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8guard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8、物联网系统中内存使用攻击的缓解与分析及异构网络物理层安全研究
本博客重点研究了物联网系统中的内存使用攻击及其缓解策略,并探讨了异构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问题。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内存使用攻击对智能设备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轻量级检测与响应算法,可有效识别并缓解攻击行为。此外,研究还涉及异构网络中不同传输方案的保密性能分析,通过推导保密中断概率和模拟验证,为提高无线通信安全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14 14:45:34 · 7 阅读 · 0 评论 -
27、IoE系统中内存使用攻击的缓解与分析
本文聚焦于IoE系统中智能设备面临的内存使用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检测算法,通过实时监测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线程时间等关键指标,有效识别攻击行为。实验基于树莓派和Arduino平台,验证了该算法在资源受限设备中的适用性和检测能力。研究为IoE设备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7-13 10:42:15 · 10 阅读 · 0 评论 -
26、非负矩阵分解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非负矩阵分解(NMF)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学教育管理领域的潜力。通过实验验证,NMF 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无结构的文本数据,将其降维并聚类为具有可解释性的主题。研究使用 NIPS 数据集进行实验,展示了 NMF 在提取主题及其关键词方面的鲁棒性,并讨论了其在越南教育管理中的潜在应用。文章还分析了影响 NMF 性能的关键因素,如数据质量、主题数量选择和计算资源需求,同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算法改进、多模态融合及实际应用场景的扩展。原创 2025-07-12 14:48:39 · 9 阅读 · 0 评论 -
25、射频能量收集NOMA异构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保密卸载研究
本研究针对存在被动窃听者的下行链路射频能量收集(RF EH)非正交多址(NOMA)异构移动边缘计算(Het-MEC)网络,提出了基于NOMA的能量-保密4阶段卸载协议(NOLES),以满足系统在延迟时间、能量和安全方面的需求。通过推导安全成功计算概率(SSCP)的精确闭式表达式,并分析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调整时间切换比、功率分配系数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同时增加无线电站发射功率和带宽也有助于提升安全性与效率。原创 2025-07-11 09:58:58 · 7 阅读 · 0 评论 -
24、通过死锁预测增强云计算中的负载均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死锁预测的负载均衡算法(DPA),通过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虚拟机资源使用情况,以避免死锁并提升云计算环境的响应性能。DPA算法结合历史数据预测资源需求,动态选择资源使用最小的虚拟机进行请求分配,从而实现高效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大量用户请求时,DPA在平均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方面优于传统算法。该研究为未来云计算环境中更智能、安全的资源调度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10 15:50:42 · 6 阅读 · 0 评论 -
23、云计算中的智能MQTT协议与负载均衡死锁预测
本文探讨了云计算和物联网领域中的两项关键技术:基于MQTT的智能通信协议(MQTT-CB)和利用死锁预测优化资源分配的负载均衡算法。MQTT-CB通过预测重传数据包和动态调整代理数量,增强了传统MQTT协议的可扩展性和智能化水平,适用于分布式环境。死锁预测算法则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和CloudSim仿真环境,有效提升了云计算中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性能。文章还回顾了相关研究,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潜力。原创 2025-07-09 15:10:07 · 5 阅读 · 0 评论 -
22、基于云的智能 MQTT 协议:MQTT - CB 深度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云的智能MQTT协议(MQTT - CB),通过实时调整代理数量,提高物联网通信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文章详细解析了其网络架构、系统模型、仿真环境以及性能评估结果,展示了MQTT - CB在不同发布速率下的动态适应能力。利用LSTM模型预测网络流量,MQTT - CB控制器模块能够动态创建或删除代理,从而在保持低延迟的同时降低CPU和内存消耗。实验结果显示,该协议在多种网络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分布式物联网通信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08 14:09:58 · 4 阅读 · 0 评论 -
21、物流运输移动机器人模糊PD控制与智能MQTT协议研究
本文探讨了物流运输移动机器人的模糊PD控制策略以及智能MQTT-CB协议在物联网通信中的应用。针对物流机器人控制,分析了手动控制模式(MCM)和自动控制模式(ACM)的工作原理,并重点研究了ACM中模糊P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验效果。在物联网通信方面,详细介绍了MQTT-CB协议的系统架构、智能动态调整机制及其优势,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其性能优越性。文章总结了两项技术的应用价值,并展望了未来改进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7-07 10:43:01 · 4 阅读 · 0 评论 -
