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J1:你在一个大型平台型产品中担任产品负责人,发现不同业务线的产品决策互相挤占首页或核心入口资源,导致内部冲突加剧。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各业务线协同并兼顾整体效率?
问题背景
- 平台型产品通常包含多个业务线或子产品,每条业务都想争夺重要入口(如首页轮播、Tab栏、导航等),以获取更多曝光;
- 因资源有限,业务线之间产生冲突或“内耗”,互相抱怨“入口不够”。
- 需要产品负责人制定协调机制,确保平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谁声音大谁拿资源。
示范思路
- 明确平台整体目标和优先级
- 在公司或平台层面确定核心 KPI、主要增量来源:是拉新、营收、留存、还是某个战略新业务?
- 依照关键指标的贡献度,为各业务线分配大致的曝光权重。
- 建立公开透明的“资源位评审”
- 定期(如每周/每两周)召开一次资源位评审会,各业务线提交需求:为何需要首页入口?能带来哪些指标提升?
- 由平台产品团队或管理层综合评估产出、投入、时效性等维度,做统一分配。
- 探索智能/动态分发
- 如果技术允许,可做个性化推荐或智能分发,让不同用户看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业务模块,减少人工争夺;
- 同时设定基础曝光池,保证各业务都有一定最小量的流量。
- 数据驱动的排期和复盘
- 每个资源位使用周期结束后,必须提交实际效果数据进行复盘;
- 对于实际贡献差的业务线,下一轮可能会被调低优先级。
- 保证各业务线的沟通和合作
- 除了抢入口,也可探讨产品整合、互相导流、联合活动的可能性,形成多赢;
- 如果公司已有 OKR 机制,可以让各业务线在更高的目标下协作,而不是各自为政。
案例示例
- 背景:一家综合性电商 App,内含超市、服装、美妆、数码等业务线,每条线都想在 App 首页获得长期 Banner 位置。结果内部经常互相抱怨,无法达成共识。
- 过程:
- 平台产品负责人带领制定“首页资源位评审规则”,每周五各业务线提交目标及预估产出;
- 一次评审会里,超市业务主打“新品首发”,预计能带来短期 GMV;美妆则提出“品牌联合促销”,长期看品牌溢价更高;
- 通过综合评估,超市业务先获得本周末重点 Banner 48 小时,美妆线获得下周工作日 3 天主推位;
- 同时开始研究对用户做个性化展示:经常买生鲜的用户更多看到超市品类;对美妆偏好用户则突出美妆促销;
- 定期复盘,若某业务实际数据没达成目标,则在后续排期里调低其优先级。
- 结果:通过资源评审和数据跟踪,业务线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拍脑袋抢位置”,而是基于实际贡献争取曝光。平台整体效率和业务协同显著提升。
问题 J2:你负责一款健康管理 App,团队一直注重功能建设,但运营团队指出:用户对健康资讯、社区互动需求也很强。你如何在功能为主的产品中融合内容与社区元素,以提升活跃与留存?
问题背景
- 产品最初主要满足用户记录健康数据(如体重、运动、睡眠),功能导向很强;
- 运营团队发现大量用户在社交媒体或第三方平台讨论健康心得,希望在 App 内也提供资讯、社区、互动等内容;
- 产品经理需平衡“工具属性”与“社区内容”间的衔接,让用户在一个平台既能记录管理,也能获得信息与社交支持。
示范思路
- 分析核心用户需求与使用场景
- 哪些人仅想要快速记录数据就退出?哪些人希望有“专业知识+社群鼓励”?
- 辨别用户类型,看看社区/内容功能对哪部分人最有价值。
- 聚焦内容与社区“差异化”
- 与市面上已有的健康科普或大而全的论坛相比,App 自身的社区或资讯板块如何突出特色?
- 可能定位于“专业医生/营养师指导”“减肥打卡圈子”“跑步社群”等。
- 合理的内容入口与运营
- 在用户完成记录或打卡后,推荐相关主题文章、帖子;
- 设置可分享打卡成果至社区,与其他用户互相激励、交换经验。
- 社区版块的管理与激励
- 需要版主或运营人员维护高质量内容,鼓励用户发帖分享健康成果;
- 可设置积分、等级或勋章,激励用户持续互动。
- 数据跟踪与反馈
- 观察社区功能上线后,用户的停留时长、回访率是否上升;
- 收集内容偏好、话题热度,持续优化推送和活动策划。
案例示例
- 背景:某健康管理 App 在记录跑步、卡路里消耗等功能上做得很完善,但用户往往记录完就退出,活跃度难以提高。
- 过程:
- 产品团队与运营团队讨论,发现很多用户实际上渴望“跑步圈子”或“饮食计划分享”,但原 App 缺乏社区功能;
- 决定在记录完跑步后,引导用户进入一个“跑者社区”,看到别人的跑步成果、路线、打卡;可点赞评论;
- 同时上线健康科普文章,每日推送 1~2 篇,由营养师或跑步达人原创,结合运营活动(如“21天减脂挑战”);
- 建立社区积分体系,用户活跃发帖或每日打卡可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小福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