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强制】类、类属性、类方法的注释必须使用 Javadoc 规范,使用 /** 内容 */ 格式,不得使用 // xxx 方式。
2.【强制】所有的抽象方法(包括接口中的方法)必须要用 Javadoc 注释、除了返回值、参数异常说明外,还必须指出该方法做什么事情,实现什么功能。
4.【强制】方法内部单行注释,在被注释语句上方另起一行,使用 // 注释。方法内部多行注释使用 /* */ 注释,注意与代码对齐。
5.【强制】所有的枚举类型字段必须要有注释,说明每个数据项的用途。
6.【推荐】与其用半吊子英文来注释,不如用中文注释说清楚。专有名词与关键字保持英文原文即可。
7.【推荐】代码修改的同时,注释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尤其是参数、返回值、异常、核心逻辑等。
8.【推荐】在类中删除未使用的任何字段和方法、内部类;在方法中删除未使用的参数声明与内部变量。
9.【参考】谨慎注释掉代码。在上方详细说明,而不是简单地注释掉。如果无用,则删除。
11.【参考】好的命名、代码结构是自解释的,注释力求精简准确、表达到位。避免出现注释的另一个极端:过多过滥的注释,代码的逻辑一旦修改,修改注释又是相当大的负担。
12.【参考】特殊注释标记,请注明标记人与标记时间。注意及时处理这些标记,通过标记扫描,经常清理此类标记。线上故障有时候就是来源于这些标记处的代码。
一、前言
现代软件行业的高速发展对开发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不仅是编程知识点,其它维度的知识点也会影响到软件的最终交付质量。比如:五花八门的错误码会人为地增加排查问题的难度;数据库的表结构和索引设计缺陷带来的系统架构缺陷或性能风险;工程结构混乱导致后续项目维护艰难;没有鉴权的漏洞代码容易被黑客攻击等。依据约束力强弱及故障敏感性,规约依次分为【强制】、【推荐】、【参考】三大类。在延伸的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