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热修复及插件化原理

1.前言

热修复一直是这几年来很热门的话题,主流方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微信Tinker的dex文件替换,另一种是阿里的Native层的方法替换。这里重点介绍Tinker的大致原理。

2.类加载机制

介绍Tinker原理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类加载机制。

我们编译好的class文件,需要先加载到虚拟机然后才会执行,这个过程是通过ClassLoader来完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亲委派模型:

  • 1.加载某个类的时候,这个类加载器不会自己立刻去加载,它会委托给父类去加载
  • 2.如果这个父类还存在父类加载器,则进一步委托,直到最顶层的类加载器
  • 3.如果父类加载器可以完成加载任务,就成功返回,否则就再委派给子类加载器
  • 4.如果都未加载成功就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

作用:
1.避免类的重复加载。
比如有两个类加载器,他们都要加载同一个类,这时候如果不是委托而是自己加载自己的,则会将类重复加载到方法区。
2.避免核心类被修改。
比如我们在自定义一个 java.lang.String 类,执行的时候会报错,因为 String 是 java.lang 包下的类,应该由启动类加载器加载。

JVM并不会一开始就加载所有的类,它是当你使用到的时候才会去通知类加载器去加载。

3.Android类加载

当我们new一个类时,首先是Android的虚拟机(Dalvik/ART虚拟机)通过ClassLoader去加载dex文件到内存。
Android中的ClassLoader主要是PathClassLoaderDexClassLoader,这两者都继承自BaseDexClassLoader。它们都可以理解成应用类加载器。

PathClassLoader和DexClassLoader的区别:

  • PathClassLoader只能指定加载apk包路径,不能指定dex文件解压路径。该路径是写死的在/data/dalvik-cache/路径下。所以只能用于加载已安装的apk。

  • DexClassLoader可以指定apk包路径和dex文件解压路径(加载jar、apk、dex文件)

当ClassLoader加载类时,会调用它的findclass方法去查找该类。
下方是BaseDexClassLoader的findClass方法实现:

public class BaseDexClassLoader extends ClassLoader {
   
   
...

    @UnsupportedAppUsage
    private final DexPathList pathList;

    ...

     @Override
    protected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首先检查该类是否存在shared libraries中.
        if (sharedLibraryLoaders != null) {
   
   
            for (ClassLoader loader : sharedLibraryLoaders) {
   
   
                try {
   
   
                    return loader.loadClass(nam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gnored) {
   
   
                }
            }
        }
        //再调用pathList.findClass去查找该类,结果为null则抛出错误。
        List<Throwable> suppressedExceptions = new ArrayList<Throwable>();
        Class c = pathList.findClass(name, suppressedExceptions);
        if (c == null)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cnfe =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
                    "Didn't find class \"" + name + "\" on path: " + pathList);
            for (Throwable t : suppressedExceptions) {
   
   
                cnfe.addSuppressed(t);
            }
            throw cnfe;
        }
        return c;
    }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DexPathList的findClass实现:

 public DexPathList(ClassLoader definingContext, String librarySearchPath) {
   
   
...
    /**
     * List of dex/resource (class path) elements.
     * 存放dex文件的一个数组
     */
    @UnsupportedAppUsage
    private Element[] dexElements;

...

    public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List<Throwable> suppressed) {
   
   
     	 //遍历Element数组,去查寻对应的类,找到后就立刻返回了
        for (Element element : dexElements) {
   
   
            Class<?> clazz = element.findClass(name, definingContext, suppressed);
            if (clazz != null) {
   
   
                return clazz;
            }
        }

        if (dexElementsSuppressedExceptions != null) {
   
   
            suppressed.addAll(Arrays.asList(dexElementsSuppressedExceptions));
        }
        return null;
    }
...
}

4.Tinker原理

  • 1.使用DexClassLoader加载补丁包的dex文件
  • 2.通过反射获取DexClassLoader类的pathList,再次通过反射获得dexElements数组。
  • 3.获取加载应用类的PathClassLoader,同样通过反射获取它的dexElements数组。
  • 4.合并两个dexElements数组,且将补丁包的dex文件放在前面。
    根据类加载机制,一个类只会被加载一次,DexPathList.findClass方法中是顺序遍历数组,所以将补丁的dex文件放在前面,这样bug修复类会被优先加载,而原来的bug类不会被加载,达到了替换bug类的功能(补丁包中的修复类名、包名要和bug类相同)
  • 5.再次通过反射将合并后的dexElements数组赋值给PathClassLoader.dexElements属性。
    加载类时,Dalvik/ART虚拟机会通过PathClassLoader去查找已安装的apk文件中的类。

Ok,这样就替换成功了,重启App,再调用原来的bug类,将会优先使用补丁包中的修复类。
为什么要重启:因为双亲委派模型,一个类只会被ClassLoader加载一次,且加载过后的类不能卸载。

代码实现

接下来我们动手撸一个乞丐版的Tinker。
首先我们写一个bug类。

package com.baima.plugin;

class BugClass {
   
   
    public String getTitle(){
   
   
        return "这是个Bug";
    }
}

接着我们新建一个module来生成补丁包apk。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