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超时重传次数

TCP是可靠的,发送数据必须要收到对方的ACK,如果没有收到对发送数据的ACK,TCP就会重传;
sudo sysctl -a|grep retries查看TCP重传有关的内核参数值:
TCP重传相关的内核参数

建立连接后的重传:超时重传,或者快速重传,如果收到三个冗余ACK,则表明极有可能数据丢失,则重传,此时拥塞窗口减半,如果没有收到三个冗余ACK,但是超时了,也重传,此时拥塞窗口变为1。但是重传也是有一定次数的,由tcp_retries2决定,Linux下默认是15次,每次重传还会设定一个超时时间,最后重传了15次或者超时了则直接关闭连接。
建立连接时的重传:当第一次握手后,没有收到SYC+ACK报文时,会超时重传,次数由TCP_SYN_RETRIES决定,默认是6,6次后直接关闭;当第二次握手后,没有收到ACK时,则服务器重传SYN+ACK报文,重传次数由TCP_SYNACK_RETRIES决定。默认是5。
四次挥手中的重传:第一次挥手后,客户端进入FIN_WAIT1状态,如果没有收到来自服务器的ACK,则超时重传,重传次数由TCP_ORPHAN_RETRIES决定,其值为0,代表重传8次,收到第二次挥手的ACK后,客户端进入FIN_WAIT2状态,服务器可能数据还没有发送完,进入CLOSE_WAIT状态,但由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连接已经关闭,不可能一直等待服务器(等待其发送FIN报文),因此,也有一个超时时间 TCP_FIN_TIMEOUT,默认是60S,即60S后,若是服务器还不关闭(发送FIN),则客户端直接关闭。如果服务器发送了FIN,进入LAST_ACK,此时客户端收到,发送ACK,进入TIME_WAIT,等待2MSL,如果服务器没有收到ACK,则重传,重传次数是TCP_ORPHAN_RETRIES,超过这个次数直接关闭,在客户端的2MSL时间内,如果收到FIN,则发送ACK,再次2MSL等待,如果没收到(说明服务器已经收到ACK,可以安全地关闭连接了),则2MSL后关闭客户端的连接。为什么要等2MSL:一方面,服务器在LAST_ACK下等待客户端的ACK,超时则重传,一方面重传的报文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到达客户端,MSL是maximum-segment-lifttime.一般超时时间<=MSL,则设置2MSL可以确保如果ACK丢了肯定会收到服务器重传的FIN,另一方面:2MSL后,所有的报文肯定就失效了,这样的话,可以确保旧的报文不会影响到新的连接。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TCP超时重传机制的原理及解决方案。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TCP的基本工作原理,尤其是可靠传输的部分。TCP通过确认机制和重传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超时重传是其中一个关键机制。 接下来,用户可能想知道超时重传的具体原理。这里需要解释当发送方发送数据后,会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ACK),就会重传数据。这个超时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呢?我记得这里涉及到RTT(往返时间)的计算,可能还要提到动态调整RTO(重传超时时间)的算法,比如Jacobson算法,用来适应网络的变化。 然后是关于解决方案,用户可能遇到了网络延迟或丢包的问题,想知道如何优化。解决方案可能包括快速重传、SACK(选择性确认)、动态调整RTO,还有拥塞控制机制比如慢启动和拥塞避免。需要结合引用的内容,比如引用[1]提到的滑动窗口协议,引用[3]讨论的超时对性能的影响,以及引用[2]中的重试次数和连接重置的情况。 还要注意引用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引用[4]提到的MSS和拆包问题,虽然和重传不直接相关,但可能影响传输效率。引用[5]提到的接收缓冲区,可能涉及到流量控制和窗口管理,这也是影响重传的因素之一。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解释原理和解决方案。可能还需要生成相关问题,比如如何确定RTO、快速重传如何工作、超时重传对性能的影响等。同时,要检查是否所有数学公式和独立公式都正确使用了$和$$符号,比如计算RTO的公式可能需要用LaTeX格式。 最后,确保引用正确,每个引用标注在对应的位置,比如在提到多次重试失败后断开连接时引用[2],讨论超时对性能的影响时引用[3],滑动窗口部分引用[1]。</think>### TCP超时重传机制原理及解决方案 #### 一、TCP超时重传原理 1. **基础机制** TCP通过滑动窗口协议实现可靠传输[^1]。发送方每发送一个数据段后,会启动**重传定时器**(Retransmission Timer),若在超时时间(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内未收到接收方的确认(ACK),则触发重传该数据包。 2. **超时时间计算** RTO基于**往返时间(RTT)**动态调整,典型算法如Jacobson公式: $$ \text{RTO} = \text{SRTT} + 4 \times \text{RTTVAR} $$ 其中$ \text{SRTT} $为平滑RTT,$ \text{RTTVAR} $为RTT的方差估计。 3. **重传触发条件** - 定时器超时未收到ACK[^3]。 - 多次重传失败(如默认尝试$3$次后)会触发连接重置[^2]。 #### 二、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1. **超时导致性能下降** - **问题**:传统超时机制可能因RTO设置不合理,导致网络吞吐量降低。 - **解决方案**: - **快速重传**:收到$3$个重复ACK时立即重传,无需等待超时。 - **SACK(选择性确认)**:允许接收方明确告知丢失的数据包范围,减少冗余重传。 2. **网络拥塞加剧** - **问题**:超时重传可能误判拥塞,触发拥塞控制机制(如将窗口降为$1$个MSS[^4])。 - **解决方案**: - **动态RTO调整**:结合实时RTT测量优化公式参数。 - **拥塞控制算法改进**:如BBR算法替代传统AIMD(加性增乘性减)。 3. **接收端处理延迟** - **问题**:接收方缓冲区溢出或处理延迟可能导致ACK延迟[^5]。 - **解决方案**: - **窗口缩放(Window Scaling)**:扩大接收窗口上限。 - **延迟ACK策略**:合并多个ACK减少报文数量。 #### 三、应用示例 ```text 发送方发送Seq=1的数据包 启动RTO定时器(初始为1秒) ↓ RTO超时未收到ACK ↓ 重传Seq=1的数据包 调整RTO为2秒(退避算法) ↓ 若再次超时,重复直至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