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与https有什么区别,https攻击要如何防护

我们在浏览网站时,在网址的前面经常会看到http// 或者https//的显示。同样是http,加了s与不加s是有什么区别,加了s又有哪些用处。
http,中文叫做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是基于 TCP/IP 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它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服务器什么样的消息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响应。http使用的端口为80端口,连接简单是无状态的,被抓包会导致信息泄露,有安全风险。
https,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在http的基础上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https 在http 的基础下加入SSL,https的安全基础是 SSL,因此加密的详细内容就需要 SSL。 https存在不同于http的默认端口及一个加密/身份验证层(在http与tcp之间)。这个系统提供了身份验证与加密通讯方法。https所使用的是443端口,有在浏览器与服务器直接进行了加密通信,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劫持的问题。
在面对网站常见的CC攻击时,https走的是加密443端口,数据都是被加密的,相比与http,难以分别正常流量与恶意流量。直接使用服务器机房防火墙较难以防御。针对https 443端口的攻击,一般是接入高防CDN防护。可以对443端口进来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能够准确检测区分正常流量和恶意流量,然后自动识别攻击特殊,匹配相应的防护。

<think>我们正在讨论端口安全(PortSecurity)和自动防御(Auto-Defend)两种安全机制的区别。用户希望从网络设备配置的角度理解它们的不同。根据引用内容,我们可以这样分析:1.**端口安全(PortSecurity)**:-主要针对二层MAC地址的安全控制,防止MAC地址泛洪攻击、非法设备接入等。-通过绑定端口的MAC地址(静态绑定或动态学习)并限制学习数量来工作。当出现违规(如未绑定的MAC接入、MAC地址数量超过限制)时,端口会被置为error-down状态(引用[3]提到攻击者发送大量未知源MAC数据包导致MAC表溢出,端口安全可防止此类攻击)。-配置命令通常包括设置最大MAC数量、绑定MAC地址、违规处理动作(如shutdown、restrict等)。2.**自动防御(Auto-Defend)**:-主要保护设备的CPU资源,防止控制平面被过多的异常流量(如ARP泛洪、ICMP攻击等)淹没(引用[1]提到触发端口防攻击可能是由于短暂的ARP涌动,这是设备CPU自我保护的过程)。-通过采样检测端口上的攻击报文(如ARP、ICMPv6等),当超过阈值时,自动将端口置为error-down状态(引用[2]提到IPv6防攻击,去使能某些ICMPv6报文接收以增强安全)。-配置命令包括开启auto-defend、设置采样间隔、触发后的处理(如自动恢复时间)。**核心区别**:-**防护对象不同**:-端口安全:保护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防止二层攻击。-自动防御:保护设备CPU,防止控制平面过载(三层及以上攻击或异常流量)。-**触发机制不同**:-端口安全:基于MAC地址学习规则(绑定、数量限制)。-自动防御:基于报文速率阈值(如单位时间内某类报文数量超过阈值)。-**配置命令不同**:-端口安全:在接口视图下配置(如`port-securityenable`)。-自动防御:在系统视图下全局配置(如`auto-defendenable`)。**协同工作**:两者可以同时启用,无冲突。例如:-端口安全处理MAC层攻击(如MAC泛洪)。-自动防御处理针对CPU的攻击(如ARP欺骗、ICMP重定向攻击)。当端口因端口安全违规被关闭时,自动防御不会介入;反之亦然。**配置示例对比**:```bash!端口安全配置(接口视图)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1port-securityenableport-securitymax-mac-num5port-securityprotect-actionshutdown!违规时关闭端口!自动恢复(全局视图)error-downauto-recoverycauseport-securityinterval300!自动防御配置(系统视图)auto-defendenableauto-defendattack-packetsample-interval60!采样间隔60秒auto-defendthreshold100!设置触发阈值!