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救济立案案件(1995-2024年)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1137916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1137916
1995年至2024年,全球贸易救济立案案件累计达7475起,其中2023年新增222起,同比增速高达96.46%[citation:7]。数据覆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主要贸易救济类型,涉及化工、金属制品、钢铁等高敏感行业。以中国为例,同期遭遇2497起调查,占全球总量的31.8%,其中化工行业占比18.1%,成为重灾区。印度、美国、欧盟是主要发起方,印度对华案件达395起,近半数集中于2014年后的“印度制造”战略时期。
该数据集包含案件唯一号、名称、类型(如反倾销、反补贴)、状态(调查中或已裁决)、立案时间、被诉国/地区、申诉国/地区及涉案行业等核心字段。例如,2024年印度对华发起的15起化工案件中,聚氯乙烯(PVC)、钛白粉等产品被单独列为调查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GTI全球贸易数据库及行业智库报告,确保权威性与时效性。
该数据对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企业市场策略调整及法律风险防控具有多重价值。政府层面可据此优化贸易谈判策略,如中国通过参与WTO规则制定应对反倾销高发问题。企业可针对性规避风险,例如化工企业通过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如万华化学的技术升级)或转移生产基地(如东南亚建厂)降低对印依赖。此外,数据还揭示行业趋势,如PVC出口受印度BIS认证和反倾销税双重制约,提示企业需提前布局认证与多元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