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技术原理讲解

快照技术是一种记录数据在特定时间点状态的技术,常用于备份和数据恢复。它分为物理拷贝和逻辑拷贝,前者管理简单但占用空间大,后者节省空间但对数据损坏无能为力。快照技术有三种形式:基于文件系统式、子系统式和卷管理器/虚拟化式。在线数据恢复和提供额外访问通道是快照的主要作用。常见的快照类型包括即写即拷和分割镜像快照,它们各有优缺点。快照的应用包括冷快照、暖快照和热快照,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快照是一种基于时间点的数据拷贝技术,它的目的在于能够记录出某一个时刻的数据信息并将其保存,如果之后发生某些故障需要数据恢复的时候,可以通过快照来将数据恢复到之前时间点的状态,而该时间点之后的数据都会丢失。备份系统是快照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当备份软件需要备份某些不能停止运行的关键业务的时候,利用快照技术可以将某时间点的所有数据信息保存并备份,不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  快照技术分为两类:物理拷贝和逻辑拷贝,物理拷贝就是对原始数据的完全拷贝;逻辑拷贝就是只针对发生过改变的数据进行拷贝。两种拷贝技术虽然都能够将数据恢复到某一个时间点,但是其也各有有缺点:  物理拷贝的优点是管理简单,不需要监控目标数据的状态,直接将所有数据拷贝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且可以作为数据备份直接保存起来。它的缺点是需要最大的存储空间,需要和目标数据一样大的空间才能将其完全拷贝下来。  逻辑拷贝的优点就是节省空间,一般来说,经常发生改变的数据只占所有数据的20%-30%,这样逻辑备份可以节省出70%左右的存储空间。但是逻辑备份也有它的缺点,因为它只是保存了发生改变的数据,所以如果目标数据发生损坏的话,快照也无能为力。当前文件系统和备份软件流行的写入时拷贝技术(copy on write)就是属于逻辑拷贝。

随着存储应用需求的提高,用户需要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保护,快照就是在线存储设备防范数据丢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开始支持这项功能。

越来越多的存储设备支持快照功能,在这些产品的资料中宣传了各自快照技术的优势,有的是快照数量多,有的是占用空间小。那么,究竟什么是快照技术?主要有哪些类型?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快照的定义与作用

SNIA(存储网络行业协会)对快照(Snapshot)的定义是: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