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 使用教程 –以KS22为例
IAR 版本:
1 新建立一个工程
1.1打开IAR ,如果之前已经建立过工程想新建立一个工程,那么按照如下操作:
1.2 新建一个工程:
1.3 新建一个空的工程,或者可以选择其他的,其他的会加一些主函数,其实没多大区别;
1.4设置工程路径,以及工程的名字xxxx.ewp文件,并且点击保存
1.5 如下图:新建立好一个工程:
2 工程设置:
2.1 设置工程文件夹,即工程组:
如下图:添加文件就是直接添加一个源码文件,而添加group就是增加一个文件夹,不同文件夹里面放不同的源码文件
同时文件夹下面还能继续创建下级文件夹。
这里我们可以先创建2个文件夹:
2.2添加启动文件:
startup_MKS22F12.s
system_ MKS22F12.h
system_ MKS22F12.c
MKS22F12.h 芯片头文件,定义芯片寄存器地址 中断向量号等
以及内核头文件:
Core_cm4.h
这些文件我是从NXP官网下载了一个DEMO,然后从里面搜索到的。
2.3工程配置
2.3.1:如下图:
2.3.2:设置单片机型号:
2.3.3 设置下载调试器:
以及如下图所示:
添加预处理文件的相对路径:(视具体情况)
然后点击OK
2.4 其他配置:
3 操作:
3.1 编译:
3.2 下载:
4 degbug & release :
新建工程的时候,这里有个debug & release 的切换
Debug :调试模式,编译含有比较多的调试信息,不会做过多的优化
Release :发布模式,则会进行更高级的优化,尽量不在调试的时候用
不过debug 切换到release的时候,如果是第一次切换,那么所有的工程配置需要重新做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