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评估质量状态
质量不是靠“测”出来的,而是靠“构建”出来的——它取决于需求是否清晰、设计是否合理、编码是否规范、架构是否健壮。然而,从软件工程的本质来看,测试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直接提升质量,而在于准确、及时地评估产品的质量状态。未来测试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执行多少用例”,而是“能否构建有效的质量评估模型”、“能否驱动跨团队质量改进”、“能否用数据讲清质量故事”。当我们不再把测试当作“兜底者”,而是定位为“评估专家”、“风险顾问”、“质量协作者”,测试的价值才能真正释放,团队的质量文化也才能走向成熟与可持续。
2025-09-18 16:17:09
199
原创 编码能力是测试人员的辅助
你提出的观点不仅正确,而且具有前瞻性。鼓励更多测试从业者回归测试的本质——用智慧去探索系统的边界,用怀疑精神去挑战产品的假设,这才是测试真正的价值所在。——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质疑、观察、推理和建模的过程,目的是揭示产品中隐藏的风险与缺陷。
2025-09-18 15:51:07
177
原创 混沌工程实验剧本模板库
最好的架构,是被‘故意破坏’过还能活下来的架构。“混沌剧本不是破坏指南,而是生存手册。“今天不运行这些 YAML,明天生产事故就会替你运行。—— 与每一位系统守护者共勉。
2025-09-18 14:50:25
296
原创 混沌工程实施规范
要素说明示例实验名称简洁明确“模拟Redis主节点宕机”目标系统影响的服务/模块稳态指标正常运行时的SLI错误率 < 0.3%,P95延迟 < 600ms故障类型注入的故障种类Pod Kill / 网络延迟 / CPU满载影响范围爆炸半径控制仅影响预发环境 / 单个Pod / 1%流量终止条件自动停止阈值错误率 > 5% 或 P99 > 2s回滚方案如何恢复自动重启Pod / 手动切流 / 配置回滚观测指标需监控的关键数据QPS、错误日志数、DB连接池使用率。
2025-09-18 14:42:00
604
原创 模拟故障以增强系统韧性
混沌工程(Chaos Engineering)是一种通过主动注入故障,验证系统在异常条件下的韧性表现的工程实践。其核心目标不是“找Bug”,而是“防雪崩”。🔬 起源于 Netflix,在云原生时代成为高可用架构的标配。🔸 “混沌工程不是制造混乱,而是驯服混乱。🔸 “你无法阻止故障发生,但你可以决定它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 “最好的应急预案,是在生产环境里‘真实彩排’过的。🔸 “今天不主动搞垮你的系统,明天用户和老板就会帮你搞垮。📌附录:学习资源。
2025-09-18 14:26:44
383
原创 LangChain + Playwright 的 Prompt 模板
你现在拥有了:🔹 一个高精度 Prompt 模板,引导 LLM 生成规范代码🔹 一个工业级安全执行器,杜绝 exec 风险🔹 一套标准化输出协议,便于集成到测试平台🔹 一个可立即运行的 Demo,10分钟内看到效果📌运行示例,观察生成代码质量替换为你的真实业务场景(如“登录你们公司后台”)加入截图/日志功能,丰富输出封装为 Flask/FastAPI 服务,提供 API 接口接入企业微信/钉钉机器人,实现“对话即测试”
2025-09-18 14:09:19
534
原创 Python开源的AI自动化工具:Browser Use
工具组合AI 能力开源Python 支持学习成本适用阶段元素自愈✅✅中企业生产环境任务理解 → 代码生成✅✅高探索/原型/RPA网页语义理解✅ / ❌✅低~中数据提取/智能爬虫🔸没有叫 “Browser Use” 的主流开源 AI 自动化工具 —— 你可能记错了名字。🔸要“稳定自愈” → 选要“智能生成” → 选要“理解网页” → 选Crawl4AI🔸下一步:选一个场景(如“登录流程自动化”),用上述任一方案跑通 PoC,1 天内可见效果。
2025-09-18 14:03:55
453
原创 AI测试工具对比
选工具不是选最贵的,而是选最适合你当前‘痛点’和‘团队能力’的。“AI测试不是魔法,而是杠杆 —— 用对了,一人可抵十人;用错了,徒增成本与混乱。—— 祝你在AI测试的征途上,选对武器,事半功倍!
