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测试发现开发的管理系统存在XSS攻击问题,查找了下资料
简介
跨站脚本(英语:Cross-site scripting,通常简称为:XSS)是一种网站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攻击,是代码注入的一种。它允许恶意用户将代码注入到网页上,其他用户在观看网页时就会受到影响。这类攻击通常包含了HTML以及用户端脚本语言。
XSS攻击通常指的是通过利用网页开发时留下的漏洞,通过巧妙的方法注入恶意指令代码到网页,使用户加载并执行攻击者恶意制造的网页程序。这些恶意网页程序通常是JavaScript,但实际上也可以包括Java,VBScript,ActiveX,Flash或者甚至是普通的HTML。攻击成功后,攻击者可能得到更高的权限(如执行一些操作)、私密网页内容、会话和cookie等各种内容。
背景和现状
当网景(Netscape)最初推出JavaScript语言时,他们也察觉到准许网页服务器发送可执行的代码给一个浏览器的安全风险(即使仅是在一个浏览器的沙盒里)。它所造成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用户同时打开多个浏览器视窗时,在某些例子里,网页里的片断代码被允许从另一个网页或对象取出数据,而因为恶意的网站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尝试窃取机密信息,所以在某些情形,这应是完全被禁止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浏览器采用了同源决策——仅允许来自相同域名系统和使用相同协议的对象与网页之间的任何交互。这样一来,恶意的网站便无法借由JavaScript在另一个浏览器窃取机密数据。此后,为了保护用户免受恶意的危害,其他的浏览器与伺服端指令语言采用了类似的访问控制决策。
XSS漏洞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大量的网站曾遭受XSS漏洞攻击或被发现此类漏洞,如Twitter[1],Facebook[2],My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