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校门外的树

题目描述:

某校大门外长度为L的马路上有一排树,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间隔都是1米。 我们可以把马路看成一个数轴,马路的一端在数轴0的位置,另一端在L的位置;数轴上的每个整数点,即0,1,2,……,L,都种有一棵树。
由于马路上有一些区域要用来建地铁。 这些区域用它们在数轴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表示。
已知任一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都是整数,区域之间可能有重合的部分。 现在要把这些区域中的树(包括区域端点处的两棵树)移走。
你的任务是计算将这些树都移走后,马路上还有多少棵树。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的第一行有两个整数L和M,L代表马路的长度,M代表区域的数目,L和M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接下来的M行每行包含两个不同的整数,用一个空格隔开,表示一个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包括一行,这一行只包含一个整数,表示马路上剩余的树的数目。

数据范围:

1≤L≤10000,
1≤M≤100

输入样例:

500 3
150 300
100 200
470 471

输出样例:

298

一、朴素做法(暴力破解)

用st[]记录状态,开始时,st[0~L]都为true。 [a,b]区间内即为要砍的树,st[a ~ b] = fasle,最后st[]中为true的,即为剩下的树。因为java中Int型和boolean型不能相加,所以我同时用了cn[]。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static int L,M;
	static boolean[] st = new boolean[10010];
	static int[] cn = new int[100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read = new Scanner(System.in);
		L = read.nextInt();
		M = read.nextInt();
		//注意:这里是i<=L 长度为L,但是有L+1棵树
		for(int i = 0;i <= L;i++) {
			st[i] = true;
			cn[i] = 1;
		}
		for(int i = 0;i<M;i++) {
			int a,b;
			a = read.nextInt();
			b = read.nextInt();
			for(int j= a;j <= b;j++) {
				st[j] = false;
				cn[j] = 0;
			}
		}
		int res = 0;
		for(int i = 0;i <= L;i++) {
			res += cn[i];
		}
		System.out.println(res);
		
	}
}

二、区间合并法

凡是有交集的区间,我们就合并为一个,那么所有交集的区间合并为一个之后,我们剩下的区间一定是没有交集的。
合并算法步骤:
1.将所有区间,按左端点从小到大排序。
2.从左到右遍历每个区间,我们在遍历时维护一个当前合并的区间,并和下一个区间做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Scanner;

//校门外的树:区间合并法:
public class Main{
	static int L,M;
	static int[][]num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read = new Scanner(System.in);
		L = read.nextInt();
		M = read.nextInt();
		nums = new int[M][2];
		for(int i = 0;i < M;i++) {
			nums[i][0] = read.nextInt();
			nums[i][1] = read.nextInt();
		}
		//按左端点排序
		Arrays.sort(nums,(o1,o2) -> o1[0] - o2[0]);
		int cnt = 0;//减去的树的个数
		int begin = nums[0][0], end = nums[0][1];//当前遍历的区间
		for(int i = 1;i < M;i++) {
			if(nums[i][0] <= end) end = Math.max(nums[i][1], end);
			else {
				cnt += end - begin + 1;
				begin = nums[i][0];
				end = nums[i][1];  
			}
		}
		cnt += end - begin + 1;//最后一个区间
		System.out.println(L + 1 - cnt);
		
	}
}
### 关于校门外 用户提到的内容涉及两段关于编程实现的描述,主要围绕如何通过程序解决“校门外”的问题。然而,当前提问似乎更倾向于探讨与园风景或文学描述相关的主题。 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校门外”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此话题的一个深入分析: #### 文学视角下的“校门外” 在园文化中,木常常作为记忆和成长的象征物存在。它们不仅美化环境,还承载着学生时代的点滴回忆。例如,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大往往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时间流逝中的永恒感[^3]。 对于“校门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 **自然之美**:这些可能是梧桐、银杏或者樱花等特定种类,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美和季节变化特征。春天的新绿、夏日浓荫、秋天金黄落叶以及冬日枝桠上的霜雪,构成了四季分明的画面。 - **人文价值**:除了视觉享受,这类景观还能激发人们的思考。比如站在门口的大下送别毕业生时所产生的离愁别绪;又或者是每天经过这里上下课形成的一种规律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安全感。 - **社会功能**:在学周边种植大量绿化植被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并提供遮阳避暑的好去处。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想象一下午后阳光洒满草地旁高大乔木间的情景吧! 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的伪代码来模拟计算未砍伐木数量的过程(基于前面技术部分的理解),虽然这不是重点但可以帮助理解原始背景信息: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length, regions; scanf("%d%d", &length, ®ions); // 创建数组表示道路状态,默认全为存活(0) char roadState[length+1]; for(int i=0;i<=length;i++)roadState[i]=0; while(regions--){ int start,end; scanf("%d%d",&start,&end); // 将指定区间内的值设为已移除(-1 或其他标志位) for(int pos=start;pos<=end;pos++) roadState[pos]=-1; } int remainingTreesCount=0; for(int idx=0;idx<=length;idx++) if(roadState[idx]==0)remainingTreesCount++; printf("%d\n",remainingTreesCount); } ``` #### 结论 综上所述,“校门外”不仅仅是一个算法练习题那么简单,它还可以延伸到更加广阔的文化领域当中去探索发现更多有意思的话题点子出来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