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阻传感器本质: 核心是利用压阻效应的压敏材料(金属/半导体应变片、MEMS压敏电阻)感知应力,输出 ΔR
。
📌 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路径(压电 vs 压阻)
1.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正压电效应)
- 原理: 施加压力 → 材料形变 → 产生电荷/电压(开路电压或短路电荷)。
- 信号处理:
- 核心挑战: 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荷量很小,且是动态信号(对压力变化敏感,稳定压力下电荷会泄漏)。输出阻抗极高(类似电压源串联大电容)。
- 关键电路:电荷放大器
- 目的: 将高阻抗的电荷信号转换为低阻抗的电压信号,并放大微弱信号。
- 结构: 核心是一个运算放大器,其反相输入端连接压电传感器输出端,反馈回路是一个大电容
C_f
并联一个大电阻R_f
。 - 工作:
- 压电片受压产生电荷
Q
。 - 电荷流入运放的虚地(反相输入端)。
- 反馈电容
C_f
积累这些电荷,产生输出电压V_out = -Q / C_f
。
- 压电片受压产生电荷
- 为什么不是直接ADC? 原始压电信号太微弱、阻抗太高、且包含直流漂移问题。电荷放大器解决了阻抗匹配、信号放大和一定程度的高通滤波(
R_f
提供直流通路,决定低频截止)。
- ADC转换: 电荷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已是低阻抗、放大后的模拟信号) → ADC模块 → 数字信号。
- ❌ 不需要额外回路转电流信号: 现代电子系统普遍直接处理电压信号。ADC 可以直接采样电压。专门转换为电流信号(如 4-20mA)主要用于长距离抗干扰传输(工业现场仪表),在电子秤这种短距离设备中不必要。
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阻效应)
- 原理: 施加压力 → 材料(通常是半导体硅)形变 → 电阻值
R
发生变化。 - 信号处理:
- 核心电路:惠斯通电桥 (Wheatstone Bridge)
- 结构: 4个电阻构成桥臂,其中1个或2个(半桥)或4个(全桥)是压敏电阻(贴在应变片上)。
- 工作: 无压力时,电桥平衡,输出电压
V_out = 0
。施加压力时,压敏电阻阻值变化 → 电桥失衡 → 输出一个微弱的差分电压信号ΔV
。
- 信号放大: 惠斯通电桥输出的
ΔV
非常微弱(毫伏级),需要仪表放大器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进行高精度、高共模抑制比的放大。 - ADC转换: 仪表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 → ADC模块 → 数字信号。
- 核心电路:惠斯通电桥 (Wheatstone Bridge)
✅ 总结信号路径:
- 压电传感器:
压力
→电荷/高压电
→ 电荷放大器 →放大的电压信号
→ ADC →数字信号
- 压阻传感器:
压力
→电阻变化 ΔR
→ 惠斯通电桥 →微弱差分电压 ΔV
→ 仪表放大器 →放大的电压信号
→ ADC →数字信号
⚠️ 关键区别: 压电传感器输出电荷/电压,核心是电荷放大器;压阻传感器输出电阻变化,核心是惠斯通电桥 + 仪表放大器。两者最终都输出电压信号给ADC。