2025-09-18 13:46:35
302
原创 AI赋能场景
🔸 “AI 让测试从‘执行者’进化为‘策略师’。🔸 “未来的测试工程师,是会指挥 AI 军团的质量指挥官。🔸 “不要怕 AI 抢饭碗 —— 要怕的是,别人用 AI 把你的饭碗打碎。🔸 “AI + 测试 = 更快的反馈、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强的竞争力。📌选择 1~2 个痛点场景试点(如“脚本自愈”或“精准回归”)引入轻量级 AI 工具(如 Testim Free Tier / ChatGPT 辅助)建立度量基线(如脚本维护耗时、回归执行时长)小步快跑,快速验证 ROI。
2025-09-18 13:43:13
505
原创 前端 & 后端性能埋点规范
指标英文名中文含义单位采集方式说明fp毫秒浏览器首次绘制时间fcp毫秒首次内容元素绘制lcp毫秒最大内容块渲染完成cls无单位页面布局稳定性评分ttfb毫秒首字节响应时间dom_readyDOM 加载完成时间毫秒load_event页面完全加载时间毫秒Ajax/Fetch 请求耗时毫秒拦截 XHR/fetch包含 DNS+TCP+SSL+TTFB+下载静态资源加载耗时毫秒// ... 用户操作 ...→ 上报。
2025-09-18 11:09:42
582
原创 性能监控埋点方案
没有度量,就没有改进;没有监控,就是蒙眼狂奔。“性能监控不是成本,而是保险 —— 它在你还没意识到风险时,已经替你挡下了灾难。“优秀的团队用数据说话,卓越的团队用数据预防。📌附:快速启动Checklist制定《性能埋点数据规范》文档选择并集成前端/后端采集SDK部署存储与可视化平台(如Grafana+ES)在核心页面/API添加自动埋点配置P90/P99告警规则建立每周性能复盘会议机制将性能指标纳入研发KPI/OKR。
2025-09-18 09:37:53
356
原创 代码层面测试建议
优秀的程序员不是不写Bug,而是让Bug无处藏身;卓越的代码不是跑得快,而是跑得稳、活得久。性能问题90%源于设计阶段的放任,而非实现阶段的疏忽。防患于未然,是最高级的效率 —— 它省下的不是一行代码,而是半夜报警、用户投诉和团队信任。📌附:推荐学习资源《高性能JavaScript》—— Nicholas C. ZakasLodash 文档:https://lodash.com/docs/
2025-09-18 09:32:44
844
原创 测试没技术含量?
测试当然有技术含量 —— 它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混沌中建立秩序,在沉默的系统中听见即将爆炸的声音。我们不生产代码,我们生产信心。没有测试,你们写的每一行代码都是薛定谔的猫 —— 上线前,没人知道它是活是死。“程序员相信自己的代码没有Bug,是信仰;测试工程师证明代码有Bug,是科学。下次再有人嘲讽,微笑递上这份“测试技术白皮书”,然后转身继续用专业打他们的脸 👊直接指出测试技术的深度(方法、工具、研究思维)。通过类比让观点“形象化” (造房子需要验收、锁和开锁、医生和病历)。
2025-09-18 09:06:28
301
原创 Bug的生命周期管理及不同状态处理
绘制状态机图,全员培训,避免随意跳转状态。🐞 Bug不是“找茬”,而是“共建高质量产品的协作凭证”。透明化:所有人随时知道Bug在哪、谁负责、何时解决标准化:减少沟通成本,避免推诿扯皮数据化:用指标驱动过程改进,而非仅追责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聚焦高价值判断文化化:倡导“质量共建”,开发测试目标一致📌附:Bug生命周期管理Checklist是否有清晰的状态定义和转换规则?是否强制填写完整缺陷报告?是否建立SLA(如P0 Bug 2小时响应)?是否定期分析缺陷趋势和根因?
