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双向解析

本文介绍如何配置双向DNS解析,使内外网主机访问同一域名指向不同服务器。步骤包括复制配置文件、编辑特定行、重启服务等,确保内外网访问正确解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双向解析
目标:实现内网主机和外网主机访问同一网站域名,定义到不同服务器
1.hao.com.inter是定义外网和内网的配置文件

cp -p jay.com.zone hao.com.in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编辑文件
vim hao.com.in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cp -p /etc/named.rfc1912.zones /etc/named.rfc1912.in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编辑文件并修改第27行

vim/etc/named.rfc1912.in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编辑vim /etc/named.co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重启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am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两台客户主机询问同一个dns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我们正在回答用户关于DNS解析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的问题。根据用户要求,我们需要详细解释DNS解析的工作原理及完整过程。 根据引用[2]和引用[3]:DNS解析是互联网访问的第一步,它负责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正向解析)或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反向解析)。DNS采用分布式集群的工作方式,而不是单点集中式设计,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根据引用[3]:当用户主机上的应用程序需要将主机名转换为IP地址时,会调用DNS客户端,然后DNS客户端会向网络发送DNS查询报文。DNS请求和回答报文通常使用UDP协议,经过端口53发送。 根据引用[4]:DNS解析过程中涉及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递归服务器(也称为本地DNS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并代表客户端向其他DNS服务器进行查询,直到获得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DNS解析的完整过程: 1. 用户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如浏览器)需要访问一个域名(例如www.example.com),首先会检查本地缓存(如浏览器缓存、操作系统缓存)是否有该域名的解析记录。如果有,则直接使用该IP地址;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 2. 用户主机将查询请求发送到配置的本地DNS服务器(也称为递归服务器)。这个本地DNS服务器通常由用户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或者用户手动设置(如使用公共DNS服务器如8.8.8.8)。 3. 本地DNS服务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会先检查自己的缓存中是否有该域名的记录。如果有,则直接返回给用户主机;如果没有,则本地DNS服务器将代表用户主机进行迭代查询。 4. 迭代查询的过程如下: a. 本地DNS服务器首先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根域名服务器全球共有13组(以13个IP地址的形式存在,但实际上通过任播技术有多个物理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不直接解析域名,而是返回负责顶级域名(如.com、.net)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b. 本地DNS服务器接着向返回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如负责.com的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负责该域名的权威域名服务器(例如example.com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c. 本地DNS服务器再向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权威域名服务器存储着该域名的解析记录(如A记录),它将返回域名对应的IP地址。 5. 本地DNS服务器获得IP地址后,会将该记录缓存起来(根据记录的TTL值确定缓存时间),然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主机。 6. 用户主机接收到IP地址后,也会进行缓存,然后将该IP地址传递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即可发起对该IP地址的连接。 注意:DNS解析分为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用户主机向本地DNS服务器发出的是递归查询(即要求本地DNS服务器必须给出最终答案),而本地DNS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发出的是迭代查询(即每次查询返回下一个应查询的服务器的地址,直到最终获得答案)。 此外,DNS解析还支持多种记录类型,如A记录(IPv4地址)、AAAA记录(IPv6地址)、CNAME记录(别名)、MX记录(邮件服务器)等。 下面用流程图表示DNS解析的完整过程: 用户主机 -> 本地DNS服务器(递归查询) -> 根域名服务器(返回顶级域名服务器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权威域名服务器地址)-> 权威域名服务器(返回IP地址)-> 本地DNS服务器缓存并返回给用户主机 -> 用户主机缓存并使用。 引用[3]中提到了DNS使用UDP协议,端口53。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响应报文超过512字节时,会使用TCP协议。 以上就是DNS解析的工作原理及完整过程的详细解释。 根据要求,我们需要生成相关问题。下面生成三个相关问题: 1. DNS解析中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的区别是什么? 2. 为什么DNS根服务器只能有13台? 3. DNS缓存机制是如何工作的?TTL的作用是什么? 在回答中,我们引用了多个引用,在末尾添加引用标识。</think>### DNS解析的工作原理及完整过程详解 #### 一、DNS解析核心原理 DNS(域名系统)本质是互联网的分布式数据库,核心功能是**域名与IP地址的双向映射**。其设计采用分层架构: 1. **域名空间结构**:树状层级结构(根域→顶级域→二级域→子域),例如:`www.example.com.`(末尾点代表根域) 2. **分布式存储**:域名记录分散在全球服务器集群中,避免单点故障[^3] 3. **协议基础**:使用UDP/TCP协议(端口53),默认UDP查询,大响应包自动切换TCP[^3] #### 二、完整解析过程(以访问`www.example.com`为例) ```mermaid graph LR A[用户主机] --> B(本地DNS解析器) B --> C{本地缓存?} C -- 无缓存 --> D[递归DNS服务器] D --> E[根域名服务器] E --> F[.com顶级域服务器] F --> G[example.com权威服务器] G --> D D --> B B --> A ``` 1. **本地查询阶段** - 应用程序(如浏览器)调用`gethostbyname()`函数[^3] - 检查**本地缓存**(浏览器缓存→操作系统缓存→hosts文件) - 若未命中,向配置的**递归DNS服务器**(如ISP服务器或公共DNS)发送查询 2. **递归查询阶段**(递归服务器执行) - 递归服务器检查自身缓存 - 无缓存时启动**迭代查询**: - ① 查询**根域名服务器**:获得`.com`顶级域服务器地址(返回NS记录) - ② 查询**.com顶级域服务器**:获得`example.com`权威服务器地址 - ③ 查询**权威服务器**:获取`www.example.com`的A记录(IP地址) 3. **响应返回阶段** - 递归服务器将最终IP返回用户主机 - 用户主机缓存结果(遵循记录的TTL值) - 应用程序发起对目标IP的连接 #### 三、关键技术机制 1. **缓存机制** - 各级服务器和主机均缓存结果 - TTL(Time-To-Live)控制缓存有效期,例如: ```dns www.example.com. 300 IN A 93.184.216.34 ; TTL=300秒 ``` - 减少重复查询,提升效率(约90%查询通过缓存完成)[^4] 2. **记录类型** | 记录类型 | 作用 | 示例 | |---|---|---| | A | IPv4地址 | `192.0.2.1` | | AAAA | IPv6地址 | `2001:db8::1` | | CNAME | 别名 | `www.example.com CNAME example.com` | | MX | 邮件服务器 | `10 mail.example.com` | 3. **负载均衡** 通过返回多个A记录实现流量分配: ```dns www.example.com. IN A 192.0.2.1 www.example.com. IN A 192.0.2.2 ``` #### 四、特殊场景解析 - **反向解析**:通过PTR记录实现IP→域名的映射 - **DNSSEC**:通过数字签名验证响应真实性,防止DNS欺骗 - **EDNS**:扩展DNS协议,支持更大报文和DNSSEC > **关键设计原则**:DNS采用分布式架构避免单点故障,全球13组根服务器通过Anycast技术实现物理扩展[^3]。递归服务器承担查询重任,使终端设备无需实现复杂解析逻辑[^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