的数据包格式才能正常收发数据。
- 波特率
串口异步通讯中由于没有时钟信号,所以通讯双方需要约定好波特率,即每个码元的长度,以便对信号进行解码。常见的波特率有4800、9600、115200等。
- 起始位、停止位
数据包从起始位开始,到停止位结束。起始信号用逻辑0的数据位表示,停止信号由0.5、1、1.5或2个逻辑1的数据位表示,只要双方约定一致即可。
- 有效数据
起始位之后便是传输的主体数据内容了,也称为有效数据,其长度一般被约定为5、6、7或8位长。
- 数据校验
由于在通讯过程中易受到外部干扰导致传输数据出现偏差,所以在有效数据之后加上校验位解决。校验方法有奇校验(odd)、偶校验(even)、0校验(space)、1校验(mark)及无校验(noparity)。
奇校验要求有效数据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比如一个8位长的有效数据为:01101001,此时共有4个“1”,为达到奇校验效果,校验位为“1”,最后传输的是8位有效数据加1位校验位,共9位。
而偶校验刚好相反,要求有效数据和校验位的“1”数量为偶数,则此时为达到偶校验效果,校验位为“0”。
而0校验则无论有效数据中是什么数据内容,校验位总是为“0”,1校验校验位总是为“1”。
2.串口通信校验方式
利用串口传输数据时,近距离传输还好,远距离传输由于线路长度影响,可能会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不可预知的错误,为了达到通信的稳定性,在远距离通信时一般要引入一种校验方式来去除干扰。
方便简单的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需要一位校验位,即使用串口通信的方式2或方式3(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
奇校验(odd parity):让传输的数据(包含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even parity):让传输的数据(包含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
数据和校验位发送给接受方后,接收方再次对数据中1的个数进行计算,如果为奇数则校验通过,表示此次传输过程未发生错误。如果不是奇数,则表示有错误发生,此时接收方可以向发送方发送请求,要求重新发送一遍数据。
- 优缺点
奇偶校验的检错率只有50%,因为只有奇数个数据位发生变化能检测到,如果偶数个数据位发生变化则无能为力了。
奇偶校验每传输一个字节都需要加一位校验位,对传输效率影响很大。
奇偶校验只能发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也就是说它只能告诉你出错了,但不能告诉你怎么出错了,一旦发现错误,只好重发。
虽然奇偶校验有很多缺点,但因为其使用起来十分简单,故目前仍被广泛使用。
- 应用
如何用编程确定一个字节中“1”个数的奇偶性?我们可以利用二进制数相加的特点:
0+0=0、1+0=1、1+1=0
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将一个字节的所有位相加
有奇数个“1”的字节的和为1
有偶数个“1”的字节的和为0
由此即可通过编程完成判断。实际应用中,实现方法很多,但这是相对简单的一种,这里不再赘述。
累加和校验
所谓的累加和校验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是在每次通信数据包最后都加一个字节的校验数据,这个校验字节里的数据是通信数据包里所有数据的不进位累加和。
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同样对一个数据包的数据进行不进位累加和计算,如果累加出的结果与校验位相同的话就认为传输的数据没有错误。
- 优缺点
实现起来方便简单,被广泛运用。
检错率一般,例如一个字节多1,一个字节少1,则会出现误判。
和奇偶校验一样,只能发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
另外,累加和校验的数据传输格式可以表示为:通讯数据+校验数据。这与我们之后要说的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是相同的。
循环冗余校验
CRC全称:Cyclic Redundancy Check
我们在工作中,很多场合都会用到CRC。像做视频编解码,就需要时刻校验每一帧的CRC,验证解码或者编码出来的码流是否正确。
发送码串的时候,在原始码串后面加上CRC。CRC一般有8bit,16bit,和32bit。
- 生成CRC码的基本原理
发送方通过指定的g(x)生成多项式产生CRC码字,接收方则通过该g(x)生成多项式来验证收到的CRC码字。
例如:信息字段代码为: 1011001;对应m(x)=x6+x4+x3+1
假设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对应g(x)的代码为: 11001
x4*m(x)=x10+x8+x7+x4 对应的代码记为:10110010000;
采用多项式除法: 得余数为: 1010 (即校验字段为:1010)
发送方:发出的传输字段为: 1 0 1 1 0 0 1 1 0 10
接收方:使用相同的生成码计算CRC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