20、基于深度学习与PCA的SCA检测及物流运输移动机器人模糊PD控制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两个领域:基于深度学习与主成分分析(PCA)的心脏性猝死(SCA)检测算法,以及物流运输移动机器人的模糊PD线跟随控制方法。在SCA检测方面,采用CUDB和VFDB数据库的ECG数据,结合PCA降维与CNN、LSTM模型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基于PCA和CNN的方法具有最优性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在机器人控制方面,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调整参数的模糊PD控制器,提升了差速驱动物流运输机器人在参考线方向快速变化时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并实现了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之间的便捷切换。两种方法分别在医疗诊断和自动化物流原创 2025-07-06 16:38:01 · 7 阅读 · 0 评论 -
19、基于变分量子电路的神经网络与心脏骤停检测算法
本文探讨了基于变分量子电路(VQC)的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以及结合深度学习与主成分分析(PCA)的心脏骤停(SCA)检测算法。通过构建混合量子-经典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特征,并由VQC完成分类任务,在MNIST数据集上取得了良好准确率。同时,针对心脏骤停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PCA降维和CNN分类的检测算法,实验结果显示其具备高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文章展望了量子计算与经典机器学习结合的技术前景,以及SCA检测算法在未来医疗场景中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07-05 14:47:50 · 6 阅读 · 0 评论 -
18、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与量子混合机器学习模型研究
本文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策略,并结合量子混合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了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交流侧控制器和直流侧电压稳定方案,通过Lyapunov函数分析系统稳定性,并采用滑模控制减少抖振影响。在量子机器学习方面,提出了将经典卷积神经网络与变分量子电路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在MNIST数据集上验证了其分类精度和潜力。同时,文章分析了该领域在未来NISQ设备时代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原创 2025-07-04 10:03:14 · 4 阅读 · 0 评论 -
17、FLASH 与 PMSM 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本文探讨了FLASH面部地标检测方法和PMSM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FLASH结合热图回归与形状拟合,在300W和WFLW数据集上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鲁棒性,尽管在处理大姿态、遮挡和模糊情况时仍有局限性。同时,研究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的PMSM速度控制策略以及BQ-ZSI中的DCV峰值控制方法,以提升电动汽车应用的效率和稳定性。未来改进方向包括引入更多面部先验信息优化FLASH方法,以及通过智能算法和硬件协同设计提升PMSM控制策略的性能。原创 2025-07-03 09:40:14 · 4 阅读 · 0 评论 -
16、FLASH:融合主动形状模型与热图回归的面部特征点检测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面部特征点检测方法FLASH,该方法融合了主动形状模型和热图回归技术。通过设计基于Resnet的全卷积网络骨干生成高质量热图,并结合softmax-argmax层定位特征点位置,同时利用多任务损失函数联合优化坐标和形状信息。在300W和WFLW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FLASH在面部特征点检测任务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泛化能力,适用于驾驶员监控、表情分析等实际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02 12:44:34 · 5 阅读 · 0 评论 -
15、多模态语音情感识别与边缘计算分布式学习性能分析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语音情感识别与边缘计算分布式学习的性能表现。在多模态语音情感识别方面,提出的方法通过多头注意力融合机制显著提升了未加权准确率(UA)和加权准确率(WA),分别达到79.96%和80.66%,尽管模型复杂度较高但性能优势明显。同时,在手写数字数据集(MNIST)上分析了边缘计算中不同分布式学习方法的表现,包括无卸载、全卸载、分割计算和联邦计算,结果表明在理想条件下全卸载效果最佳,而实际有噪声环境下分割计算和联邦计算更优。最后,文章给出了针对不同场景选择合适方法的流程及操作建议,旨在提升系统的鲁原创 2025-07-01 10:39:03 · 5 阅读 · 0 评论 -
14、面部皮肤状况检测与多模态语音情感识别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两种前沿技术:面部皮肤状况检测和多模态语音情感识别。针对面部皮肤检测,介绍了基于FastAI和CNN的FaSkare系统,分析了其优势、局限性及实验结果;在语音情感识别方面,探讨了SERVER和3M-SER等多模态方法的原理与性能对比,并展望了这两项技术在未来美容护理、医疗保健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6-30 15:25:58 · 3 阅读 · 0 评论 -
