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论模型
1. 模型背景
排队论发源于上世纪初。当时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发明了自动电话,以适应日益繁忙的工商业电话通讯需要。这个新发明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即通话线路与电话用户呼叫的数量关系应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久久未能解决。1909 年,丹麦的哥本哈根电话公司 A.K. 埃尔浪( ( Erlang) ) 在热力学统计平衡概念的启发下解决了这个问题。
2. 模型介绍
- 由于顾客到达和服务时间的随机性,现实中的排队现象几乎不可避免;
- 排队过程,通常是一个随机过程,排队论又称 “ 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
3. 排队 系统的 要素
- 顾客输入过程;
- 排队结构与排队规则;
- 服务机构与服务规则;
4. 顾客 输入过程
- 顾客源( ( 总体) ) :有限/ / 无限;
- 顾客到达方式:逐个/ / 逐批 ;( 仅研究逐个情形) )
- 顾客到达间隔:随机型/ / 确定型;
- 顾客前后到达是否独立:相互独立/ / 相互关联;
- 输入过程是否平稳:平稳/ / 非平稳;( ( 仅研究平稳性) )
5. 排队 结构与排队规则
- 顾客排队方式:等待制/ / 即时制( ( 损失制 );
- 排队系统容量:有限制/ / 无限制 ;
- 排队队列数目 : 单列/ / 多列;
- 是否中途退出 : 允许/ / 禁止;
- 是否列间转移 : 允许/ / 禁止;
( ( 仅研究禁止退出和转移的情形) )
6. 服务 机构与服务规则
- 服务台( ( 员) ) 数目; ; 单个/ / 多个;
- 服务台( ( 员) ) 排列形式; 并列/ / 串列/ / 混合;
- 服务台( ( 员) ) 服务方式; 逐个/ / 逐批 ;( 研究逐个情形) )
- 服务时间分布; 随机型/ / 确定型;
- 服务时间分布是否平稳: 平稳/ / 非平稳 ;( 研究平稳情形) )
7. 服务台( ( 员) ) 为顾客服务的顺序:
- 先到先服务( ( FCFS);
- 后到先服务( ( LCFS);
- 随机服务;
- 优先服务;
8. 到达间隔和服务时间典型分布
- 泊松分布 M ;
- 负指数分布 M ;
- k k 阶爱尔朗分布 E E k k ;
- 确定型分布 D D ;
- 一般服务时间分布 G G ;
9. 排队模型示例
—— M/M/1 , M/D/1 , M/ Ek /1 ;
—— M/M/c, M/M/c/∞ /m ,
—— M/M/c/N/∞
对于M /M /1 模型有如下公式
µ: 单位时间服务的顾客数,平均( 期望) 服务率;
λ: 单位时间前来的顾客数。
Ls :队长 ,系统中的顾客数(n)期望值
Lq:排队长 ,系统中排队等待服务的顾客数; 期望值记为Lq
Ws:逗留时间:—— 指一个顾客在系统中的全部停留时间 为 期望值,记为 Ws
Wq: 等待时间: —— 指一个顾客在系统中的排队等待时间为 期望值,记为 Wq
Ws=Wq + E[ 服务时间]
s : 服务台数目
服务强度:ρ = λ/sµ
M/M/1 模型
某医院急诊室同时只能诊治一个病人,诊治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每个病人平均需要 15 分钟。病人按泊松分布到达,平均每小时到达3 3 人。试对此排队队系统进行分析。
解: 对此排队队系统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