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使用Total函数和模2算术来比较两个比特列表,实现一个汉明距离的计算方法。并将其运行时间与其他常见版本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可以利用模2加法(异或操作在模2运算下等价),即两个二进制位相加后对2取模,结果为1表示不同,为0表示相同。代码示例如下:
HammingDistanceMod[lis1_, lis2_] := Total[Mod[lis1 + lis2, 2]]
要比较运行时间,可使用 Timing
函数,对较大数据集(如包含大量0和1的列表)进行测试。
188、将一个幸存者函数扩展为一个双参数函数,使得 survivor[n, m] 返回从 n 个人的列表开始,每隔 m 个人执行一次淘汰操作后的幸存者。
可以在原有的 RotateLeft
和 Rest
操作基础上进行修改,每次旋转 m - 1
次后移除第 m
个人。例如在 Mathematica 中可尝试如下代码:
survivor[n_, m_] := Nest[Rest[RotateLeft[#, m - 1]] &, Range[n], n - 1]
不过这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验证。
189、创建一个函数CountChange[lis],它接受一个硬币列表,并使用转换规则返回该硬币列表的货币价值。请使用纯函数式方法重写CountChange。可以考虑使用Dot、Inner或Tally。
可以提供一个使用 `Tally` 和 `Dot` 的示例实现思路。以下是可能的 *Mathematica* 代码:
```mathematica
CountChange[coins_List] :=
Dot[
Tally[coins][[All, 2]],
{.01, .05, .10, .25}[[Ordering[Union[coins], Position[Union[coins], Tally[coins][[All, 1]]]]]
]
此代码先使用 Tally
统计每种硬币的数量,再通过 Dot
计算总价值。
190、如何通过根据蛋白质参与的生物过程对顶点进行着色,扩展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可视化?
若要完成此任务,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收集每个蛋白质参与的生物过程的数据;
- 为不同的生物过程分配不同的颜色;
- 修改绘图代码,在绘制图时根据蛋白质对应的生物过程设置顶点颜色。例如在已有代码基础上,可根据生物过程数据动态调整
VertexStyle
选项的值来实现顶点颜色的设置。
191、扩展一个名为 ReplaceElement 的函数的功能,使其能够接受一个字符串列表。该函数操作的对象是一个矩阵,需要将矩阵中属于这个字符串列表的非数值元素,替换为其所在列的数值元素的均值。
可按以下思路实现:
- 首先修改
colMean
函数,使其能处理字符串列表。 - 接着修改
ReplaceElement
函数,使其调用修改后的colMean
函数。
以下是示例代码:
colMean[col_, strList_List] := Module[
{numericVals = Cases[col, _?NumberQ], meanVal = Mean[numericVals]},
Replace[col, Rule[Alternatives @@ strList, meanVal]]
];
ReplaceElement[mat_, strList_List] := Transpose[Map[colMean[#, strList] &, Transpose[mat]]]
这样, ReplaceElement
函数就能接受字符串列表作为非数值元素进行替换。
192、创建一个函数 Regular2Graph[n],该函数输出一个 n 边形的正则图,其中每个顶点的度为 2。
在 Mathematica 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创建该函数:
Regular2Graph[n_] := CycleGraph[n]
这里使用 CycleGraph[n]
函数来生成一个 $ n $ 个顶点的循环图,循环图是一个每个顶点度都为 2 的正则图。
193、使用Grid为逻辑表达式如 (A ∧ B) ⇒ C 创建一个真值表。
以下是使用 Mathematica 代码为 $(A \land B) \Rightarrow C$ 创建真值表:
Grid[
Join[
{
{"A", "B", "C", "(A ∧ B) ⇒ C"}},
Table[{a, b, c, Implies[And[a, b], c]}, {a,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