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DHCP服务是局域网网络协议,可自动为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及相关网络配置信息。其工作原理包括发现、提供、请求、确认四个阶段,有自动、动态、手动三种IP地址分配方式。它简化网络管理、有效利用IP地址资源、便于网络扩展和变更,配置文件常为/etc/dhcp/dhcpd.conf ,包含子网、地址范围、网关、DNS服务器、租约期限等参数,广泛应用于企业办公网络、校园网络、公共场所无线网络等场景。
一、实验环境
本实验在VMWare虚拟机软件上进行,安装的Linux系统为CentOS 9,宿主机为Windows 11。
CentOS 网络采用NAT模式
二、实验内容
(一)安装DHCP服务器
1.配置IP地址
选择一台已经安装好Linux 的服务器,确认其已安装了TCP/IP 协议,首先设置服务器自己TCP/IP 协议的配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DHCP 服务器本身的IP地址必须是固定的,也就是其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数据必须是静态分配的。
首先点击屏幕右上角的按钮,依次选择【有线 已连接】–【有线设置】打开网络设置
接下来点击齿轮按钮进入网络设置,选择ipv4,选择为【手动】方式,为CentOS分配一个静态的地址
注意:要和NAT网络的地址在同一网段内,网关地址可以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的NAT模式中查看,一般默认为192.168.X.2
设置完后点击【应用】,打开命令行测试虚拟机是否能连上网。
2.DHCP服务程序的安装
(1)查看是否安装了DHCP: yum list installed |grep dhcp
没有返回的结果表示本机中没有安装dhcp服务器
(2)通过YUM下载DHCP服务:yum -y install dhcp-*
(3)配置模板文件,首先要把模板配置文件复制为主配置文件dhcpd.conf。先将工作目录切换到/etc/dhcp目录:cd /etc/dhcp
,随后将/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文件复制为dhcpd.conf文件到当前目录下:cp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 dhcpd.conf
,提示是否覆盖时,选择是。
如果提示文件不存在,请将sample改成example,不同版本的dhcp文件名可能存在差异,博主下载的dhcp服务使用的example
(二)配置DHCP服务器
(1) 配置DHCP,自己选择相应的地址池等参数。例如:网段选择192.168.X.0(根据自己虚拟机的网段来决定),子网掩码选择255.255.255.0,默认网关选择192.168.X.2,地址池选择192.168.X.200~240,DNS服务器选择223.5.5.5和8.8.8.8,保留地址自定义。
提示:使用编辑器打开配置文件,博主这里使用VIM编辑器
配置文件中有各种从简单到难的配置例子,如果觉得太烦可以直接全部删掉,然后进行配置,博主这里选择全部删掉自己配置。
如果配置参数没有写在特定的一个网络内,则代表是全局配置(即对没有配置这些参数的网络起作用),如下面的域名服务器的配置、默认租约时间、最大租约时间等。
这个则是使用 “local7” 这个日志工具(或称为日志设施)来发送相关日志消息。
接下来配置网络,各个参数含义都注释在旁边
提示:博主在hardware ethernet 的MAC地址后面忘记了一个分号会导致服务出错,请加上!!!
(2)查看、关闭、启动DHCP服务器
查看:systemctl status dhcpd
关闭:systemctl stop dhcpd
启动:systemctl start dhcpd
重启:systemctl restart dhcpd
提示:修改配置参数后,必须重新启动服务才生效
如果要将DHCP服务设置为开机启动,则设置
systemctl enable dhcpd
(三)客户端的配置
(1)因为使用的是虚拟机在VMWare平台上,所以需要先关闭VMWare为虚拟机自带的DHCP服务,在菜单中选择【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选中当前虚拟机的网络模式(NAT模式),取消勾选“使用本地DHCP服务将IP地址分配给虚拟机(D)”,然后点击确定。
(2)启动另一台虚拟机作为客户端,博主采用Win10。测试DHCP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使用ipconfig /all命令查看DHCP的IP地址否是为配置的Linux服务器的地址。
注意:两台虚拟机需要在同一网络模式下。
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整个 DHCP 服务器配置及客户端测试的实验流程,帮助实验者掌握 DHCP 相关操作与验证方法,深入理解其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