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
服务的提供者将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服务的消费者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monitor监控服务的调用。
所谓框架无非就是配置文件+java代码。
使用dubbo要求传输的对象必须实现序列化接口
节点 | 角色说明 |
---|---|
Provider | 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
Consumer | 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
Registry |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
Monitor | 统计服务的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
Container | 服务运行容器 |
过程
服务容器负责启动,加载,运行服务提供者。
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提供的服务。
服务消费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
注册中心返回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给消费者,如果有变更,注册中心将基于长连接推送变更数据给消费者。
服务消费者,从提供者地址列表中,基于软负载均衡算法,选一台提供者进行调用,如果调用失败,再选另一台调用。
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在内存中累计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定时每分钟发送一次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 一个服务可以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Dubbo 项目结构
- dubbo-api:提供统一的接口,最终会打为jar包,供consumer和provider引用
- dubbo-provider:服务提供者,包含api接口的实现类,提供服务的实现逻辑
- dubbo-consumer:该项目是一个web项目,有几个作用,首先该项目以http的形式提供前端和浏览器访问的接口。其次,该项目也是dubbo消费者,用来消费dubbo-provider项目提供的服务。所以该项目可以通过浏览器调用接口测试,也可以使用postman或者前端js来调用进行测试,比较接近真实环境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