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与哈尔科夫:智能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波兰智能城市建设现状
在波兰,许多城市的居民能广泛且免费地获取公共交通服务(涵盖所有时刻表和实时行程时间)或文化活动的信息。这一举措使得“参与式预算”概念在大多数波兰城市得以有效实施,居民可提交城市投资和项目提案并申请公共资金,还能在线投票决定哪些项目获得资助,这为当地社区参与生活空间决策、城市治理和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机会。
然而,波兰城市发展也存在明显不足。尽管有诸多积极变化,但缺乏一种全面的方法,涵盖硬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适当的立法和软件因素等必要组成部分。过度的交通流量带来了严重问题,如空气污染等,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ITS 概念及其应用
为解决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TS)应运而生。ITS 在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热舒夫和比亚韦斯托克等城市已得到应用,蒂奇也正在实施。截至 2017 年,波兰城市为 ITS 相关项目拨款约 5.8 亿兹罗提,其中 5 亿兹罗提来自欧盟资金。
ITS 系统具有显著优势:
- 改善交通流量 :无需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重大改变,就能显著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 环保节能 :通过增强道路网络的交通流量,为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提供优先通行权,并应用节能解决方案,鼓励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有害汽车排放。
- 多模块功能 :ITS 系统复杂且由多个模块组成,不同模块承担不同功能。例如,部分模块为司机和乘客提供行程规划和执行所需的当前信息;部分模块保障交通使用者的安全;还有模块负责环境监测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