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Internet 网
理解计算机网络首先需要知道两点:
第一点: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在不同的网络间转发数据 ;
交换机工作原理:而交换机是在同一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转发数据
第二点:抓住一条主线,那就是网络之间数据的流动。
流动方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协议中,到底是谁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数据包经过了哪些节点,组织形式是数据本身的传输格式
网络设备的寻址:
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都有地址: 网络中每一个接口都会分配一个地址,一般来说,每个主机都会分配一个全国唯一的IP地址
,接口要进行子网内部的通信还需要一个物理地址
,或者叫 MAC 地址
. ,在以太网或者wifi中,mac地址 6字节
用 16进制表示
,一块网卡在生产的时候就赋予了全球唯一的MAC 地址。
·应用程序
·在通信的时候,操作系统为了区别不同程序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还会使用另一种地址,叫做端口号
长度为16bit
子网是计算机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主机在配置IP地址的时候一般还会分配一个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长度为24.
一个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子网掩码,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与运算
就可以知道地址所在的 子网
判断相同子网的两个条件:
- 具有相同的子网地址。(也就是IP地址高位部分的子网地址相同)
- 直接相连,中间没有路由器(不需要路由器进行转发)
除了IP地址 和 子网掩码,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默认网关
,
网关
是与主机相连,通往外部网络的第一个路由器。
所有目的地不在本地的数据包,都会通过网关,发送给网关,由网关代为转发。
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过程
浏览器发出,他会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套接字编程接口
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TCP 模块
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数据分段,分段以后加个头部,头部包含有发送和接收的端口号
。
TCP 模块将分段传输给 IP模块 ,IP模块
完成数据报
的装配工作。IP模块会给每个分段添加发送和接收的IP地址
。然后调用网卡的发送函数
发送数据报
。在这之前,网卡需要封装链路层帧
,在帧首部填充发送、接收主机
的物理地址。然后调制成物理信号发送进入网络,使用的是网关的物理地址。
怎么换成默认网关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是通过查询网卡的 ARP 表来实现的
ARP 表里有IP地址
和 MAC地址
的对应关系。
交换机的任务是接收链路层帧
并将它们转发出链路。它的过滤转发过程是通过查询交换机表完成的。表中包含 网卡的mac地址,对应的交换机接口,表项的生存时间(TTL)
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间转发数据。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输入接口
,它接收帧,提取帧携带的数据报完成转发表查找然后转发到交换结构
,交换结构完成数据报在路由器内部的转发工作。从输入接口转发过来的数据报,会在交换结构暂时存储,然后将他们转发到输出链路。因此输出接口
执行与输入接口相反的功能。选路处理器
执行选路协议,维护转发表、并执行网络管理功能.
路由器的转发表
是由路由协议软件
设置的。路由协议可以计算出通往目的主机的最短路径
,然后设置转发表。路由器接收到一个帧、拆开、提取数据报,检查首部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
,使用最长匹配原则
查找转发表,决定输出接口。输出接口向下一条路由发送数据时候,将数据报
重新封装
成帧
,他的目的mac地址是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源mac地址
是路由器发送接口
的物理地址
。
到达目的主机后,主机会依次取出帧,数据报、分段、消息,然后分发给相应的程序。
做笔记真的太耗时间,以下贴 PPT 和 一点点笔记 ,供本人看。
- 网络边缘
应用和主机- 端系统
运行终端程序,在网络边缘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机发送请求,
从一直开机的服务器接收相应的 web 页面,服务,电子邮件,视频的数据流。
