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list中重复的元素去重,只保留一份

目录

场景描述:

解决办法

方法1

解决逻辑

实现

方法二

解决逻辑

实现

方法三(赶时间只要代码的到这里)

解决逻辑

关键代码


场景描述:

当含有多个list,通过对比,将所有list中,重复出现的元素只保留在一个list中。

例如:

list1: [2, 3, 4, 5]
list2: [2, 6]
list3: [4, 7, 6, 8]
list3: [4, 8]
最后得到
result1=[2, 3, 4, 5]

result2= [6]

result3= [7, 8],

result4=[]

解决办法

下列方法由代码量多到少的排列,想要最少代码解决的看最后一个方法。

主要思想:通过集合的思想,交集、并集、差集来计算。这里考虑最复杂的情况,四个集合,也就是四个list中都含有重复的元素,如图

方法1

解决逻辑

先将A取出,剩下的三个集合都去掉与A的交集,保证A的元素保留一份重复的,如图

重复这个步骤,取出集合B,将集合C、D去掉与集合B的交集:

如此,最后保证所有的集合中不再有重复的元素,且保留在某一个集合中。

实现

初始数据

Integer[] l1={2,3,4,5};
Integer[] l2={2,6};
Integer[] l3={4,7,6,8};
Integer[] l4={4,8};

List<Integer> list1=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1));
List<Integer> list2=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2));
List<Integer> list3=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3));
List<Integer> list4=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4));
// 取1与2、3、4的交集
        Collection<Integer> interList12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list1, list2);
        Collection<Integer> interList13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list1, list3);
        Collection<Integer> interList14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list1, list4);
//取2、3、4与1有交集的差集
        ArrayList<Integer> result2 = 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list2, interList12));
        ArrayList<Integer> result3 = 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list3, interList13));
        ArrayList<Integer> result4 = 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list4, interList14));
// 取2与3、4的交集
        Collection<Integer> interList23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result2, result3);
        Collection<Integer> interList24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result2, result4);
//取3、4与2有交集的差集
        result3 = 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result3, interList23));
        result4 = 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result4, interList24));

        Collection<Integer> interList34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result3, result4);
        result4 = 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result4, interList34));

最后的结果分别是result1、result2、result3、result4;

需要注意:这里的CollectionUtil来自hutool工具的依赖
导入语句如下

import cn.hutool.core.collection.CollectionUtil;

添加的依赖语句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cn.hutool</groupId>
    <artifactId>hutool-all</artifactId>
</dependency>

方法二

解决逻辑

与方法1类似,这里优化了去重的操作。初始化一个set,将要取出的集合放入set,set会自动去重,得到两个集合的并集。

将集合A的元素全部放入set,再通过set去重。此时set为空集和集合A的并集等于A的所有非重复元素

上一步将集合A取出了,接下来取出集合B,将集合B与set取交集,集合B与交集取差集,得到取出的集合B,将集合B中的元素也放入set中

上一步将集合B取出了,接下来取出集合C,将集合C与set取交集,集合C与交集取差集,得到取出的集合C,将集合C中的元素也放入set中

最后将集合D也取出。

实现

Collection<Integer> intersection12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hashSet, list2);
list2=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list2,intersection12));
hashSet.addAll(list2);
Collection<Integer> intersection3set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hashSet, list3);
list3=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list3,intersection3set));
hashSet.addAll(list3);
Collection<Integer> intersection4set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hashSet, list4);
list4=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list4,intersection4set));
hashSet.addAll(list4);

最终的结果为list1、list2、list3、list4

方法三

解决逻辑

在方法二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容器list将所有原始数据添加进去,对这个容器进行循环,最终的结果也保存在这个容器list中

关键代码

        Set<Integer> hashSet = new HashSet<>(list1);
        List<List<Integer>> ito=new ArrayList<>();
        ito.add(list1);
        ito.add(list2);
        ito.add(list3);
        ito.add(list4);
        for (int i = 1; i < ito.size(); i++) {
            Collection<Integer> intersection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hashSet, ito.get(i));
            ito.set(i,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ito.get(i),intersection)));
            hashSet.addAll(ito.get(i));
        }

完整代码

        Integer[] l1={2,3,4,5};
        Integer[] l2={2,6};
        Integer[] l3={4,7,6,8};
        Integer[] l4={4,8};

        List<Integer> list1=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1));
        List<Integer> list2=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2));
        List<Integer> list3=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3));
        List<Integer> list4=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l4));

        Set<Integer> hashSet = new HashSet<>(list1);
        List<List<Integer>> ito=new ArrayList<>();
        ito.add(list1);
        ito.add(list2);
        ito.add(list3);
        ito.add(list4);
        for (int i = 1; i < ito.size(); i++) {
            Collection<Integer> intersection = CollectionUtil.intersection(hashSet, ito.get(i));
            ito.set(i,new ArrayList<>(CollectionUtil.disjunction(ito.get(i),intersection)));
            hashSet.addAll(ito.get(i));
        }