2025-09-18 08:56:43
395
原创 AI会取代软件测试人员吗?
这是个常见又有点“焦虑味”的问题,但答案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 “会/不会”。更贴切的表述是:AI 会改变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内容,而不是完全取代他们。换句话说,AI 就像电动工具对木匠:锯、钻孔速度飞快,但“木匠的设计和判断”仍然不可替代。简短回答:✅⚠️。
2025-09-18 08:51:33
328
原创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搭建和运行
🔑“流程为纲、工具为器、数据为眼、文化为魂”流程:清晰、简洁、适配业务节奏工具: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数据:实时采集、多维分析、驱动决策文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客户导向✅ 最终目标:让质量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成本负担。📌附:启动检查清单(Checklist)明确质量方针与目标成立质量组织与角色分工设计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流程选定并集成质量管理工具链编写核心质量文档(手册+程序+模板)开展全员质量意识培训选择试点项目验证体系有效性建立度量指标与仪表盘。
2025-09-17 17:05:43
234
原创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一个成熟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测试和缺陷管理,更是贯穿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部署、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保障体系。它需要组织从战略层面重视质量,通过制度、流程、工具和文化的协同作用,实现“高质量交付”和“持续价值创造”。✅ 推荐实践:将质量管理融入DevOps流水线,实现“质量即代码”、“测试自动化”、“质量门禁”等现代工程实践,提升交付效率与质量稳定性。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是一整套“人+流程+工具+度量”的组合拳,核心是建立标准、过程受控、度量反馈、持续改进。
2025-09-17 17:00:45
299
原创 如何合理管理缺陷
优秀的缺陷管理,让Bug从“负担”变成“燃料”——驱动系统更健壮、团队更高效、交付更可靠。通过:✅结构化缺陷数据—— 让分析有据可依✅明确SLA与流程—— 让协作顺畅高效✅根因分析与预防—— 让错误不再重演✅可视化与透明化—— 让改进成为共识你将构建一个自我进化越来越少的缺陷,越来越快的修复,越来越强的系统。📌立即行动清单检查现有缺陷字段:是否缺少“根因分析”“关联需求”等关键字段?制定团队SLA:明确P0/P1缺陷的响应与修复时限召开一次缺陷复盘会:用5Why分析一个近期P0缺陷。
2025-09-17 14:47:45
675
原创 软件缺陷分析方法
