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架构与密码学基础解析
1. 物联网安全架构
物联网安全架构是保障物联网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它基于三层或四层的物联网架构构建,包含四个安全层和两个支撑支柱。
1.1 信任与密钥管理(TKM)
信任与密钥管理是物联网安全架构中的一个垂直支撑支柱,贯穿感知层、网络层、处理层和应用层,意味着这些层都需要信任与密钥管理服务。
- 必要性 :各层提供的安全服务无法确保整个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安全。不同层的安全基于不同模型,例如感知层安全基于攻击者在通信方之外的假设,当通信方被视为可能的攻击者时,安全预期就会被打破。以移动通讯网络的网络层安全为例,虽然其采用国际标准安全技术提供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实体认证,但在移动通讯提供商内部,通信内容以明文形式存在,从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安全漏洞,源于分层安全机制。
- 作用 :信任为认证和密钥管理提供起点,基于信任假设可建立可靠的安全通信,使整个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安全服务成为可能。TKM支柱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安全服务能够贯穿物联网的不同层。例如,基于已建立的信任,物联网设备可以建立公共密钥,用于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保护,从而提供端到端的安全。
以下是TKM在物联网各层的作用示意表格:
| 物联网层次 | TKM的作用 |
| — | — |
| 感知层 | 建立信任关系,生成和管理设备密钥,保障感知数据的安全传输 |
| 网络层 | 确保网络通信中的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中间人攻击 |
| 处理层 | 对处理的数据进行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