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利用第三方模块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来检查后端服务器的健康情况

本文介绍如何借助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模块实现后端服务器的健康检查,确保请求仅转发至可用服务器,提升系统稳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家都知道,前段nginx做反代,如果后端服务器宕掉的话,nginx是不能把这台realserver提出upstream的,所以还会有请求转发到后端的这台realserver上面去,虽然nginx可以在localtion中启用proxy_next_upstream来解决返回给用户的错误页面,方法在:http://www.linuxyan.com/web-server/67.html,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但这个还是会把请求转发给这台服务器的,然后再转发给别的服务器,这样就浪费了一次转发,这次借助与淘宝技术团队开发的nginx模快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来检测后方realserver的健康状态,如果后端服务器不可用,则所以的请求不转发到这台服务器。

首先去这里下载nginx的模块https://github.com/yaoweibin/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
下面是nginx打上模块补丁的安装

$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0.14.tar.gz’
$ tar -xzvf nginx-1.0.14.tar.gz
$ cd nginx-1.0.14/
$ patch -p1 < /path/to/nginx_http_upstream_check_module/check.patch
注:因nginx版本更新,1.2以上版本的nginx,补丁为check_1.2.1+.patch
$ ./configure –add-module=/path/to/nginx_http_upstream_check_module
$ make
$ make install

之后在nginx.conf配置文件里面的upstream加入健康检查,如下:

upstream linuxyan {
  server 192.168.0.21:80;
  server 192.168.0.22:80;
  check interval=3000 rise=2 fall=5 timeout=1000;
}

这里下面加的这句话我解释下,interval检测间隔时间,单位为毫秒,rsie请求2次正常的话,标记此realserver的状态为up,fall表示请求5次都失败的情况下,标记此realserver的状态为down,timeout为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
在server段里面可以加入查看realserver状态的页面

location /nstatus {
  check_status;
  access_log off;
  #allow SOME.IP.ADD.RESS;
  #deny all;
}

这个时候打开nstatus这个页面就可以看到当前realserver的状态了,
如下图:
1.2台realserver都正常的情况下

2.一台realserver故障的情况下

更多有关于此模块的信息请查阅:https://github.com/yaoweibin/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

借助淘宝技术团队开发的nginx模快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来检测后方realserver的健康状态,如果后端服务器不可用,则会将其踢出upstream,所有的请求不转发到这台服务器。当期恢复正常时,将其加入upstream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健康检查的时间间隔是毫秒级,而且可以自定义监控url,定制监控页,响应速度快,比原生的敏感度要高。 Syntax: check interval=milliseconds [fall=count] [rise=count] [timeout=milliseconds] [default_down=true|false] [type=tcp|http|ssl_hello|mysql|ajp] [port=check_port] Default: 如果没有配置参数,默认值是:interval=30000 fall=5 rise=2 timeout=1000 default_down=true type=tcp Context: upstream 该指令可以打开后端服务器健康检查功能。指令后面的参数意义是: interval:向后端发送的健康检查包的间隔,单位为毫秒。 fall(fall_count): 如果连续失败次数达到fall_count,服务器就被认为是down。 rise(rise_count): 如果连续成功次数达到rise_count,服务器就被认为是up。 timeout: 后端健康请求的超时时间,单位毫秒。 default_down: 设定初始时服务器的状态,如果是true,就说明默认是down的,如果是false,就是up的。默认值是true,也就是一开始服务器认为是不可用,要等健康检查包达到一定成功次数以后才会被认为是健康的。 type:健康检查包的类型,现在支持以下多种类型: tcp:简单的tcp连接,如果连接成功,就说明后端正常。 ssl_hello:发送一个初始的SSL hello包并接受服务器的SSL hello包。 http:发送HTTP请求,通过后端的回复包的状态来判断后端是否存活。 mysql: 向mysql服务器连接,通过接收服务器的greeting包来判断后端是否存活。 ajp:向后端发送AJP协议的Cping包,通过接收Cpong包来判断后端是否存活。 port: 指定后端服务器检查端口。你可以指定不同于真实服务的后端服务器的端口,比如后端提供的是443端口的应用,你可以去检查80端口的状态来判断后端健康状况。默认是0,表示跟后端server提供真实服务的端口一样。该选项出现于Tengine-1.4.0。 Syntax: check_keepalive_requests request_num Default: 1 Context: upstream 该指令可以配置一个连接发送的请求数,其默认值为1,表示Tengine完成1次请求后即关闭连接。 Syntax: check_http_send http_packet Default: "GET / HTTP/1.0\r\n\r\n" Context: upstream 该指令可以配置http健康检查包发送的请求内容。为了减少传输数据量,推荐采用"HEAD"方法。 当采用长连接进行健康检查时,需在该指令中添加keep-alive请求头,如:"HEAD / HTTP/1.1\r\nConnection: keep-alive\r\n\r\n"。 同时,在采用"GET"方法的情况下,请求uri的size不宜过大,确保可以在1个interval内传输完成,否则会被健康检查模块视为后端服务器或网络异常。 Syntax: check_http_expect_alive [ http_2xx | http_3xx | http_4xx | http_5xx ] Default: http_2xx | http_3xx Context: upstream 该指令指定HTTP回复的成功状态,默认认为2XX和3XX的状态是健康的。 效果: 访问:https://*****/nstatu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