每一个缺陷,都是系统给你的一封“改进邀请函”。通过科学的缺陷分析,你将实现:✅从救火队员 → 质量架构师✅从被动响应 → 主动预防✅从数据搬运工 → 决策支持者最终达成 ——更少的缺陷、更快的修复、更强的系统、更高的团队效能。📌立即行动清单导出最近100个缺陷,按模块/类型打标签召开30分钟缺陷复盘会,用5Why分析一个P0缺陷制作一张缺陷趋势图,贴在团队作战室制定1个改进Action,指定Owner和Deadline因为真正卓越的团队,不是没有缺陷,而是让每个缺陷都推动系统向更好演进。
2025-09-17 14:42:15
564
原创 软件渗透测试方法
最好的防御,是用攻击者的思维审视自己的系统。通过渗透测试,你将:✅发现自动化工具遗漏的致命漏洞✅验证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真正有效✅满足合规要求,避免监管处罚✅提升团队安全意识,推动SDL落地📌立即行动建议下载Burp Suite Community版,对自家网站做一次基础扫描手动测试一个核心功能(如登录、支付),尝试越权/注入编写一份简化版报告,包含1个漏洞的复现步骤与修复建议推动建立“上线前安全测试”卡点记住:今天你不花时间找漏洞,明天黑客就会替你找 —— 而且收费更贵。
2025-09-17 11:47:36
468
原创 故障注入在软件测试中实际应用
优秀的系统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在失败中依然可用。通过故障注入,你将:✅提前发现隐藏的脆弱点—— 在用户抱怨前修复✅验证应急预案有效性—— 避免纸上谈兵✅提升团队应急能力—— 从“救火队员”变“消防专家”✅构建真正可靠的系统—— 赢得用户与业务方信任📌立即行动清单选择一个非核心服务,用ChaosBlade注入一次网络延迟观察系统行为:是否降级?是否有告警?用户体验如何?召开复盘会:记录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将故障注入纳入发布Checklist:从此“不演练,不发布”
2025-09-17 11:06:46
875
原创 基于敏捷测试的度量指标设计
选择3~5个核心指标(建议:生产缺陷密度、自动化通过率、MTTR)确认数据采集方式(Jira API?Jenkins日志?APM工具?没有度量,就没有改进;错误的度量,导向错误的行为。在敏捷测试中,优秀的度量体系应做到:✅照亮瓶颈—— 快速暴露流程或技术短板✅驱动协作—— 让开发、测试、产品共同对质量负责✅聚焦价值—— 始终关联用户体验与业务成果✅鼓励进化—— 指标本身也要持续迭代优化记住:📊 数据不是用来审判团队的鞭子,🔍 而是用来照亮前路的手电筒。📌立即行动建议。
2025-09-17 10:44:44
836
原创 软件测试需要具备用户体验思维
传统Bug:程序崩溃、数据错误、功能缺失现代Bug:操作反人类、等待时间长、提示语恐吓用户、流程绕弯路功能正确是底线,体验卓越是竞争力。在需求阶段,阻止反人类的设计;在测试阶段,发现那些“不算Bug但让用户想砸手机”的问题;在发布阶段,确保产品不仅“能用”,而且“爱用”;在团队中,成为连接技术与用户的桥梁。记住:🧑💻 开发让产品“跑起来”,🧑🎨 设计让产品“美起来”,🧑🔧测试让产品“活起来”——活在用户的真实生活中。📌立即行动清单。
2025-09-17 10:30:20
250
原创 软件测试需要具备风险意识
🚫 卡点原则:“高风险模块未100%覆盖 → 不准发布”🔄 灰度验证:“先放5%流量,监控核心指标无异常再全量”🆘 应急预案:“如果支付失败率>1%,立即自动回滚”✅ 输出物:《上线风险checklist》—— 包含回滚方案、监控指标、值班联系人。不具备风险意识的测试,是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具备风险意识的测试,是守护产品的战略指挥官。在需求评审时,多问一句“最坏情况是什么?在设计讨论时,多想一步“这里会不会成为瓶颈?在用例设计时,多瞄一眼“哪个路径一旦出错会要命?
