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学习笔记)

数据库系统

第一讲 初步认识数据库系统

101 什么是数据库

  1. 起源于规范化“表”的处理
  2. 表里有什么
    理解–区分–命名–表达
  3. 表的组成
班级 课程 教师
1123 数据库 李四
1124 计算机 李五

表名
行/元组/记录
列/字段/数据项/属性

数据库:相互之间有关联关系的表的集合

102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1. 五个要素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应用DBAP
     数据库管理员DBA
     计算机基本系统
    

103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角度)

  1.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定义语言:DDL
    定义表的格式
  2. 数据库操纵
    数据库操纵语言:DML
    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
  3. 数据库控制
    数据库控制语言:DCL
    使用DCL描述控制数据库权限等
  4. 数据库维护
    由DBA(数据库管理员)
    综合起来作为数据库语言:SQL
    一条数据库语言可以相当于多条高级语言
    嵌入式数据库语言:可以嵌入高级语言

104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角度)

  1. 功能
    (1)数据库语言
    (2)数据库系统
  2. 为完成DB管理,在后台运行这一系列程序
    语言编译器
    查询优化与查询实现
    数据库存取与索引
    通信控制
    事务管理
    。。。

第二讲 数据库系统的标准结构

201 数据库系统的标准结构

  1. 数据库系统抽象
    三个层次
    (1)外部层次(用户层次)
    某一用户能够看到处理的数据
    (2)概念层次(逻辑层次)
    从全局角度理解数据
    (3)内部层次(物理层次)
    存储在介质上的数据

  2. 数据/视图 与 模式
    数据:某一表示形式表现出来的数据
    模式:对数据库进行的一种结构性描述

  3. 三级模式/三级视图
    (1)外模式
    用户看到的结构描述
    (2)概念模式
    全局性的概念描述
    (3)内模式
    存储介质上的结构描述

  4. 两层映像
    E-C映像:外模式—>概念模式,便于用户观察使用
    C-I映像 : 概念模式->内模式,便于计算机存储处理

  5. 两个独立性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1)逻辑数据独立性:当概念模式改变时,可以不改变外部模式
    (2)物理数据独立性:当内模式改变时,可以不改变概念模式,从而不改变外部模式

202 什么是数据模型

  1. 模式 与数据的结构:数据模型
    规定模式描述方式的模型
    包括:数据结构,操作和约束
    模式:描述数据的结构
    数据模型:描述模式的结构(数据的结构的结构)
  2. (1) 关系模型:表(第二代)
    (2)层次模型:树 (第一代)
    (3)网状模式:图 (第一代)

203 数据库系统演变与发展

  1. 四阶段:
    (1)探索阶段:研制成功格式文件系统
    (2)数据库技术确立阶段:三大数据库相继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
    (3)成熟阶段:提出了标准化数据库系统,DB系统快速发展,应用普及
    (4)数据库技术深入发展:逐步理论化,理论不断完善
  2. (1)由文件系统到数据库:
    文件系统:数据与程序密切结合,不用考虑存储物理细节,但共享性差,冗余度高,不一致性高
    数据库系统:由DBMS统一存取,统一的控制功能,整体数据结构化
    (2)由层次,网状到关系数据库
    层次网状:复杂的指针系统
    关系数据库:不依赖于路径信息或过程信息
    支持集合操作

数据库重大发展

  1. 关系的第一范式:数据项的不可再分性
  2. 对象–关系数据库
    以对象来封装需分解的数据项
  3. 面向对象数据库
    支持复杂数据类型
    支持面向对象一些特性
  4. 多种多样数据库到多数据库开放式互联
    ODBC JDBC
    开放数据库接口
  5. 新型数据库

第三讲 关系模型概念

301 什么是关系模型

  1. 一个关系一个Table
    关系模型处理Table

  2. 关系模型三要素
    (1)基本结构 :关系/Table
    (2) 基本操作

     	交,并,差,广义积,选择,投影,连接,除
    

    (3)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完整性

  3. 关系运算: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演算:元组演算和域演算
    R:F表示选择运算 R%表示投影运算

  4. 元组运算

  5. 域演算

302 什么是关系

  1. 列 的取值范围 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定义元组(行),所有可能的元组(笛卡尔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关系
    一组域的笛卡尔积的子集,笛卡尔积中具有某一方面意义的元组称作一个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关系模式/表标题:
    R(A1:D1,A2:D2,…An:Dn),简记为R(A1,A2,A3…An)
    Ai为属性,
    Di为域,
    n为关系的度
    关系中元组的数目为关系的基数

  5. 关系模式与关系

     关系模式是稳定的:而关系是某一时刻的值,随时间改变
    

303 关系的特性

  1. 列必须是同质
  2. 不同列可能来自同一个域,不同属性要给不同属性名
  3. 行/列 确定靠名字或值
    列位置互换性
    行位置互换性
  4. 关系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Table可能不遵守
  5. 属性不可再分:关系第一范式

304 候选码/候选键

  1. 关系中的一个属性组,只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若从该属性组中去掉任何一个属性,他就不具有这一特质。这样的关系组称为 候选码
  2. 注码/主键
    当有多个候选码时选择一个作为主码
  3. 主属性与非主属性: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4. 外码/外键:两个关系通过外码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04 关系模型完整性

  1. 实体完整性
    关系主码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不知道或无意义的值)
    空值不能够参与计算
  2. 参照完整性
    外码可以取空值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用户针对具体应用环境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4. DBMS对关系完整性的支持

第四讲 关系模型之关系代数

401 什么是关系代数

  1. 基于集合,提供的一系列关系代数操作:
    并,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更名
    拓展:交,链接,关系除
  2. 基本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关系代数基本操作
    (1)集合操作
U 并 R S R U S
R S R ∩ S
R S R- S
笛卡尔积 R S R x S

(2)纯关系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02 并相容性基本概念

  1. 定义:
    关系R和关系S存在相容性,当且仅当
    (1)关系R和关系S属性数
    目必须相同
    (2)对于任意i,关系R和第i个属性的域相同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03 并操作(Union)

  1. 加入关系R和关系S是相容的,则R和S运算结果也是关系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示例: R∪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04 差运算(Difference)

  1. 关系R和关系S是并相容的,R-S:它是由出现在R但不出现在S中元组构成
  2. 示例: S-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05 广义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1. 关系R(<a1,a2,…an>)和关系S(<b1,b2,…,bm>)的广义笛卡尔积,记作:R x S
    由R中元组和S中元组进行的所有的拼接操作构成
  2. 数学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示例: R x S = S x 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笛卡尔积的 度(属性个数)和 基数(元组个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06 选择操作(Select)

  1. 给定一个关系R,同时给定一个条件condition,选择运算结果也是一个关系
  2. 数学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算次序:括弧>比较运算>非>与>或

407 投影操作(Progect)

  1. 给定一个关系R,投影运算结果也是关系 ,记作Πa®,他从关系R中选出属性包含在A中的列构成。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