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开“”的核心目的:通过控制栅源电压(Vgs)的上升速率,避免开通瞬间漏源电压(Vds)与漏极电流(Id)同时处于高值,从而显著降低开通损耗,并抑制电流冲击,防止器件过热损坏或负载受损。
2.“缓开”:
(1)核心矛盾是开通损耗,其本质是开通过程中漏源电压(Vds)与漏极电流(Id)的高值重叠时间过长,需通过“缓开”让两者错峰过渡。
(2)开通损耗的计算公式:.结合公式分析,若开启过快,Vds(接近输入电压)和Id(迅速攀升至负载电流)会在瞬间重叠,导致瞬时功率激增(如Vds=200V、Id=20A时,瞬时功率可达4000W),产生大量热量。而缓开能让Vds缓慢下降的同时,Id缓慢上升,使两者“错峰”过渡,大幅减少高值重叠的时间,最终将开通损耗降低50%~90%。
这里有个小问题,为什么开通时间过快时,Vds和Id会在瞬间重叠?
1. Id上升的“快特性”:开启过快时,驱动电路本质上是在给GS之间的结电容充电,电容两端的电流是可以突变的,上电瞬间,短时间内Id就能达到负载电流的最大值。
2.Vgs下降的慢特性:Vds的初始值接近输入电源电压Vin(截止区),其下降速度由外部电路的“放电能力”决定——例如带感性负载时,电感会阻碍电流变化,导致Vds无法快速跌落;即使是电阻负载,Vds=Vin - Id×Rload,由于Id上升过快,Rload上的压降Id×Rload无法瞬间抵消Vin,Vds只能“缓慢跟随”Id的上升而下降。
(3)分析:缓开的核心控制目标:降低Vgs上升速率()
“缓开”通过RC延时或专用驱动芯片,强制Vgs按缓慢的指数曲线上升,即降低Vgs的上升速率() 。例如:栅极串联电阻Rg与并联电容Cg构成RC电路时,Vgs的充电过程满足:
Vgs(t) = Vg·(1 - e^(-t/RC))(Vg为驱动电压,RC为时间常数)
通过增大RC值,可延长Vgs从0上升至Vgs(on)的时间(如从1μs延长至10μs),为Id上升与Vds下降提供“错峰时间”。如图1所示,时间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