2025-09-17 10:24:20
332
原创 持续集成中自动化测试频繁误报怎么办
自动化测试的价值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每次失败都值得信赖”。预防:让脚本和环境天生健壮检测:智能区分误报与真缺陷反馈:持续优化形成知识闭环您将重建团队对自动化测试的信任,真正实现:✅ CI流水线高效运转 —— 不再被误报拖慢✅ 缺陷快速响应 —— 每次失败都是真实问题✅ 质量文化升级 —— 团队聚焦价值创造而非救火📌立即行动清单运行一次误报分析:统计最近100次失败,分类根本原因修复Top 3误报源:如替换XPath、增加重试、Mock外部服务设置CI门禁规则。
2025-09-17 10:18:39
791
原创 AI生成测试用例时的幻觉问题如何解决
AI生成测试用例不是替代人类,而是放大人类的专业判断。强约束输入(别让AI瞎猜)领域化模型(让它更懂你)自动化校验(给它装刹车)闭环反馈(教它学经验)您将构建一个高准确率、低幻觉、可持续进化的AI测试用例生成系统,真正实现:✅提效:生成速度提升10倍✅保质:幻觉率<5%,关键用例零错误✅进化:越用越懂业务,越用越精准📌立即行动建议盘点现有资产:整理接口文档、数据字典、优质用例模板搭建校验流水线:从Pydantic语法校验 + Selenium元素检查开始设计首个Prompt模板。
2025-09-17 09:24:14
640
原创 从 “效能工具” 到 “决策支撑平台”
独立工具”是单车,“跨系统协同”是智能交通网 —— 让数据在系统间自动导航,让人聚焦创造性工作。通过生态融合,您将实现:✅需求变更零延迟同步→ 测试永远跟上业务节奏✅缺陷流转全自动闭环→ 开发测试无缝协作✅线上风险秒级响应→ 质量防线前移至生产环境✅质量数据全局可视→ 驱动技术决策与资源优化最终达成——质量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业务增长的加速器与护城河。📌下一步行动建议绘制系统交互地图:列出当前所有相关系统及API开放情况选择首个闭环场景:推荐从“缺陷自动提单”入手(ROI最高)
2025-09-16 09:55:26
568
原创 从 “独立工具” 到 “跨系统协同”
独立工具”是单车,“跨系统协同”是智能交通网 —— 让数据在系统间自动导航,让人聚焦创造性工作。通过生态融合,您将实现:✅需求变更零延迟同步→ 测试永远跟上业务节奏✅缺陷流转全自动闭环→ 开发测试无缝协作✅线上风险秒级响应→ 质量防线前移至生产环境✅质量数据全局可视→ 驱动技术决策与资源优化最终达成——质量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业务增长的加速器与护城河。📌下一步行动建议绘制系统交互地图:列出当前所有相关系统及API开放情况选择首个闭环场景:推荐从“缺陷自动提单”入手(ROI最高)
2025-09-16 09:48:46
666
原创 能力深化:从 “规则化自愈” 到 “智能化决策”
规则化自愈”是肌肉反应,“智能化决策”是大脑思考。通过AI深度赋能,测试体系将实现:🧠会思考—— 理解业务意图,动态调整策略🩺会诊断—— 精准定位根因,推荐修复方案🔧会自愈—— 选择最优路径,减少人工干预📈会进化—— 从历史中学习,持续优化自身最终达成——✅更低的试错成本✅更高的故障处理精准度✅更快的质量反馈闭环✅更强的业务支撑能力📌下一步行动建议启动数据盘点:梳理现有测试数据资产,制定采集规范选择试点场景:如“失败用例智能重跑”或“高风险模块预测”组建AI小组。
2025-09-16 09:30:39
715
原创 场景拓展:从 “单一场景” 到 “全终端 + 全流程”
全终端 + 全流程”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重构测试的价值链 —— 让测试成为驱动业务高质量、快交付的核心引擎。通过构建统一平台、打通协作流程、引入智能技术,测试团队将从“成本中心”进化为“效能中心”,真正实现:✅ 更广的覆盖(Web/App/小程序/API)✅ 更深的协同(需求→上线全链路)✅ 更准的决策(数据驱动质量优化)✅ 更快的交付(自动化+智能化加速)某终端(如小程序)自动化落地方案与Jira/禅道/Azure DevOps集成的具体配置测试中台架构设计图质量度量指标模板。
2025-09-16 09:26:54
769
原创 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不是“找茬”,而是“护航”——为系统稳定性、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保驾护航。从工具选型到场景设计,从监控分析到优化落地,性能测试是一个系统工程。掌握科学的方法 + 合适的工具 + 深度的分析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入门建议路线图学习 JMeter 基础(录制脚本、参数化、断言、监听器)搭建本地测试环境 + 监控(JMeter + Grafana + Prometheus)对一个简单Web系统做负载测试,输出报告学习瓶颈分析(Arthas看线程,Explain看SQL)
