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我们进行测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复杂场景覆盖不全(比如分布式系统)、偶发缺陷难以复现、自动化测试维护成本激增、跨团队协作阻力等。
在我们遇到上述的挑战时,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解决问题上”,而是“识别→拆解→解决→预防”闭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重点突出三步:技术层面(根因分析工具链)、协作层面(如何争取资源)、认知层面(心态调整)。特别要强调“复现”这个测试核心痛点,因为90%的阻塞性问题都卡在这里。
在测试过程中遇到重大挑战(如复杂缺陷难以复现、需求模糊、时间紧迫等)是常态,克服这些挑战需要系统性思维和灵活的策略。
一、精准定位问题根源
拆解复杂问题
用「5 Why分析法」追溯根源(连续问为什么,直到找到本质原因)。
现象:自动化测试脚本频繁失败
→ Why? 页面元素定位失效
→ Why? 前端频繁重构未同步通知测试
→ 根因:缺乏开发-测试的变更同步机制
复现问题技巧
搭建独立测试环境(用Docker隔离依赖)
记录完整操作日志(用Charles/Fiddler抓包)
尝试边界值/异常路径(如网络延迟、高并发场景)
二、突破技术瓶颈的策略
三、化解协作困境的实战方法
需求模糊时
快速原型验证:用Postman模拟API交互/Python脚本生成伪数据,与产品经理确认场景
制定决策树:列出所有可能分支,标注风险点要求产品签字确认
开发测试对立时
提供可量化证据:录制缺陷视频/Git提交记录截图
引入质量门禁:SonarQube卡点代码合并,用客观规则替代争论
四、资源不足的破局之道
时间压缩场景
风险驱动测试法:
优先测试A+B+C交集区域
自动化急救方案:用Selenium IDE录制关键路径,虽难维护但可快速覆盖冒烟测试
人力短缺时
建立知识库:用Confluence记录常见缺陷模式,新人按图索骥
众包测试:使用TestFlight/Utest等平台分发测试任务
五、心态调整与持续进化
建立反脆弱机制
每次重大故障后召开「无责复盘会」,输出检查清单(Checklist)
【支付超时问题事后清单】
✅ 模拟银行回调延迟≥30s
✅ 验证订单状态机超时回滚逻辑
✅ 监控MQ积压告警阈值设置
技术债管理
每轮测试预留20%时间偿还技术债(如重构flaky测试用例)
推动建立自动化测试健康度指标(用例稳定性≥95%)
测试人员应建立「预防-应对-优化」的闭环思维,将每个挑战转化为提升团队能力的契机。建议定期进行「测试成熟度评估」,对标TMMi(测试成熟度模型集成)标准,持续优化测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