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语言:特性、应用与实践
1. 脚本语言概述
脚本语言主要用于控制和协调其他软件组件。尽管其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解释型语言,但在学术计算机科学领域曾未受到太多关注。随着对程序员生产力的重视以及万维网的诞生,脚本语言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度和受欢迎程度都大幅增长。商业开发者和开源社区都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脚本语言很可能在21世纪主导编程领域,而传统编译语言则更多地被视为专用工具。
与传统语言相比,脚本语言更注重灵活性和表达丰富性,而非单纯的运行时性能。其常见特性包括批处理和交互式使用、表达简洁、无需声明、简单的作用域规则、灵活的动态类型、易于访问其他程序、强大的模式匹配和字符串操作,以及高级数据类型。
2. 脚本语言的历史发展
脚本语言的历史发展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命令解释器(即shell程序)以及随后的文本处理和报告生成工具开始追溯。特别关注了“Bourne again” shell(bash)以及Unix工具sed和awk。此外,还提到了数学和统计等特殊领域,脚本语言在这些领域广泛用于数据分析、可视化、建模和模拟。如今,脚本语言主要应用于三个领域:“胶水”(协调)应用、配置和扩展,以及万维网脚本编程。
3. 常见脚本语言及其应用
语言 | 特点 | 应用场景 |
---|---|---|
Perl | 通用脚本语言中最受欢迎的之一,广泛用于报告生成、胶水应用和服务器端(CGI)网页脚本编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