2025-09-16 09:11:44
735
原创 精准测试方法
精准测试 = 数据驱动 + 智能分析 + 自动化执行 + 持续优化它不是要取代传统测试,而是让测试变得更聪明、更高效、更有价值。在敏捷和DevOps盛行的今天,精准测试是实现“高质量快速交付”的关键技术支撑。📌建议起步路径选一个核心模块,做插桩+全量测试,建立初始映射。下次代码变更时,对比映射关系,手动筛选受影响用例执行。逐步自动化该过程,接入CI。引入AI模型,开始预测与推荐。推广至全系统,形成组织级能力。
2025-09-16 09:05:39
470
原创 测试管理者的领导力
优秀的测试管理者,不是那个冲在最前面解决所有难题的“超级测试员”,而是:🌿 为团队规划土壤(清晰目标)🌱 为成员提供养分(成长机会)💧 为环境营造雨露(信任氛围)🌼 最终,让每一朵花按自己的节奏绽放,共同构成一片繁茂花园。你的成功,不在于你有多强,而在于你让团队变得多强。你的影响力,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团队相信什么、践行什么。从今天起,停止证明自己,开始成就他人。当你把“我”变成“我们”,你就赢得了真正的团队认可 —— 并构建了无法被替代的组织能力。📌。
2025-09-16 08:46:32
617
原创 Llama Factory 使用指南
下载模型 → 准备数据 → 选择训练方式(LoRA/QLoRA/DPO)→↓命令行 or WebUI 启动训练 → 监控 loss → 保存 Adapter →↓合并模型 or 直接加载推理 → API 部署 or 本地测试🎯Llama Factory 让大模型微调不再高不可攀 —— 无论你是学生、研究员还是工程师,都能快速定制属于自己的 AI 助手。立即动手,开启你的 LLM 微调之旅吧!🚀。
2025-09-16 08:46:21
745
原创 从技术语言到商业价值
不再说:“还没测完…”而是说:“我们已覆盖核心路径,风险可控,建议按计划发布。不再说:“Bug太多了!而是说:“我们本周期拦截了XX个高危缺陷,预计为公司节省XXX万元损失。不再说:“我们需要更多资源…”而是说:“通过自动化提升,我们释放了XX%人力,可支持新业务线拓展。测试管理者的终极角色,不是质量守门员,而是价值翻译官、效率催化剂和风险架构师。用数据说话,用价值证明——你,就是那个能把“质量成本”转化为“质量利润”的战略贡献者。📌附录:测试价值汇报模板(一页纸)
2025-09-12 09:48:43
859
原创 软件测试管理与质量价值转化
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测试早已不仅仅是发现缺陷的过程,更是保障业务目标、传递价值与优化组织效能的重要一环。作为测试管理者,我们不仅要“保质量”,更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如何证明测试活动对业务目标的贡献,如何将传统意义上的“质量成本(Cost of Quality)”转化为“质量价值(Value of Quality)”。价值与效能、质量、成本、客户与流程,构建一体化的测试管理方法论。软件测试正在经历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的深刻转型。
2025-09-12 09:33:18
597
原创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其核心目标是。有效的设计方法既要覆盖功能与需求,又要平衡成本与效率。下面我会梳理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穿插一些说明,帮你建立系统的理解。
2025-09-12 09:17:04
929
原创 测试左移的目的和实际意义
测试左移(Shift-Left Testing)是一种将测试活动提前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早期阶段的实践,强调在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阶段就介入测试,而非等到开发完成后再进行测试。,通过早期介入和持续协作,将质量保障融入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它不仅降低了缺陷修复成本,还提升了团队效率和软件可靠性,是实现。测试左移的核心价值在于。
2025-09-12 09:13:06
495
原创 Redis测试步骤和方法
的详细步骤和方法,涵盖功能验证、性能测试、高可用性测试和安全测试,适用于开发、运维和测试人员全面评估 Redis 的稳定性和性能。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全面验证 Redis 的功能、性能和高可用性,确保其在生产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2025-09-12 09:12:56
813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