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
文章平均质量分 57
此专栏记录408学习中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AncilunKiang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CPI为1的单周期处理器强吗?
究其原因,是在单周期设计中,时钟周期对所有指令等长,这样时钟周期要由执行时间最长的那条指令决定。虽然CPI为1(见第1章),单周期实现方式的总体性能并不一定很好,因为时钟周期实在是太长了。在下一节,我们将看到一种称为流水线的实现技术,使用与单周期类似的数据通路,但效率更高。使用单周期设计的代价虽然很大,但对于小指令集来说,或许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若要实现包含浮点或更复杂指令的指令集,这样的单周期设计根本不能胜任。单周期处理器实际上是非常古早的设计,虽然CPI为1,但实际上它的时钟频率是非常低的。原创 2023-05-27 12:29:52 · 1000 阅读 · 0 评论 -
共享设备必须可随机访问?磁盘是RAM还是DAM?
由王道计组单科书23版第三章第一节课后题,可知磁盘属于直接存取存储器,即既不像 RAM 那样随机地访问任何一个存储单元,又不像顺序存取存储器那样完全按顺序存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此外,《计算机科学导论 原书第三版》说:“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指可以使用存储单元地址来随机存取一个数据项,而不需要存取位于它前面的所有数据项的存储器。随机存取设备的最大特点就是随机存取,常见的随机存取设备有磁盘、光盘。由王道操作系统单科书23版第五章第一节课后题,可知共享设备必须是可寻址和可随机访问的设备。原创 2023-05-27 12:30:04 · 1485 阅读 · 4 评论 -
异常处理的返回
异常可以分为四类:中断(interrupt)、陷阱(trap)、故障(fault)和终止(abort)。原创 2023-05-27 12:27:34 · 1223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再散列和双散列
而再散列指的是建立另外一个大约两倍大的表(使用一个相关的新散列函数),扫描整个原始散列表,计算每个元素的新散列值并将其插入到新表中。依据答案,“线性探测再散列法”主要指的是“线性探测法(linear probing)”,后面的“再散列法”可能就是字面意思,即 “第一次散列因发生冲突而再次散列”。当然不是,王道数据结构单科书22版曾混淆了再散列和双散列,不过在23版数据结构单科书中已订正。此处的 “线性探测再散列法” 指的是什么?那么“再散列”和“双散列”是一个东西吗?为什么会产生对再散列和双散列的混淆嘞?原创 2023-05-27 12:25:58 · 4009 阅读 · 0 评论 -
层序遍历递归删除二叉树
从叶节点开始向根节点的方向逐层删除。直观的讲,对于以下二叉树,递归删除的次序为:f -> g -> h -> i -> d -> e -> b -> c -> a。原创 2023-05-27 12:20:14 · 168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程序计数器PC
对于MIPS指令集来说,PC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且存储的是字地址,因此MIPS作为指令字长32位的RISC执行的是PC+4而非PC+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MIPS中bep指令的偏移量是字地址,所以需要左移两位,MIPS系统结构数据通路中是由执行移位操作的部件的,所以如果有某个指令集的PC存储的是字地址也不是不可实现的。8086可用20位地址寻址1MB的内存空间,但8086内部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位的,所以需要由一个附加的机构来根据16位寄存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20位的物理地址,这个机构就是20位的地址加法器。原创 2023-05-27 12:18:53 · 482 阅读 · 0 评论 -
DMA请求与DMA中断
*总的效果是使处理器的执行速度下降,但是对于多字节I/O传送来说,DMA比中断驱动式I/O和编程式I/O有效得多。DMA的后处理进行的工作是,**一旦DMA的中断请求得到响应,CPU停止主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做一些DMA的结束处理工作。当I/O设备准备好数据之后,I/O设备向DMA控制器发送DMA请求,再由DMA控制器向CPU发送总线请求,时常将这两个过程统称为DMA请求。这不是中断,不需要进行保存现场之类的操作。DMA中断指的是DMA传送完成后向CPU的中断,起到报告传送结束的作用。原创 2023-05-27 12:04:07 · 7048 阅读 · 2 评论 -
关于快速排序算法最多比较次数与最少比较次数的问题
最常见的快速排序算法的衡量标准是时间复杂度,即最坏情况On2,最优与平均情况均为Onlog2n。最近看到一道题是关于快速排序最少以及最多比较次数的:对 50 个整数进行快速排序需进行的关键码之间的比较次数可能达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原创 2023-05-26 12:32:23 · 4626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