结果都存在ito中

<think>嗯,用户现在的问题是关于在Stata中如何对同一省份、不同地区但同一年份的数据进行相加。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具体需求。他们可能有一个包含省份、地区和年份的面板数据集,想要将同一省份同一年份下的不同地区的数据汇总起来,合并成省份级别的数据。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汇总分析,比如省级的经济指标而不是地区级的。 接下来,我要回想Stata中常用的数据汇总命令,比如`collapse`,这是最直接的方法。`collapse`可以按照分组变量(这里是省份和年份)对数据进行汇总,比如求和、均值等。用户需要的是求和,所以应该使用sum函数。另外,用户可能需要保留其他变量,或者只是需要特定的变量相加,这时候要确认是否需要指定变量名。 然后,考虑用户的数据结构。假设数据中有变量province、region、year,以及需要相加的变量如gdp、population等。使用`collapse (sum) gdp population, by(province year)`会将同一省份和年份下的不同地区的gdp和人口相加,生成新的省级数据。同时,`collapse`默认会删除原始数据中的其他变量,所以如果需要保留其他变量,可能需要先处理,或者用户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提醒他们。 另外,用户可能不知道`bysort`和`egen`的组合方法,比如使用`egen total_gdp = total(gdp), by(province year)`来生成汇总变量而不改变数据结构。这对于需要保留原始数据的同时添加汇总列的情况很有用。这时候需要解释两种方法的区别,以及各自的适用场景。 还要注意用户是否有重复数据点,比如同一省份、地区、年份可能有多个观测值,这时候需要确保在汇总前数据是正确结构的,可能需要先进行或检查。此外,省份和年份是否已经正确编码为字符串或数值标签,避免因格式问题导致分组错误。 用户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分组变量中存在缺失值,导致某些观测被错误排除;变量类型不匹配,比如省份是字符串而错误地作为数值处理;或者拼写错误的分组变量名,这会导致分组不正确,甚至触发错误,比如之前提到的r(111)错误。因此,在建议解决方案之前,应该提醒用户先检查数据,确认分组变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需要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作用,让用户能够一步步跟随操作。同时,提醒用户在使用`collapse`后原始数据会被替换,建议先备份数据,或者使用`preserve`和`restore`来临时操作,避免数据丢失。可能还需要提到如何处理分类变量,如果在汇总时需要保留某些变量的特定值,可能需要额外的处理步骤,比如使用`firstnm`或者`max`函数。 总结来说,用户的真实需求是将地区级数据汇总到省级,按省份和年份分组求和。需要提供两种方法:`collapse`直接生成新数据集,以及`egen`添加汇总列,同时提醒注意事项和数据备份的要性。确保回答清晰,步骤详细,帮助用户避免常见错误。</think>在Stata中,若需将同一省份、同一年份下不同地区的数据相加(例如将地区级GDP汇总为省级GDP),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 **1. 核心命令:`collapse`** `collapse` 是Stata中用于数据聚合的核心命令,支持按分组变量(如省份、年份)对数值型变量求和。 #### **基本语法**: ```stata collapse (sum) 待汇总变量, by(分组变量1 分组变量2) ``` #### **示例**: 假设数据中包含以下变量: - `province`(省份) - `region`(地区) - `year`(年份) - `gdp`(地区GDP) - `population`(地区人口) 要将同一省份同一年份的地区GDP和人口相加: ```stata collapse (sum) gdp population, by(province year) ``` #### **执行后效果**: - 数据集将仅保留 `province`、`year` 以及汇总后的 `gdp` 和 `population` - 每个省份-年份组合仅保留一行(原地区级数据被合并) --- ### **2. 保留原始数据的方法:`egen` + `by`** 若需保留原始观测值并添加汇总值(例如新增一列“省级总GDP”),可使用 `egen` 配合 `by`: #### **语法示例**: ```stata bysort province year: egen total_gdp = sum(gdp) bysort province year: egen total_population = sum(population) ``` #### **效果**: - 新增变量 `total_gdp` 和 `total_population`,表示每个省份-年份下的总和 - 原始地区级数据保留数据集中 --- ### **3. 扩展场景与注意事项** #### **场景1:仅汇总部分变量** 若需汇总部分变量(如GDP),同时保留其他变量(如地区名称): ```stata collapse (sum) gdp (firstnm) region, by(province year) ``` - `(firstnm)` 表示保留每组中第一个非缺失的`region`值(通常用于分类变量) #### **场景2:处理缺失值** 若数据中存在缺失值(如某些地区GDP为缺失),默认情况下`sum`会忽略缺失值。若需将缺失值视为0,需先替换: ```stata replace gdp = 0 if missing(gdp) collapse (sum) gdp, by(province year) ``` #### **场景3:多层级分组** 若需进一步按其他变量分组(如同时按省份、年份和行业汇总): ```stata collapse (sum) gdp, by(province year industry) ``` --- ### **4. 操作流程示例** #### **步骤1:加载数据** ```stata use "regional_data.dta", clear ``` #### **步骤2:检查数据结构** ```stata describe // 确认变量名及类型 tab province // 查看省份分布 tab year // 查看年份范围 ``` #### **步骤3:执行汇总** ```stata collapse (sum) gdp population, by(province year) ``` #### **步骤4:验证结果** ```stata list in 1/5 // 查看前5行汇总结果 bysort province: sum gdp // 按省份检查GDP总和 ``` --- ### **5. 常见问题排查** 1. **变量不存在错误(r(111))**: - 检查变量名拼写(如 `gdp` 是否写为 `GDP`) - 使用 `describe` 确认变量是否存在 2. **分组变量重复**: - 使用 `duplicates report province year` 检查省份-年份组合是否唯一 3. **汇总结果异常**: - 检查原始数据是否存在负值或极端值(如 `browse if gdp < 0`) --- ### **6. 其他技巧** - **数据备份**:汇总前使用 `save "original_data.dta", replace` 备份原始数据 - **标签保留**:使用 `preserve` 和 `restore` 临时操作数据: ```stata preserve collapse (sum) gdp, by(province year) export excel using "province_gdp.xlsx", replace restore ``` 通过上述方法,可高效实现跨地区数据的省级汇总。根据需求选择`collapse`(生成新数据集)或`egen`(保留原始数据)策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