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 运维工作流自动化的重要性
1.1 摆脱重复工作
在 IT 运维领域,存在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比如日常的系统巡检,需要运维人员逐个查看服务器的各项指标,像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情况、磁盘空间等,每次操作步骤都基本相同;还有软件的安装与更新,在多台设备上部署同一软件或者进行版本升级时,往往要重复输入同样的命令、配置同样的参数;另外,像日志文件的备份与清理,也是按照固定的周期、固定的流程去执行。
这些重复性工作不仅耗时,而且极易让运维人员在长时间的操作中产生疲劳,进而导致效率低下,出错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而工作流自动化的出现,就像是给运维人员配备了一位得力的助手。通过编写自动化脚本或者运用专业的自动化工具,能够把这些重复性任务进行封装,按照预设的规则自动执行。
例如,利用 Ansible 这样的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在进行多台服务器的软件安装时,只需编写好对应的 Playbook(剧本)文件,定义好要安装的软件名称、版本以及相关配置等内容,然后就可以让 Ansible 自动在目标服务器上完成安装操作,运维人员无需再一台一台地手动去操作,从而得以从这类繁琐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如系统架构优化、故障深层次排查等更有价值、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当中去。
1.2 提升整体效率
工作流自动化在 IT 运维中对于提升整体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以往人工执行运维任务时,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否出现疏忽等。而通过自动化来执行任务,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以服务器的部署为例,如果采用手动部署的方式,从操作系统的安装、各种依赖环境的搭建,再到具体业务应用的配置,整个流程下来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中间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比如配置参数填错,还得重新检查和修改,进一步耽误时间。
但要是运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像 Jenkins 结合相关的脚本,就可以事先将整个部署流程梳理清楚,把每一个步骤都通过代码或者配置的形式固定下来。当需要部署新的服务器时,只需触发自动化任务,工具就能快速准确地按照既定流程完成从基础环境搭建到应用上线的所有操作,原本需要几个小时的工作可能在几十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就能搞定。
再比如在日常的监控告警方面,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收集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运行数据,一旦发现指标超出预设的阈值,能够立即自动发出告警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尝试进行一些初步的修复操作,如重启某个服务等。这样就能保障业务更加顺畅地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让 IT 运维可以更及时、更高效地应对各种情况,为企业的业务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二、IT 运维工作流自动化的优势
2.1 降低成本
在企业的 IT 运维工作中,成本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因素,而工作流自动化在降低成本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自动化能够减少人力需求。传统的 IT 运维模式下,很多基础且重复性的工作都需要人工手动去完成,比如服务器的日常巡检、软件的常规更新等,这就要求配备较多的运维人员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通过实施工作流自动化,借助如 Ansible、Puppet 等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许多重复性任务可以按照预设的流程自动执行,原本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仅需少数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即可,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其次,自动化可以降低人为错误带来的损失。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疏忽、误操作等情况,像配置参数填写错误、命令执行失误等,这些错误有时可能会导致系统故障、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后续的修复工作往往还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成本。但自动化运维是按照预先编写好且经过测试的脚本和规则来执行任务,能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极大地减少了因人为失误而产生的损失,间接为企业节省了开支。
例如,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未实现自动化运维之前,日常运维工作繁重,需要大量运维人员投入精力,而且时不时会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引发故障,带来不小的损失。后来引入了自动化运维体系,不仅减少了运维人员数量,人力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因人为错误导致的故障也大幅减少,在 IT 运维方面的总体开支明显降低。
2.2 提高生产率
对于 IT 运维来说,工作流自动化是提升生产率的有力 “武器”。
以往依靠手动来完成运维工作时,效率往往会受到诸多限制。因为不同运维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同,而且长时间重复同样的操作容易产生疲劳,进而影响工作速度。但实现自动化后,几乎无需手动进行繁琐的操作,只要触发相应的自动化任务,系统就能快速准确地执行。
以软件部署为例,手动部署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配置环境、安装软件、进行各种参数设置等,而运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如 Jenkins 结合相关脚本),可以提前将整个部署流程梳理并固化下来,当需要部署新的软件或者更新版本时,只需简单启动自动化任务,原本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半天的工作,在几十分钟内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率。
并且,自动化还能缩短周转时间,使得每天可处理的工作量得以增加。比如在处理故障工单时,自动化的监控告警系统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初步定位,然后自动触发相应的修复流程或者通知相关运维人员,减少了问题排查和响应的时间,让整个运维工作的周转变得更加快速高效,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更多的运维任务,整体生产率也就得到了显著提升。
2.3 保障系统高可用
在当今数字化业务高度依赖 IT 系统的环境下,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至关重要,而工作流自动化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方面,自动化运维可以通过设置自动保存和恢复机制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比如在数据库运维中,利用自动化工具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且可以预设策略,当检测到数据库出现异常或者数据丢失等问题时,能自动从备份中恢复数据,快速让系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故障导致的系统停机时间。
另一方面,全天候的监控也是自动化运维保障系统高可用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收集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各个层面的运行数据,不间断地监测各项关键指标,如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网络带宽等。一旦指标超出预设的阈值,系统会立即发出告警信息,提醒运维人员及时介入处理,甚至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自动尝试进行一些修复操作,比如重启服务、切换备用节点等,从而有效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为业务提供支持,降低因系统故障造成的业务损失。
例如,一些电商平台在大促活动期间,业务流量巨大,对系统的可用性要求极高。通过实施自动化运维,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及时处理各种潜在风险,保障了在活动期间系统稳定运行,几乎没有出现过长时间的停机情况,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购物体验,也保障了企业的业务收益。
2.4 增强系统可靠性
人为因素在传统的 IT 运维过程中往往是导致系统出现可靠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运维人员在执行相同任务时,可能因为理解的差异、操作的习惯等,出现操作不一致的情况,而且人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疲劳、疏忽,进而引发错误操作,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而工作流自动化则消除了这些人为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