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利用 Multism 为图1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参数,使之正常工作,并测试 QQQ 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图1 多级放大电路图1\,多级放大电路图1多级放大电路
二、仿真电路
在Multism环境下搭建图1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参数,如图2所示。设 Q1Q_1Q1 ~ Q5Q_5Q5 为 T1T_1T1 ~ T5T_5T5,其中 NPN 型晶体管采用实际晶体管 2N2222A,其 β=296.463\beta=296.463β=296.463;PNP 型晶体管采用实际晶体管 2N3702,其 β=133.8\beta=133.8β=133.8。选取 VCC=12 VV_{CC}=12\,\textrm VVCC=12V,VEE=−9 VV_{EE}=-9\,\textrm VVEE=−9V。
图2 仿真电路及静态的测试图2\,仿真电路及静态的测试图2仿真电路及静态的测试
三、仿真内容
(1)电路参数的选择
为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大些,应使第一级的静态电流小些,设置 T1T_1T1 和 T2T_2T2 的发射极静态电流为 250250250 ~ 300300300 μA。为使电流源电流稳定,取 R1R_1R1 为 12 kΩ12\,\textrm kΩ12kΩ,T3T_3T3 基极对 VEEV_{EE}VEE电位为 7 V7 \,\textrm V7V,因而取 R3R_3R3、R4R_4R4 分别为 20 kΩ20\,\textrm kΩ20kΩ、10 kΩ10\,\textrm kΩ10kΩ。IEQ=R4R3+R4⋅(VCC−VEE)−UBEQ2R1≈263 μAI_{EQ}=\frac{\displaystyle\frac{R_4}{R_3+R_4}\cdot(V_{CC}-V_{EE})-U_{BEQ}}{2R_1}\approx263\,\textrm{μA}IEQ=2R1R3+R4R4⋅(VCC−VEE)−UBEQ≈263μA第一级的集电极电阻 R2R_2R2 可取 5.1 kΩ5.1\,\textrm kΩ5.1kΩ。为使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些,R5R_5R5 取值应大些,但是为使第二级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些,R5R_5R5 取值应小些,最后调整其值为 500 Ω500\,Ω500Ω。
为使第二级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些,R6R_6R6 取值应大些。为使第三级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最大,T5T_5T5 发射极静态电位应约为 1.5 V1.5 \,\textrm V1.5V,即电源电压的中点(VCC+VEE)/2(V_{CC}+V_{EE})/2(VCC+VEE)/2;为使输出电流较大,第三级的静态电流不能太小。根据上述原则,经多次调试,最终 R6R_6R6 取 10 kΩ10\,\textrm kΩ10kΩ,R7R_7R7 取 5.1 kΩ5.1\,\textrm kΩ5.1kΩ。
(2)静态测试结果
根据图1得下表所示 QQQ 点
管号 | IEQ(ICQ)I_{EQ}(I_{CQ})IEQ(ICQ)/mA | IBQI_{BQ}IBQ/μA | UBEQU_{BEQ}UBEQ/mV | UCEQU_{CEQ}UCEQ/V |
---|---|---|---|---|
T1T_1T1 | 0.2648 | 0.8932 | 573.451 | 12.573 |
T2T_2T2 | 0.2648 | 0.8932 | 573.451 | 11.321 |
T4T_4T4 | 1.054 | 7.877 | -0.725 | -10.104 |
T5T_5T5 | 1.909 | 14.27 | 0.631 | 11.26 |
表中 IEQ1I_{EQ1}IEQ1 和 IEQ2I_{EQ2}IEQ2 的值与估算值近似相等。
(3)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利用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可以得到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 ![]() |
图3 传递函数分析结果图3 \,传递函数分析结果图3传递函数分析结果
由于输入端为双端输出、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所以可以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A˙u\dot A_uA˙u | RiR_iRi/kΩ | RoR_oRo/kΩ |
---|---|---|
781 | 84.5 | 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