[ 端到端,P2P模式, 对等网络。(例:文件共享,网络电话,)] - 端到端
很少使用或者不适用服务器 。
[ 端到端,P2P模式, 对等网络。(例:文件共享,网络电话,)]
- 端系统
- 接入网,物理介质
- 住宅接入网,机构接入网,移动接入网
- 接入网的带宽
- 共享和专用
有线,无线
通信链路
- 网络核心
互联的路由
网络的网络
主机
有时候又划分为两类:客户机和服务器
网络
的核心
主要是指:路由器、交换机
可信访问:点到点访问
使用调制解调器
拨号
数字用户线 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个改善的调制解调器技术, 运行的介质
还是一个电话线、双绞线
。
常用的是叫:ADSL
,将家里的电话线分割成了三个不重叠的一个频率段,一个高速的下行信道
,一个中速的下行信道
,还有一个打电话专用的电话信道
。(线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通过划分通信的频率来复用我们上网的线路
频分多路复用
叫 FDM
:它是指载波带宽
,也就是说本来一个电话线,比方说他的工作带宽是26m,载波带宽划分成多种不同的频率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它有单独的一个传输频率,可以单独的传输一路信号,每个子信道,那就是说几个子信道可以并行地传输信号
了。他是一种多路复用技术。最常见的一个例子
就是调频广播
。
信道
提供的带宽通常比传输一个信号所需的带宽宽的多。
传统的有线电视
,使用同轴电缆
,用滤波器
过滤出来,然后分别解调
接收。
光纤
接入技术OAN
有源光网络
(AON)和无源光网络
(PON)
光钎入户
有很多种结构,一种是点对点的拓扑
,从交换中心局到每个用户都有一根光纤,另外一种是点对多点的拓扑
形式,比如无源光网络。
光纤接入
使用的设备
有两种:
一种是部署在电信运营机房里面的局部设备,叫光纤路线终端
OLT。
还有一种设备是靠近用户端的设备叫光网络单元
ONT。
HFC
(hybrid fiber coax)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如下图。
非对称性:最高30Mbps 下行速率(理解成下载),2Mbps 上行传输速率(理解成上传)
线缆网络:多户家庭共享cable 接入
HFC 接入网扩展了我们的广播电视电缆,使用了一种设备,叫电缆调制解调器
。电缆调制解调器通过一个以太网端口
与家庭的PC相连,这个电缆调制解调器把HFC 网络划分 成了两个信道,下行信道
和上行信道
,跟ADSL是类似的,HFC 它是一个共享广播媒体
。
特点:多户家庭共享cable 接入
公司接入:局域网(LAN)
公司或者学校采用局域网接入
局域网用于连接用户与边缘路由器
流行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它的通信线路普遍使用双绞线
。
边缘路由器负责目的地不在同一个局域网里边的数据报的选路,最初的以太网是共享的以太网
,上个世纪末,以太网的交换技术从共享以太网技术
向交换以太网技术
迁移。
交换式以太网最主要的特点
是,他使用了新型的拓扑结构,让我们的计算机直接跟交换机相连.
PPT
无线接入网络
- 共享无线接入
无线网络将端系统链接至路由
基站,AP(access point) WiFi接入设备叫AP - 无线LANs:
802.11b/g(WiFi):11 or 54Mbps - 广域无线接入
电信公司提供,范围10km
速度 1-10 Mbps
3G,4G :LTE
WLAN
叫无线的LAN
家庭网络
家庭网络的构成
:
DSL,线缆modem
路由/防火墙NAT(router/firewall/NAT)
Ethernet
无线AP
一般一个100多块的路由器,其实是由路由器
,AP
,交换机
组成的,像电脑直接插入路由器后面的4个孔的交换机,手机接入WiFi 的 AP。
物理介质
PPT
双绞线
比特Bit:
在接受和发送者之间传播
物理链路:
接受和发送者之间的连接
guided media:(引导型介质)
信号在固态介质中传播:
copper,fiber,coax(铜线、光纤,铜线分为两种,copper,coax,双绞线,同轴电缆)
unguided media(非引导型介质)
信号自由传播:
e.g. ,radio
**双绞线(TP,Twisterd Pair)
四对绝缘线
Category 5:100 Mbps,1Gpbs Ethernet (5类线)
Category 6: 10Gpbs(6类线)
像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电都称为介质。
信号从一个端系统经过一系列的链路跟路由器到达另外一个端系统。这个信号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比特
同轴电缆(常说的电视线)
两根同轴的铜线
双向
基带传输
单信道
老实Ethernet
宽带传输
多信道
HFC
光缆
玻璃光纤,承载光信号
以bit 为单位
高速传输
高速点对点
错误率低
传输距离远
电磁干扰少
无线电
电磁波承载信号
没有物理线路
双向传播受环境影响:
反射
受障碍物影响
干涉
无线电链路类型:
微波
e.g <45Mbps
LAN (e.g WiFi)
11Mbps,54 Mbps
wide-area(e.g,cellular)
3G cellular:~1Mbps
satellite
Kbps-45Mbps
270msec 端到端延迟
同步、低轨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