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多个表。为了把不同表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必须建立表间的关系。建立表之间的关系,不仅建立了表之间的关联,还保证了数据库的参照完整性。
1.理解照完性
参照完整性是一个规则,Access使用这个规则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关系的有效性,并且不会意外地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1)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时,可以设置参照完整性:
1)来自于主表的匹配字段是主键(两个表建立一对多的关系后, "一“方的表称为主表, “多”方的表称为子表)。
2)两个表中相关联的字段都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2)使用参照完整性时要遵守如下规则:
在两个表之间设置参照完整性后,如果在主表中没有相关的记录,就不能把记录添加到子表中。反之,在子表中存在与之相匹配的记录时,则在主表中不能删除该记录。
2.创建关系
不同表之间的关联是通过主表的主键字段和子表的外键字段来确定的.
例:建立学生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表、选课表和课程表之间的关系。
(1)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2)打开:”数据库工具“——”关系“窗口,右击工作区,显示所有表
(3)系别表与学生表是一对多关系,系别为主表,学生表为子表,拖动鼠别建立关系
3.查看关系
要想查看关系,首先把所有打开的表都关闭掉。点击“数据库工具”选项卡的*关系”组中的“关系"。
4.编辑表关系
Access数据库中表的关系建立后,可以编辑现有的关系,还可以删除不再需要的关系。编辑关系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数据库工具”选项卡的“关系”组中,单击“关系“窗口。
(2)对需要编辑的关系线,进行下列一种操作来打开“编辑关系”对话框:
- 双击该关系线。
- 右击该关系线,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关系”命令。
- 单击该关系线,在“高级工具叻选项卡的“工具”组中,单击《(编辑关系)命令。
(3)在“编辑关系”对话框中修改关系,然后单击“确定“。
(4)修改后保存。
要删除一个关系,可单击关系线,然后按“Del"键,即可删除。
在建立两个表的关系时,相关联的字段不一定要有相同的名称,但必须是相同的数据类型,这样才能实施参照完整性,如果它们的数据类型不同,虽然能建立起关系,但不能实施参照完整性,因此不能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关系。
5.查看子数据表
建立了一对多关系后,在主表的数据表视图上每行记录中显示“+"号,这表明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且该表为主表。例如,在“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与“选课"表之间是一对多关系;就会在“学生”表的数据表视图中对每个“学号”记录,都可以查看“选课”表中相匹配的多个记录。
如果一个表与两个以上的表建立关系,例如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表与选课表、学生表与成绩表之间就是这样,那么在学生表中展开子数据表,自然会出现展开哪个表的问题。这是需要添加子数据表:
-
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要添加子数据表的表或查询。
-
在"开始"选项卡上的"记录"组中,单击"其它"或”更多“,指向"子数据表",然后单击"子数据表"。
-
在"插入子数据表"对话框中,选择对应于要作为子数据表插入的对象类型的 (表、查询或两者) 选项卡。
-
在 "链接子 字段"框中,单击要用作子数据表 外键 或匹配字段的字段。
-
在"链接主字段"框中,单击要用作主表或查询 主键 或匹配字段的字段,然后单击"确定"。
-
单击“确定”保存所做的更改。
-
若要显示添加到表、查询或窗体的子数据表,请单击 +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