13、移动设备定位与面部皮肤状况检测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移动设备定位技术和 FaSkare 面部皮肤状况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应用。移动设备定位技术采用雷达系统和傅里叶变换,实现了高精度室内定位,理论距离分辨率可达 2.7 mm。FaSkare 系统基于 FastAI 和卷积神经网络(CNNs)构建,结合 TFLearn 提升准确性,提供快速且有效的面部皮肤分析与护肤建议,实验结果显示其平均检测时间约为 0.2 s,整体准确率为 75%。文章还对比了两项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它们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场景。原创 2025-06-29 11:39:08 · 7 阅读 · 0 评论 -
12、基于小区扇区化的室内多移动设备精确定位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小区扇区化的室内多移动设备精确定位方法,旨在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6G)对厘米级室内定位的需求。通过结合联合通信与感知(JRC)系统原理以及FMCW雷达技术,提出利用基站和集成雷达的移动设备之间的单基地和双基地雷达测量,并通过反向投影实现高精度定位。为解决多设备定位中的模糊问题,引入了小区扇区化策略和散射体的优化布局。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扇区划分下的有效性,同时实际实验也展示了其可行性。这种方法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色,还为未来6G的高级用例提供了重要支持。原创 2025-06-28 11:59:11 · 4 阅读 · 0 评论 -
11、毫米波和室内多移动设备定位技术:波束优化与定位方法
本文探讨了毫米波系统中的波束优化与室内多移动设备定位技术。重点介绍了两种高效的波束优化算法:惩罚优化(PO)算法和交替下降轮次(ADR)算法,这两种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总和速率。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基于小区扇区化的室内定位方法,为多移动设备的同步精确定位提供了可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的算法性能,并讨论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及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7 14:54:06 · 6 阅读 · 0 评论 -
10、双 RIS 系统中 GM 速率优化与毫米波混合波束赋形设计
本文探讨了双RIS系统中的几何均值(GM)速率优化问题以及毫米波混合波束赋形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信号传输模型并采用交替下降迭代算法,对波束赋形向量和反射元件相位进行联合优化,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总结了多用户毫米波下行链路通信中最大化总速率(SR)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成果与局限性。仿真实验验证了双RIS系统中GM下降算法在避免零速率分配、提高系统速率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混合波束赋形技术在克服毫米波大路径损耗问题上的优势。研究表明,这些技术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有效推动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发展。原创 2025-06-26 11:49:37 · 6 阅读 · 0 评论 -
9、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策略
本文探讨了两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策略。第一部分研究了基于NOMA和双接入点的移动边缘计算(MEC)网络性能,比较了NOMA-MEC和OMA-MEC协议的系统成功计算概率(SCP),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提出了双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系统中反射系数和波束成形的联合设计方法,通过优化算法提升用户速率的公平性。文章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为不同场景下的无线通信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策略。原创 2025-06-25 09:55:45 · 5 阅读 · 0 评论 -
8、无线通信数据库与RF能量采集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性能分析
本文介绍了无线通信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一是基于OAI平台构建的多维高精度无线通信数据库,通过毫秒级数据采集和LSTM与DQN算法优化视频比特率自适应调整,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质量;二是结合NOMA与RF能量采集技术的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模型,通过提出的四阶段NOMA-MEC协议和性能分析,展示了其在多用户、低延迟场景中的性能优势。研究还对比了NOMA-MEC与OMA-MEC协议的性能,探讨了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行为表现,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优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24 10:33:00 · 6 阅读 · 0 评论 -
7、移动边缘计算与无线通信数据库技术剖析
