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文章介绍了Simulink官方给的模板,随着学习得不断加深,对程序框图每部分充分理解,发现这个模板中开环阶段采用的是VF强拖,这样启动阶段的动态响应不是很好,因此本人着手于改进代码将开环阶段升级为IF强拖+开闭环切换。下面分别介绍在开环角度和电压控制量的设置。
(1)开环角度
原代码中开环的角速度是直接给定的,由参考速度积分获得角度。
博主参考了
永磁同步电机流频比(I/F)控制及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_电机if控制_小师兄1995的博客-CSDN博客
的仿真思路,首先设计斜坡速度信号,由角速度累加得到角度值,将角度信号输出给电流Park变换和电压Park反变换环节。
(2)开环电压信号
在原始代码中开环使用恒定Vq、Vd,其中Vq置零,Vd为给定参考值,这个可以使给定的d’q‘电压落后于dq坐标系90°,使转子更容易拖入同步转速。
由于博主将上一节中启动时的角度减去了90°,所以也起到了加速拖入同步转速的效果。而在电压信号输出中,程序仍然采用电流闭环,下图给出了由Iq生成Vq的程序框图,可以看到在启动阶段,程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