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这六个阶段为:
一、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比较关键的是分析师和客户沟通时的理解能力与交互性。弄清用户需求然后提出关于“系统目标与范围的说明”,提交用户审查和确认。一方面在于把待开发的系统的目标以明确的语言描述出来,另一方面从经济、技术、法律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二、需求分析
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全部需求。明确客户需要的是什么,软件做成什么样子,需要有哪几项功能。这个过程,要产出需求规格说明书。
三、软件设计
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四、软件编码
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五、软件测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性。
测试工程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
六、运行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ningmengban」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ningmengban/article/details/742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