本文深入剖析了移动边缘计算中的任务卸载框架及其在物联网网络中优化端到端延迟的应用。同时,探讨了无线通信数据库的构建与研究背景,并介绍了基于OAI平台的实际部署方法。通过构建高精度、多维度的数据集,支持RAN切片资源预测和视频比特率自适应调整等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提升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显著优势。最后,总结了相关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其在未来多领域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6-23 10:16:56 · 5 阅读 · 0 评论 -
6、移动边缘计算的联合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
本文研究了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中联合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的问题,旨在通过优化传输功率、任务卸载比例以及计算资源分配,最小化用户设备(UE)之间的最坏情况端到端(e2e)延迟。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交替优化(AO)的解决方案,结合凸规划和迭代算法,在满足多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资源管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延迟方面表现优异,并能够适应不同的任务复杂度和MEC服务器数量变化。原创 2025-06-22 14:10:14 · 5 阅读 · 0 评论 -
5、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内容分发网络SECTO问题优化
本文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辅助内容分发网络中的SECTO(Simultaneous Caching, Energy, an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问题。通过建立通信、容量、存储和能量消耗的系统模型,将SECTO问题分解为WCS和STP两个子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文章详细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实现步骤、参数设置以及性能评估方法,展示了其在最大化内容交付容量的同时最小化飞行距离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在准确性和时间复杂度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并能够在不同的存储和能量约束原创 2025-06-21 12:20:32 · 6 阅读 · 0 评论 -
4、网络管理与无人机辅助内容交付网络优化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网络管理中的不同场景模拟分析,包括高度拥塞、节点故障和瞬态错误场景,并深入研究了无人机辅助内容交付网络(UAV-CDN)的优化方法。通过建立UAV-CDN模型与解决存储和能量感知的缓存和轨迹优化(SECTO)问题,提出采用遗传算法来平衡准确性和时间复杂度,以提升内容交付容量并最小化飞行距离。最后,展望未来在6G和人工智能背景下UAV-CDN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6-20 09:38:23 · 6 阅读 · 0 评论 -
3、基于 SNMP 的网络管理系统集成智能代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SNMP 的网络管理系统集成智能代理(i-SNMP),通过在路由器旁边部署智能代理,利用 SNMP 协议从地理上分散的服务器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而帮助路由器做出更智能的决策。项目在 OPNET Modeler 中构建以太网局域网环境,模拟多种流量和故障场景,实现了 i-SNMP 代理和 SNMP 管理器的功能。通过 SNMP 消息交换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路由器状态,识别网络异常,检测拥塞、设备故障和瞬态错误等网络问题。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规模的网络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监控和故原创 2025-06-19 10:19:07 · 6 阅读 · 0 评论 -
2、智能农业解决方案:智能灌溉与安全保障
本博客介绍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智能农业解决方案,用于实现精准的自动灌溉调度。通过部署在树莓派4上的两个Transformer模型分别预测下一小时的土壤湿度和天气状况,系统可动态更新灌溉计划以适应环境变化。同时,为了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支持量子时代安全级别的端到端加密与认证机制,涵盖从传感器设备到云端的数据传输保护。实验结果表明,Transformer模型在准确性和效率上优于传统LSTM模型,并且提出的加密方案在多种硬件平台上表现良好,具备良好的实用性与扩展性。未来将在实际原创 2025-06-18 09:04:13 · 5 阅读 · 0 评论 -
1、9th EAI国际工业网络与智能系统会议亮点及智能农业解决方案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9th EAI国际工业网络与智能系统会议(INISCOM 2023)的主要亮点,并重点介绍了其提出的智能农业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深度学习技术与安全机制,通过Transformer模型预测天气和土壤湿度,实现高效的自动灌溉;同时采用AES 256-bit、HMAC及CRYSTALS-Kyber等技术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文章还展示了系统架构、实验结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智慧农业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6-17 09:18:55 · 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