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三次握手中第三次握手能否携带数据
TCP 的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ACK 确认)允许携带数据,这一设计主要出于效率优化的考虑
1. 减少 RTT(Round-Trip Time)
- 如果第三次握手不允许携带数据,客户端在连接建立后还需单独发送数据,增加一次 RTT(往返延迟)。
- 允许携带数据后,客户端可以在确认连接的同时发送业务数据,将两次通信合并为一次,减少一次 RTT,提升效率。
2. 避免资源浪费
- 服务器在第二次握手(SYN+ACK)后已分配了 TCP 缓冲区和相关资源。如果客户端必须等待连接建立后再发送数据,可能导致服务器资源短暂闲置。
- 允许第三次握手携带数据,客户端可以立即利用已分配的资源传输数据,避免浪费。
3. 协议灵活性
- 并非所有场景都需要在第三次握手中携带数据(如纯控制连接),因此 TCP 设计为可选携带数据。客户端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否在 ACK 中捎带数据。
注意:
- 服务器必须支持
- 若服务器未准备好接收数据(如资源不足),可能拒绝或丢弃第三次握手中的数据,需客户端重试。
- 数据大小限制
- 第三次握手中携带的数据受限于 MSS(最大段大小),通常为 1460 字节(MTU 1500 - IP 头 20 - TCP 头 20)。
- 安全性考量
- 恶意客户端可能利用此特性发送大量数据进行 DoS 攻击,因此服务器通常会限制初始数据包的大小或进行速率控制。
更多的面试题整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更多的面试题见https://github.com/iukkeopaa,十分感谢您的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