配置自动恢复(全局视图)error-downauto-recoverycauseauto-defendinterval120```**总结表格**:|特性|端口安全(PortSecurity)|自动防御(Auto-Defend)||--------------|-------------------------------|--------------------------------||**防护层级**|二层(MAC层)|三层及以上(控制平面)||**主要目标**|防止MAC欺骗、泛洪|保护CPU免受异常流量冲击||**配置位置**|接口视图|系统视图||**触发条件**|MAC地址违规|报文速率超过阈值||**典型应用**|绑定合法设备MAC|抑制ARP/ICMP攻击|引用说明:-引用[1]解释了auto-defend的作用(包括应对ARP涌动)[^1]。-引用[2]说明IPv6防攻击(属于auto-defend范畴)[^2]。-引用[3]描述MAC地址表溢出攻击(端口安全可防御)[^3]。相关问题:1.如何配置端口安全以阻止MAC地址表溢出攻击?2.auto-defend的阈值设置依据是什么?3.当端口同时触发端口安全和auto-defend时,哪个机制优先生效?</think>### 端口安全(Port Security) Auto-Defend(攻击防御)核心区别详解 #### 1. **防护目标不同** | **机制** | **防护目标** | **典型场景** | **引用依据** | |----------------|---------------------------------------|--------------------------------------------|-------------| | **端口安全** | 保护二层MAC地址表完整性 | 防止MAC泛洪攻击、非法设备接入、MAC地址漂移 | [^3] | | **Auto-Defend**| 保护设备控制平面CPU资源 | 防御ARP泛洪、ICMPv6攻击、协议报文冲击 | [^1][^2] | > **关键区别**: > - 端口安全是**数据平面**防护(MAC层) > - Auto-Defend是**控制平面**防护(CPU资源) --- #### 2. **触发机制对比** **端口安全触发条件**: ```mermaid graph LR A[端口收到数据包] --> B{检查MAC} B -->|未绑定MAC| C[触发违规] B -->|MAC数量超限| C B -->|MAC端口跳变| C C --> D[端口error-down] ``` **Auto-Defend触发机制**: ```bash # 配置示例 auto-defend enable auto-defend attack-packet sample-interval 60 # 采样周期 auto-defend threshold 1500 # 报文阈值 ``` - **采样周期**:每60秒统计报文量(可调)[^1] - **阈值触发**:当协议报文(如ARP/ICMPv6)超过阈值即判定为攻击[^2] - **瞬时涌动**:即使短暂ARP泛洪也会触发(非持续攻击)[^1] --- #### 3. **防御手段差异** | **特性** | 端口安全 | Auto-Defend | |------------------|----------------------------------|--------------------------------| | **动作类型** | 关闭物理端口 | 限速或关闭端口 | | **影响范围** | 单端口 | 可全局或指定端口 | | **防御焦点** | MAC地址学习机制 | CPU资源保护 | | **典型配置** | `port-security max-mac-num` | `auto-defend protocol` | | **恢复方式** | 需手动或定时恢复 | 支持自动恢复(`error-down auto-recovery`) | > **案例**: > - ICMPv6攻击防护需在Auto-Defend中单独配置协议过滤[^2] > - MAC泛洪攻击必须通过端口安全防御[^3] --- #### 4. **配置命令对比** **端口安全基础配置**: ```bas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security enable port-security max-mac-num 5 # 限制MAC数量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sticky # 动态绑定MAC ``` **Auto-Defend典型配置**: ```bash # 全局启用 auto-defend enable # 指定防护协议 auto-defend protocol arp icmpv6 # 设置采样周期和阈值 auto-defend attack-packet sample-interval 30 auto-defend threshold 1000 # 配置自动恢复 error-down auto-recovery cause auto-defend interval 120 ``` --- #### 5. **协同工作场景** 当两种机制同时启用时: 1. **分层防御**: - 端口安全处理MAC层攻击(如MAC泛洪) - Auto-Defend处理协议层攻击(如ARP欺骗) 2. **事件优先级**: - 物理端口违规优先触发端口安全 - CPU过载优先触发Auto-Defend 3. **日志区分**: ```bash display port-security # 查看端口安全事件 display auto-defend attack-source # 查看攻击源[^1] ``` > **最佳实践**: > 在接入层同时启用两种机制,形成纵深防御体系[^1][^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