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基本原理及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基本原理,包括公有IP、私有IP和地址池的概念。NAT主要有静态NAT、动态NAT和NAPT三种类型,其中NAPT是最常见的转换方式。NAT的实现方式包括全锥NAT、地址限制性锥NAT、端口限制性锥NAT和对称NAT。NAT的应用包括数据包伪装、负载平衡和端口转发等,确保内网安全和资源共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NAT基本原理及应用

一、关于NAT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rnet工程任务组)标准,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现在Internet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内部私有IP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可以认为,NAT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公网地址不足的问题。
二、名词理解
2.1公有IP
公有IP也叫全局地址,是指合法的IP地址,它是由NIC(网络信息中心)或者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地址,对外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局部地址,是全球统一的可寻址的地址。
2.2私有IP
私有IP也叫内部地址,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因特网分配编号委员会(IANA)保留了3块IP地址作为私有IP地址: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2.3地址池
地址池是由外部地址组合而成,当内部网络通过地址转换到达外部网络时,将会在地址池中选择某个IP作为数据包的源IP,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用户外部地址,提高访问外部网络能力。
三、分类
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 NAT)、动态地址NAT(Pooled 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Port-Level N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3.1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